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过,春节档落下帷幕。《水门桥》总票房突破了35.5亿,观影人数打破了7000多万,强势跻身中国影史前十名,并朝着40亿的大关稳步迈进。
近日,《水门桥》的剧组走进北大,和莘莘学子分享了拍摄时的心路历程。制片人于冬表示看到北大的冬奥会志愿者非常激动,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水门桥》缅怀最可爱的人,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监制黄建新透露,《水门桥》中使用了很多细节来捕捉人物的触端,比如鱼鹰哨、红围巾、梅生女儿照片等等。
导演徐克则激动的表示,《长津湖》和《水门桥》是他从影以来面临最大的挑战,他努力做到了人物完整性、主题表达和情感建立,其中伍万里活下来的版本是主创们做过多个版本之后最好的结局。
《长津湖》和《水门桥》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强大的演员阵容、震撼的视觉画面外,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好奇心。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被称为“中美双方都不愿意回忆的战役”,当时朝鲜的长津湖地区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代表人类轻步兵巅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代表人类装备补给的美军在这里展开了殊死一搏。
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主要是宋时轮领导的第九兵团和史密斯领导的美陆战一师之间的较量,而《水门桥》发生在12月1日到8日,8天时间,3炸3修,中美双方都打出了最精彩一战。
在战役刚开始,第九兵团利用分割包围的战术将陆战一师切割成五段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其中美军赫赫有名的北极熊团就被我军一举歼灭。
节节败退的美军终于在11月30日决定撤退,为了遮羞,史密斯上将将撤退美化为“换个方向进攻”,水门桥战斗就此打响。
在《水门桥》里,七连一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下碣隅里协助炮营攻打美军机场抢夺物资,二是进入黄草岭地区三炸水门桥。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两个地方确实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在下碣隅里,陆战一师的5团和7团花了3天时间行军22公里才从柳潭里撤到了下碣隅里,每小时只能行军300米,有1500人在路途中伤亡,美军史料记载道,中国志愿军在极寒天气中没有御寒的衣服,战斗力大打折扣,他们耗光了随身携带的弹药,食物也供给不上。
历史中,当美军到达下碣隅里时,这本来是志愿军突袭的大好机会,但是因为饥寒交迫,志愿军只能看着美军从眼前逃跑。逃跑前美军将堆积如山的食品和衣物全部烧掉,在山头上煎熬了20多天的志愿军赶到下碣隅里看着被烧毁的物资心疼不已。
在黄草岭地区,志愿军也完成了三炸水门桥。
第一次炸桥发生在12月1日凌晨,电影中九连去执行炸桥任务炸了一个小豁口,而历史上我志愿军也派出了一个小队完成了炸桥任务,由于携带弹药量不够,只有桥面被损毁,美军很快修好了这座木结构的桥,可见电影的还原度非常高。
第二次炸桥发生在12月4日晚上,电影中用写实的方法详述了这次炸桥,而历史上我们的侦察队携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