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豆芽妈妈。
在一般家庭三世同堂,还在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闹得“鸡飞狗跳”的时候,发小的明智之举让我们为之喝彩称赞。
孩子刚出生时,出于家庭压力和自身发展的考虑,发小并没有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而是把婆婆请过来帮忙带孩子,并约法三章:
第一,婆婆只管孩子的基本喂养,不管孩子的教育问题;
第二,婆婆帮忙带娃到三岁,答应以后时间由自己带;
第三,老人也有休息时间,下班和周末不带娃。
就这样平安相处了三年,孩子上幼儿园后,征求后婆婆的意见,发小给婆婆在小区周围租了个房子,她们全权承担起育儿的全部责任。
而婆婆也能卸下重担,平日跳跳舞、旅旅游,干点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常惬意。
为什么隔代教育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因为老人阅历深、经验丰富,加上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在孩子早期喂养过程中,老人的参与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近70%的老人在帮子女照顾孩子。在养育过程中,老人参与带娃,不仅减轻了孩子的经济压力,而且对孙辈也有积极作用:例如身体更健康,情绪更稳定、学习更优秀等。
然而,“隔代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如果一个家庭中,老人一直不退出孩子的教育,带来的危害不止一两点,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大不利。
① 造成“角色混淆”,老人容易越位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一些老人,出于心疼子女的考虑,全权包揽了孩子的事宜,想着让父母在前方“冲锋打仗”,自己管好大后方,不让孩子的事让其分心担忧。
老人付出越多,对自己的认知就越不清晰,用“爱”的名义去主导一切,认为自己每天带孩子,很有话语权。
其实,这就是“角色混淆”,没有保持界限感,总是插手子女的教育问题,而且这类强势的老人,很容易造成年轻家庭矛盾,让孩子也无形中充当了甩手掌柜。
② 老人带出来的孩子,规则意识差
心理学上解释,规则意识是遵循以既定要求为行为准绳且发自内心去遵守的意识。
规则意识从幼儿时期培养,逐渐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模式,包括且不限于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亲子互动习惯等等等。
老人带娃,因为隔代亲,很容易宠溺孩子,对孩子要求少,或者要求不到位,很容易缺乏规则意识。
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孩子做正确事情的时候,及时肯定并强化这种行为认知;在做错的时候,要引导批评,找出正确的改造方法。
而且大人有以身作则、展现良好的行为和榜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
对于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他们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