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沙漠的伊拉克米桑油田,是亿吨级的大型油田,也是伊拉克环境最为恶劣的油田之一。
在这片油田上从事石油开采相关工作的职业人员超过5000名。这群人在沙漠上的奋力工作,使得20余万桶原油每天从这里输送到世界各地。这些从伊拉克南部输出的,庞大且稳定的“工业血液”支撑着全球经济发展。这群人中,超过半数的员工来自中国。2010年,中国海油携手土耳其国家石油公司,与伊拉克签订为期20年的米桑油田群技术服务合同。该合作的达成,对推动中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助力伊拉克石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沙漠常年高温、高强度紫外线的极端气候特点叠加随机出没的野生动物,无疑是生命安全的巨大挑战。因此,守护工业经济发展命脉的这群人抵达沙漠不久后,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也在同年向现场派驻医生为生命提供医疗保障。这群异国他乡的中国医生并不“孤单”,他们背后依托的是中国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遍布国内及全球的医疗网络,联通全球五大洲,超过1300家合作国际医疗合作机构。
转身向荒漠:动荡沙砾中的生命守护
这支驻守在伊拉克米桑油田的海外医疗团队,在沙漠之中一次次迎着狂风卷起的沙砾为生命狂奔,也在动荡里寻找安放平安的支点。
2023年,一位员工的上肢被高速运转的机器割伤。右前臂重要的神经、血管、肌腱都被切断。如果不及时手术,这位患者则面临着截肢的后果。在治疗的黄金时间内,医疗团队的医生们短时间内迅速制定手术方案。
在辽远的荒漠之中,一场长达几个小时的高强度手术是医生们为患者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做出的最大争取。手术过程中,每一次毫厘之间的精细操作让患者的血管、神经、肌腱依次吻合并再次连接了起来。当血液再次在肌肉组织间重新畅通流动起来时,患者的手保住了。他身后的一家人的幸福也因此保住了。
米桑油田本身的极端气候加上石油工人长期的高强度工作状态,让疾病和各种意外风险有了可乘之机。此外,伊拉克遭受多年战乱的背景之下,医疗卫生体系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油田周边匮乏的急救设施,无法为工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守有效的保障。
自2012年,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开始派驻伊拉克现场医生以来,北大医疗这支海外医疗队伍已经和异域他乡开采石油的家乡同胞同在此处工作了十二年。其中,相应的医疗保障也在此期间不断完善。2022年,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在此挂牌成立了应急医疗救护中心。2023年6月,该中心升级为米桑区域健康服务中心。
“整个油田那么多人,发生任何应急事件都指望着我们呢。”医疗队队长王海燕介绍道。当匮乏的医疗资源遇上随时随地高发的医疗需求,每一位医疗人员都必须具备随机应变、就地处理的能力。
据介绍,应急医疗救护中心的核心定位是提供紧急医疗处置、普通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但经过几年发展,这里逐渐成长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现场医疗机构,包含应急指挥中心、救护培训中心、应急处置室和健康管理中心,下辖3个营地医务室、22个井队医务室,共61位医生。
医疗中心的医生,不同于医院的坐班医生,他们是现场医生,需要跟随油田员工进行野外作业。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医生里的“精锐”。
在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动荡的极限条件下,61名“精锐”医生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不仅专业过硬,而且反应敏捷。他们都持有全科医师证、美国心脏协会的心血管急救证书(AHA)、国际创伤生命支持证书(ITLS),上岗前还经过一整套针对性的培训、认证、特殊规范,“除医学知识和技能外,我们还必须时刻保持专注和冷静。”在王海燕看来,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极限中守护油田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
这支在生命健康领域骁勇善战的“精锐”医生还将希望撒播到了更远处——他们为当地其他行业的本地工人、中方人员提供应急演练、急救技能培训,至今已培训30多期,惠及800多人次。此外,他们无偿关照当地警察、居民健康,在这片土地上构建了中国医生的良好口碑,为中伊友好的国际关系建设添砖加瓦。
乘船赴深海:海陆空联动的急救接力
医疗队的“战场”不仅在飞沙走石的沙漠中,也在波诡云谲、深不可测的海洋上。
中国海油的业务,覆盖中国海域及部分国外海域,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海上医疗救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转至医院进行手术。”马发勇迅速做出诊断。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海上医疗中心的马发勇医生分享了一段难忘的经历。2021年的冬天,作为随船医生的他,跟随海油720船队在巴西桑托斯海域执行任务。但行至途中,船队的导航员突然顿感右下腹剧痛,且在一段时间后,疼痛感持续加重。发出需要立即手术的判断之后,马先勇发现当时的海面上瞬息万变的天气却让急救遇到了大难题。
距离船队所在海面位置的不远处,一场风暴正逐渐逼近。极端天气下,直升机无法执行人员的转运工作。因此,720船队的作业支持船便是唯一的可选择方案。但当时船队所在海域离最近的港口有300海里,光是把人送上岸就要花30个小时。人上岸之后,和陆地医院的对接依然还有时间成本。
海上医疗急救相较于陆地上的急救难度更高。首先在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海洋上的医疗队通常只有心电图、血压计、血糖仪等基础设备。医生要利用简单的设备,迅速诊断出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要求医生必须拥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其次,即便是简单的手术在海上有限的环境下也难以完成,需要快速转运至匹配需求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因此对于运输资源和医疗资源调度能力要求很高。
“别看我们只有一个医生在现场,但后方有一整套强大的系统在支撑。”海上医疗中心主任谢岩浩说,医疗中心搭建了完善的应急支持会诊系统,包括24小时待命的线上团队、线下医院绿色通道,以及海陆空一体的转运支持。其中,线上团队配置专职的内外科医生、骨科医生等,能协助完成现场各类突发急症、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康复理疗、心理咨询等高级诊疗指导。
做出立即转运上岸的决定后,马发勇陪同患者回港的30个小时里,海上医疗中心的线上支援群也立即开启高速运转:一方面天津总部的医生远程会诊,协助马发勇为患者精准用药、安抚患者;另一方面沟通巴西线下的医院,凌晨两次跨国电话会议,反复确认病患下船就诊方案。
“目前患者体温正常,阑尾部位仍有痛感,个人已做好术前心理准备!”“备齐防护服2套、N95口罩20个、护目镜及面罩2个,一次性手套10组……”线上线下彻夜同步的消息,汇成海内外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的暖流。
最终,患者在里约港一着陆,就立刻被转到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术后主治医生表示:“幸好病人送来得及时,否则很可能有生命危险。”这不仅是一次跨越300海里的急救转运,更是从天津到巴西,跨越11个时区的时间距离、20000海里的空间距离,构建协同医疗服务的“生命无国界”之举。
据海上医疗中心主任谢岩浩介绍,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地救人,是因为海上医疗中心在多年的服务探索后,建立了一整套现场医疗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包括现场医务室的规范化配置,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后方完善的应急支持体系,空中立体120的转运以及远程会诊等等。目前,海上医疗中心的现场医疗服务在国内居于翘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