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沙,一场洪水,一个亿没了
“爱吃李广杏,爱看红柳花”,敦煌七里镇中学的学生们常常把这段歌谣挂在嘴上。可曾经戈壁一带的许多地方连红柳都活不成,因为没有水。
2000年,何延忠开始在阳关寻找水源。在阳关镇西土沟,他发现一块不大的水源,决定就把这里当成养鱼的基地。
阳关的人听说何延忠要来养鱼,说他疯了,戈壁滩上怎么能养鱼。“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那风刮起来沙子哗哗哗地往下流,能把房子卷倒。”当地人是这样形容天气的恶劣。
何延忠却铁了心,他初始投资2亿元,在西土沟下游建成了占地1200亩的敦煌飞天科技园和虹鳟鱼养殖基地,从永登基地引入80万尾虹鳟鱼试养。
谁曾想,沙害没来,洪灾却不期而至。
2004年6月,一场特大洪水经西土沟冲向阳关镇,冲垮了桥梁、房屋,冲走了农民的土地、牛羊等,也把养鱼基地冲毁,虹鳟鱼全被冲走。何延忠想不通,沙漠里怎么会发洪水?
还没从这场灾难中回过神来,2006年4月,一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沙尘暴又袭击了阳关。几十丈高的沙墙遮天蔽日,三四十公分的树齐齐地被吹断,何延忠在基地盖的三层楼房被风吹翻。沙尘暴后,八成面积的鱼池被埋,虹鳟鱼基本悉数死亡。
两次灾难一个亿没了。
员工不干了,灾难过后开始陆续捆好行李走人,那些跟了他20多年的老员工一走就走了80多个。
何延忠强忍着悲凉,把老部下一个个送走。他不信命,更不信自己能被打败。他比任何人都意识到,没有生态环境的治理,一切皆空,而他不仅想把环境治理好,还要发展祁连冰川冷水鱼产业带,造福百姓。
这时的他,心思已经不在养鱼上了。
奇迹:沙漠里建起都江堰
敦煌一带地质条件极为特殊,阳关地处阿克塞、肃北的最低处。每年夏天,祁连山西端雪山的冰雪融化,冰山融水从多处汇聚到这里。由于上一年的河道被冬季流沙淤积,因而融水会形成沙漠堰塞湖,水位升高,冲决沙丘的阻挡,高落差、大流速就会形成摧枯拉朽的泥石流。
历史资料记载,1979年7月敦煌城惨遭洪灾,全城四分之三被洪水冲毁淹没;2004年、2006年洪峰最高达到220立方米/秒;2007年发生大小18次洪水,当地的土地、林地、农民的牛羊被洪水冲走,损失惨重;2011、2012年敦煌市连续两年遭遇特大洪灾,造成敦煌铁路被洪水冲断多处坦塌,公路多处冲断,莫高窟大桥被冲断,世界文化宝窟受灾严重。
这位倔强的西北汉子请来了国内外生态、水利专家实地勘查,想治理这里的水害、沙害。在专家指导下,何延忠溯源而上,勘探洪水的源头和路径。上游祁连山西端山区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107条河道,这些河道的水汇集一处后形成滔滔的洪水。
2004年开始,何延忠借鉴都江堰工程的原理,带领工人们在洪水必经之路西土沟的上游,设计开挖了13条河道把洪水进行分流,分洪河道宽度从50米到一两百米不等,总共有100多公里,层层调蓄洪水,多级梳流将洪水引入沙漠汇集。整整修建了三年,他也从“沙漠渔夫”变成了“李冰”,建起沙漠都江堰。
何延忠把工程指挥部设在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和山洪的出山口,最前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他要给员工信心。
工程修到哪,路先修到哪。长期在干旱地区,何延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一天摄入的水量少于常人。但是高强度的工程加上日夜兼程地赶工,他在沙漠里昏死过多次。最后一次倒下时口角流血,被员工送到医院抢救了21个小时才捡回了命。
水害有都江堰的方法可以防患,那沙害又该如何治理?何延忠苦思冥想,突然一个灵感上来,为什么敦煌的鸣沙山会有月牙泉?沙尘暴来袭,为什么不会被沙尘暴掩埋?当地人说那是有神灵保佑,可他不信。
他在月牙泉长期踏勘观察,仔细查看这里的地形地貌,这才发现鸣沙山是一条天然的沙坝。沙子吹到沙坝上自然落下回退,沙障提高10米,风就带不动沙子。沙子留下了,风就刮走了。他只要找准沙和风的方向铸坝,即可退沙。这个原理被专家称为“以沙治沙”。
这是一场耗大的移山工程,共计移动沙丘石山500多座,拉运沙石料1.1亿多立方米,修建了防护堤坝60多公里,设置沙障100多条。这些措施有效地阻击了沙丘推进,形成了保护敦煌阳关的屏障——“沙漠长城”。
站在西土沟的一条沙坝顶上俯瞰,沙漠被阻挡在沙坝之外。多年治理后,地下水抬升,沙漠中也长出了植物
沙漠都江堰原理
2007年6月,何延忠带领员工终于把沙漠都江堰建设成功。让原本寸草不生、漫天黄沙的阳关古镇,有了一片2.6万亩的绿洲。
起先,这些河道建成后,由于泥沙淤积年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清淤。后来何延忠发现每年第一二次的洪水泥沙量最大,势头也最猛,不如通过修建调蓄枢纽工程,直接导流至沙漠,以泥石流来固沙。这一方法的妙处在于“以害治害”,即以洪水泥石流治理沙害。
带有泥沙的洪水泥石流覆盖于沙漠表面形成板结层,有效地阻止了沙地的活化,形成典型的粘土固沙效果,构成了防止沙漠东移的第一道生态屏障。这些板结层有三个好处:一是限制流沙的移动,减小沙尘暴的强度和频度;二是为沙生植物提供了附着物;三是,减少地下水的蒸发量。
带有泥沙的洪水泥石流覆盖于沙漠表面形成板结层
洪水进入沙漠后,渗导入地下含水层,形成沙漠“地下水库”。何延忠在沙漠里修建涵养水源工程,提高地下水位,种植红柳及耐旱沙生等植被,在沙漠都江堰的沿线形成了9600多亩的湿地,2万多亩生态屏障,达到了生态修复的治沙效果,构成了防止沙漠东移的生态屏障。这些调蓄工程还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九连湖、月亮湖等,站在湖畔宛如江南水乡。
沙漠中开挖的蓄水湖
在下游区,短时洪水通过调蓄实现常年蓄积,再通过沙漠渗透过滤净化工程,化害为利。
洪水通过沙层,渗流到地下成为沙漠地下水库,再经过最长20公里的地下沙层的过滤、净化,在下游重新流出地表成为沙漠矿泉水。在此基础上通过植绿种树,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构成了防止沙漠东移的又一道生态屏障。
这样一来,阳关镇每年可新增2000万立方米的可利用水资源,沙漠渗出的水通过养殖虹鳟鱼产生的有机肥水有利于生态植被生长,也可灌溉葡萄园,有了水资源的保障,农民可以增收致富。
经过沙漠渗滤工程净化的沙漠矿泉水,通过山体上大大小小的出水孔流出
何延忠治沙的实践引起了中科院的重视。程国栋院士、郑小静院士和冯起等专家在此先后设立了沙漠最前沿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中科院内陆河水文重点实验室检测,这三大生态屏障的建设,形成粘土固沙-石堤阻沙-生物防沙综合风沙防御技术体系。目前荒漠化治理防风固沙面积134平方公里,保护受益区面积达998平方公里,形成了保护阳关的21公里生态屏障,达到了生物治沙的效果。
而何延忠为修建这个工程,前后花去十多亿,可谓散尽家财。
2007年7月,老天爷再次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四个月间,阳关镇接连爆发18次洪水,洪水把刚建成的沙漠都江堰彻底冲垮。
这次,何延忠心都凉透了。
去意徊徨之际,为了挽留他,敦煌市水务局、林业局以及阳关镇政府三方联合出台政策,同意何延忠对周边进行综合治理发展沙产业;省发改委批复,将沙漠都江堰建立敦煌沙漠生态旅游景区。
再来一次
何延忠决定离开敦煌。临走前,他去沙漠再看一眼。在一颗已经枯死的敦煌杨上,他看到一棵嫩芽冒了出来,顽强地昭示自己的生命力。
“就是这棵嫩芽让我决定再次留下来。”何延忠说。
他的功业阳关人不会忘记。正是他的沙漠都江堰工程帮助当地保民生保安全,化解了90%的洪水。虽然他没保住自己的产业,却保护了阳关几千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2万多亩农田。
而何延忠“沙漠都江堰”的故事也开始为外人知晓,形成了以“水害”治“沙害”的生态治理新模式,并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澳大利亚的沙漠治理专家也闻名前来,两次考察,要把这个经验带回澳洲。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会长杨文斌研究员说,何延忠没有采用高科技治理,而是通过对当地环境的认知找到了方法。他认为,对生产、对社会带来效用的就是高科技。
回溯中国的治沙历史,人对沙漠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刚开始对沙漠进行综合考察,建立了一些定位站和防护林体系。
第二阶段:1977年后,中国与国际组织在沙化研究上开始接轨。摸清沙化的成因,启动了全世界最大的防护林建设。
第三阶段:启动了农业草地平衡工程,禁止过度放牧,禁牧。建设六大生态林,快速推进中国防沙治沙工程。
第四阶段:这一时期对沙漠有了理念上的提升。沙漠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并且提出了沙漠资源学,强调天人合一,按自然规律治沙,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形成合力。掌握好两者的度。
何延忠正是从自然中寻找规律,沙漠都江堰很好地运用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以种树为例,何延忠最终发现,不是种树就一定能退沙,有些三北防护林枯死是因为水生态环境失衡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沙漠地带树过多反而影响地下水的合理利用。于是在做植物生态防护的时候,只在人聚居的区域种植即可,将水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沙害风灾中,何延忠发现在沙漠里营造防护林,栽活一棵树确实不易,很难存活,于是他实验,把原来的树分成30公分的小树杈,挖下去1.2米深,通过沟道地膜辅助扎根的方法,90%的都能活下来。
从经济效用来看,在沙漠养虹鳟鱼,一亩地的产值是种玉米、小麦收入的300多倍,而且基本上不消耗水资源,这对极度干旱的敦煌市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致富,精准扶贫,拉动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治理出来的沙漠可以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产业。
如今的沙漠都江堰宛如河西走廊上的江南,芦苇满岸,溪中鱼儿嬉戏,还有七八十只仙鹤在此栖居。
西土沟一景,宛若江南
西土沟原来洪水泛滥成灾,危及阳关百姓的生命安全。现通过沙漠都江堰分洪治理,变为生长着沙漠冷水鱼的生态一条沟。
盐碱地在沙漠里也是充满希望的土地
在这片芦苇荡里有仙鹤出没
沙漠治理、水治理不是一个人的事,何延忠付出了18年的心血,投入十亿资金。他的行动感召了沙漠之外的人。2011年,霍尼韦尔得知何延忠的事迹后,加入了沙漠防风固沙的行列。
霍尼韦尔在西土沟的生态林地
红柳枝种在深约60cm左右的树坑中,水来自于一旁的蓄水湖
为沙漠中的孩子献上一汪清水
在沙漠中生存打的是一场水源之战。
何老在库姆塔格沙漠中防风固沙,不远处的敦煌七里镇中学则在想办法努力提升饮用水的品质。
2018年,“霍尼韦尔安全饮水教室”项目落地敦煌七里镇中学。七里镇中学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为了让他们喝上安全、足量的饮用水,霍尼韦尔根据其水源和水质情况定制安装了安全饮水设备和配套设施,并设专门的安全饮水教室,为师生提供安全的冷热直饮水。
喝上好水的孩子们说,水变甜了。
霍尼韦尔启动“安全饮水教室”项目
“霍尼韦尔安全饮水教室”项目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于2015年发起的“涓流计划”公益行动的一部分,意在有效缓解严峻的饮水形势。
生态环境部今年6月发布的《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2145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较差和极差的测站总比例高达75.5%,且5100个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占比达66.6%,饮水安全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七里镇中学的校长说,这里水龙头经常用着用着就被杂质堵住。而水是保证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除今年新资助的五所学校外,“涓流计划-霍尼韦尔安全饮水教室”项目2016和2017年资助的十所学校包括: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七坪小学、四川省绵阳市安县霍尼韦尔联合小学、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清平中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西坪小学、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扬眉中学、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庙尔沟中学、河北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九龙岗小学、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水口镇中心小学、四川德阳市中江县霍尼韦尔保和小学、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昭君镇中心小学,惠及师生多达近万人。
霍尼韦尔亚洲高增长地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卢荣说:“霍尼韦尔多年来一直秉承‘借助科技力量践行公益’的理念,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捐款捐物,而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