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我来到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海拔3000多米高的俄洛镇上的一所高中支教。入藏前,我作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面对高原反应,然而,来到这里之后,强烈的高反还是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明显的缺氧、断断续续的头疼、嘴唇干裂和鼻腔充血……但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让我产生任何畏难情绪,我深知,援藏支教从来不是喊喊口号而已,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更需要坚定的信念与意志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几天后,身体慢慢适应了,我便到镇上走走转转。站在“茶马古道”上,看着人群与车辆在盘旋的山路上来来往往,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千百年前商贩的脚步声、马帮的号角声、驼队的铃铛声。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昌都的风土人情,这个被誉为“藏东明珠”的地方,虽然没有商业城市的繁华热闹,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但它未经人工雕琢的山河,蕴含着康巴文化的粗犷与豪放,在青藏高原的东方、在太阳光芒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赵芷晴为学生发放重庆大学志愿者寄来的书信。赵芷晴/供图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里的学校8月中旬就开学了。我支教的高中仅仅建了一年多,师资相对匮乏,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师。大学时我通过了英语教资考试,便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英语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当时高二每位英语老师一人要带4个班,教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原本在为即将报到的高一新生备课的我,在开学一周之后突然“临危受命”,成为了高二年级5、8、13班的英语老师。接到任务之后有些猝不及防的我,在一天内紧赶慢赶地备好了课,怀着几分忐忑不安在开学第二周的星期一走进了教室。
几次上课之后,孩子们的热情回应与积极配合让我的紧张感减弱了很多。然而,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我不禁又多了些着急――这里的很多学生没有上过完整的小学、初中,班里半数以上的孩子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更不必说熟练遣词造句了。想要帮助这些来年就要高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