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为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其原名为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有一印度僧来山,至潮音洞,自焚十指,而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音显圣地。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乘船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菩萨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于是观音驻锡的应化道场就从南印度的海滨移到了中国越东的海岛上。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年)普陀观音寺已跻身于江南“五山十刹”之列,飞锡来山者皆禅林俊秀,如真歇清了、大川普济、一山一宁等。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确立,标志着印度观音在中土大地被全面接受。观音成为北传大乘佛教诸佛菩萨中传播最广、信徒最多、法事最盛、持行最为普遍的信奉对象,几至“户户拜观音”“念念不离心”的地步。
普陀山自唐大中年间开辟道场以来,几经兴废,历尽沧桑,至民国时期,岛上已建有三大寺,88座庵院,128座茅篷。今存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加上宝陀讲寺为四大寺)及不肯去观音院、大乘庵、伴云庵等庵院数十处。有梵音洞、潮音洞、磐陀石、多宝塔等胜迹,为各国佛教徒朝礼之圣地,亦为旅游避暑胜地。
此外,总高33米的南海观音铜像始建于1996年,虽历时不长,但已成为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观音信仰文化的显性表现。观音法界于2015年动工兴建,2020年11月开园。观音法界位于舟山群岛之一的朱家尖岛,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其由观音圣坛、正法讲寺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女众部、观音村(居士学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男众部、普隐精舍等单元体组成。观音法界以观音文化为核心,是集观音文化之大成的博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