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天荒,岁月无情。和林格尔盛乐古城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实意义犹在。
2013年7月10日,一块方砖静静地陈列在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三行篆书引人注目,按古代传统书写习惯,读作“宜子孙 富番昌 乐未央”。
该砖阳刻,图案精致美观、浑朴生动。砖四角有古钱币图形,上下边框为三菱形图案,左右为双菱形图案,连接四角古钱币图形,中间文字部分是九宫界格排列,从右至左格内置为三行三字书,每行三字,文字古朴、苍劲。
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讲解员张立昀这样解说:“这是一块出土于盛乐古城的汉代方砖。从某种意义上讲,砖上这9个字,是当时社会愿景的公开表述,相当于现今社会所崇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文·摄影/首席记者 辛 一
交通枢纽兵家必争
盛乐古城遗址位于阴山南麓的呼和浩特土默川平原,是内蒙古地区保存最为完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城之一。
盛乐古城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1公里处,北距呼和浩特市约38公里。盛乐古城遗址东傍蛮汗山,北依大青山(古阴山),西濒黄河水道,南扼古道杀虎口,地处中原通往漠北的山口要冲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在历史上,是当时阴山一带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盛乐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1450米,南北229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墙体保存基本上完好,城垣残高0.5至10米不等,东北西三面居中设有城门,外置瓮城。1997年至今,我区文物考古部门对盛乐古城遗址以及周边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对城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计3580平方米。通过考古发掘得知,古城遗址分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
据史料记载,盛乐古城所处地区在两周至春秋时期为猃狁、北狄居住的“襄”地,战国时期属赵国的云中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北魏时为盛乐都,唐代在此设立单于大都护府,辽代为丰州振武县,元代为振武城,明代属红城卫。
盛乐古城处中国北方农牧结合带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特殊历史意义。
据考证,盛乐古城是呼和浩特地区兴起的第一座大型都城,从西汉初年在此设立定襄郡开始,历史上我国在这里设置过郡、州、县、府、镇和国都等行政建制,曾经是一些朝代管理北方事务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之一。
青铜短剑述说春秋
我国春秋时期,在古“襄”地活动的主体民族变为“狄”族,也就是中国古代通称的四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之一的“北狄”。
作为春秋时期中国北方强悍的民族,“狄”族曾多次南下中原,与中原列国发生战争,当时是晋国北方的劲敌。
1986年8月,在盛乐古城东侧的墓葬区发现一把铸有铭文的青铜短剑,篆书“耳铸公剑”四字。
“当时,由于这把青铜短剑发现于墓葬区内而不是墓室内,考古专家一时无法认定此剑就是晋文公重耳所用之剑。”张立昀说。
根据文献记载,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文公重耳躲避晋献公的迫害,奔翟(狄)避难,在狄国生活十二年,晋文公重耳的母亲与妻子皆是狄人。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狄,其母国也……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关于“狄”族的活动地域,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具体活动地域,一直未有明确。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说:“近几年,文物工作者在盛乐古城遗址与墓葬当中发现了春秋时期的一系列遗物。在城内发掘出土了春秋时期的三足器物,在城外墓葬中发掘出土了春秋时期的夹砂陶鬲、陶罐等随葬品。在这些随葬品当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又相继出土了十几件青铜剑,其中四件与‘耳铸公剑’的形制一模一样。”
由此,后经专家考证,认定篆书“耳铸公剑”四字青铜短剑,为晋文公重耳所用之剑。
从而确凿地证实了《史记·晋世家》中记载的真实性,同时也说明了春秋时期狄族的主要活动地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地区。盛乐古城的西城实际上就是此时所建,这就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营建的城市。
角抵瓦当佐证文明
1988年,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在盛乐古城遗址的地层中,采集到一件童子角抵瓦当。
2013年7月10日,在盛乐博物馆院内,坐落着一处汉白玉雕塑,雕塑中两个童子搂抱在一起,做摔跤状。
这件雕塑正是依照这件角抵瓦当上的浮雕图案制作而成。
此后,和林格尔县在承办或者迎接一些文体活动的时候,这件童子角抵瓦当成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文化符号。
角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竞技类活动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民间私藏兵器,作为徒手相搏斗的角抵兴盛起来。汉代,民间出现了一种由“蚩尤戏”发展而成的两个人在公开场合表演的竞技活动,已经具有后来摔跤的基本特色,并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1988年,在盛乐古城遗址出土的这件童子角抵瓦当为灰色陶质,呈圆形(有残损),直径为13厘米。瓦当的周边,外侧为忍冬纹,内侧为连珠纹,中间底部为网格纹,在瓦当的正中间浮雕有两个胖胖的童子,正在进行角抵游戏。
两个童子身材圆润,萌态十足,右侧的童子用力把左边童子的头抱住向下压,左边被压的童子则弯腰抱住对方的一条腿,两个童子难分胜负相持不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两个童子均为短发,上身穿着露臂的小褂,下身穿小短裤,其形象与中国古代佛教净土变中的化生童子相似。
这件浮雕式的童子角抵瓦当,在内蒙古地区尚为首次发现。
我国古代文献一般将摔跤称为角抵或角力。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经常为各国来宾表演百戏角抵。
《汉书·张赛传》记载说:“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赏赐,厚具饶给之,以览视汉富厚焉。大毅(角)抵,出奔戏诸怪物……”
角抵又称摔跤,后来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十分喜爱的竞技娱乐活动。
此件角抵瓦当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古代角抵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考古成果自成序列
从现代对盛乐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情况来看,盛乐古城周边墓葬及所出土的器物自春秋晚期至辽金元,没有缺环,且自成序列,与盛乐古城的历史沿革相一致。
1960年至今,内蒙古文物部门对盛乐古城遗址进行了十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一批遗迹、遗物,这些遗迹、遗物自战国至元明,是研究内蒙古边疆地区古代社会历史以及中原与北方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迹。
1997年、1999~2001年、2006年,考古工作者前后5次对盛乐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与发掘,城内发掘面积3200多平方米,发掘清理灰坑、水井、房址等各类遗迹365个, 出土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石器、木器、铜钱等各类器物,共计几千件。
考古工作者通过勘探、发掘,基本弄清了盛乐古城的基本布局与内涵:南城的文化堆积主要是战国至北魏时期;北魏时期利用南城的西墙向西修筑了中城,在南城与中城发现有魏晋时期的遗迹与遗物;北城的文化堆积主要是隋唐时期;辽金元时期的文化堆积主要集中于中城。
1960年至今,文物部门对盛乐古城周边墓葬发掘的数量是2564座,包含有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辽金元及清代等几个时间段,其中春秋晚期21座、战国中晚期1733座、秦汉时期438座、魏晋时期60座、唐代247座,辽金元28座,年代不详者37座。出土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石器、木器、漆器、铜钱等各类器物,共计万余件。
开放包容民族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盛乐时代为古代大沙漠以南的发展起了先头的作用。
盛乐文化是历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满等众多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晶。它以民族融合与民族进步为主要内容,综合地理生态、人文历史、生产生活方式、民俗心理等,具有远古性、草原性,民族性、融合性等文化特征。
始终坚持民族融合与民族进步,坚持开放与包容,是盛乐文化给出的启示。
盛乐古城遗址1964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内蒙古文物博物馆协会评为全区十大古遗址之一,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乐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出土的遗迹、遗物所跨越的历史年代久远,历史序列也最为完整,而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结合带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赋予其特殊历史意义……古城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辽金元等几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城镇间置的历史长达2000余年,这在内蒙古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来说也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盛乐古城遗址,是内蒙古地区出土文物较为丰富、沿用历史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也是研究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我区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陈永志说。
有专家指出,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豪放壮美的边塞文化、雄浑飘逸的边城文化,以及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