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苏哲维,存在建筑高级合伙人,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2012 年,这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毅然决定离开设计院,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建立“存在建筑-建筑摄影”。每年除了在各地工作,拍摄建筑项目之外,他还会抽出一至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环球旅行。对他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今年,苏哲维的环球旅行坐标美国北部。他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自驾穿越五大湖区,感受建筑的同时也感受自然。下文为苏哲维接受“行走中的建筑学”采访,分享他此次的旅行故事、摄影心得,以及对这位建筑摄影师来说,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行走:每年给自己放假一段时间出去旅行的原因是什么?
苏哲维:其实也不是刻意放假,我平时工作拍摄强度太大,需要新鲜的灵感和放松,旅行期间拍照可以随心所欲。另外我放弃做建筑师的初衷,就是需要自由和没有干扰的长途旅行。
行走:今年去了哪里?
苏哲维:今年在美国五大湖区待了一个多月,先在芝加哥待了10天,拍一下全美最棒的高层建筑群和高颜值城市,然后开车绕过印第安纳到密歇根,围着两个大湖把密州的湖和森林绕了整整一圈,平均每天开车600公里。
芝加哥穿越密北森林的公路和漫天的落叶苏必利尔湖
行走:为什么选择去美国?
苏哲维:因为我还没有去过美国,这个理由足够吧(笑)。
美国街头郊野和路上
行走:在旅行途中主要是看建筑还是自然风景,看了那些建筑作品?
苏哲维:看风景为主,大自然太吸引我了,我们(存在建筑)平时工作拍照就非常依赖各种自然条件,工作中我们对光线和特殊天气很依赖,我觉得自然环境才是主角。
路途中很多人会问我你去不去看流水别墅,或者去不去拍谁谁谁的经典建筑,其实我对这些太刻板而且书本里看太多的建筑兴趣不大,我只是去旅行,观察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所以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闲逛,或者开车赶路,而不是寻访哪些经典建筑。当然顺路的我会去看看,不过不会太刻意。看建筑主要集中在芝加哥,然后我开车去了密尔沃基看卡拉特拉瓦在美国做的第一个建筑,密尔沃基艺术馆;在密歇根顺路去看了下老沙里宁做的匡溪艺术学院。当然也去了建筑师热衷的芝加哥几个大学,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密尔沃基艺术馆-卡拉特拉瓦匡溪艺术学院-老沙里宁
行走:这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建筑?原因是什么?
苏哲维:印象最深的是库哈斯做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这个作为CAD封面的大牌建筑,和想象中差别很大。我感觉有一点压抑,头顶火车噪音干扰严重,里面琐碎的小空间尺度让人紧张,外立面材料也没有找到逻辑,据说是学校修到一半没钱了。开个玩笑,如果我是库哈斯,我一定愿意自己掏腰包也不想看见自己的作品不完美。不过出于工作本能我还是尽量把它拍得比实际好看,稍微有点违心。
IIT学生活动中心 - 库哈斯
行走:有没有一些建筑,是你在出发之前特别期待去看的,实际看到之后的感觉如何?
苏哲维:我出发之前最期待的不是某一个建筑,而是芝加哥城本身。在飞机还没落地的时候,我就开始贪婪盯着窗外。这一个靠着大湖,水系贯通,设计节制但规划完美的城市,加上之前在《变形金刚》里面看见那个被摧毁的芝加哥,身临其境的每一天都让我觉得很震撼。但是过于平坦的地貌也导致照片非常难拍,后来找到一处天桥,在芝加哥南边,我太喜欢这个角度,野蛮又科学的交通系统和完美天际线,基本上芝加哥的经典超高层全部在眼前,轰鸣的车辆噪音和夕阳的光,像电影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芝加哥。
芝加哥南郊94号公路看芝加哥Hancoke楼顶隔着玻璃俯瞰芝加哥,iPhone摄
行走:在旅行的时候拍摄建筑,在技巧或者心态上与平时工作时拍摄建筑有什么不同?
苏哲维:我觉得旅行时拍建筑会更容易融入情感和那股兴奋劲,照片出来是会带着气场的。工作的时候可能会难以避免机械的观察,有些时候甚至是逼着自己把项目完成,很多时候照片会比较干。另外,我在旅行拍这些建筑的时候会更加的从自我出发,比如在罗比住宅,我不想再像教科书一样,去把赖特房子的独有尺度关系拍出来,因此这些图已经够多了。我觉得需要用一些间接的办法去找到这个老房子的气质,刚好当时天气是阴天,一个与那个年代,和周围大学的学术环境气质很匹配的路人出现,就抓拍了这么一张,效果非常好。
罗比住宅-赖特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建筑系-密斯·凡·德·罗芝加哥大学学生公寓-Studio Gang
行走:在成为一名建筑摄影师之前,你是建筑师。在这两个角色里,对你来说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苏哲维:旅行的过程就是放空,享受隔绝一切干扰的状态,接近绝对的自由。但更重要的是旅行之后自己对拍摄的总结。最近几年我每年都有两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旅行,每次回来过后都会进步一点点。包括取景的甄选和色彩情绪,另外就是找到适合建筑和城市气质的后期基调,而不是拍摄千篇一律的照片。比如美国在我心目中就是充满暖色的地方,我就不会让这些照片变得冰冷。特别是芝加哥,整个城市都有一种褪色的繁荣感。
作为建筑师,其实我不想让这个标签干扰我太多,尽管很多人会觉得建筑师才能更懂建筑,能拍得深入。但我觉得生动更重要。所以,旅行期间我拍建筑都不做功课,不用去管建筑师是谁,擅长什么想表达什么,只管自己的直观感受,所以我自己觉得好像我旅行的照片比平时工作的更好,从取景到后期无所顾虑。
芝加哥
行走:推荐一下旅行的时候适合携带的相机吧,或者一些关于旅行的小提示(交通工具、住宿、路线、指南等等)。
苏哲维:我出门的设备是一台佳能6d,镜头是一只17移轴镜头+小小白,已经是最精简的配置,不用三脚架,一切都以快速顺手为准则,所以也会配合iPhone抓拍。之前说过,照片一定能融入拍摄时的气场,在路上我希望照片是轻松的,而不是严肃拘谨的,所以不会用三脚架,也不会为了完美去等待,遇见什么就及时抓住。
这么多年的旅行我很依赖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非常客观。最棒的是Lonely Planet用语言去描述那些风景,留给了我无数的想象力和期待。当然剩下的路途就是自己开车,看地图去探索那些没人提及过的路。因为最美的体验,永远在无人提及的路上。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