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活跃在战疫一线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她们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慷慨,亦有女性独有之细腻。
那些艰难的时日,是她们,一个安静甜美的微笑、一个踏实温暖的拥抱,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最诚挚的祝福、最绵密的情话与最温柔的鼓励。
“女战士”为抗疫奋战到深夜,
留14岁女儿独自在家等候到凌晨
——洪月玲
除夕当天,从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的保障现场直接被选派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洪月玲便跟随整个郑州进入了“战备”状态。
电话接听、交办工作、同时与16个县(市、区)进行对接……每天工作超过20个小时,作为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控制所的所长,洪月玲从被选派到疫情防控小组那刻开始,便成了一名冲在抗疫战场上的“女战士”。
从除夕开始进入“战备”状态,一天工作20个小时,已经忘记了困这回事儿
“我不觉得困,大家也都没觉得困,好像已经忘了困这回事儿。”洪月玲平时不是个爱熬夜的人,但是从除夕的那天开始,凌晨2点左右下班便成了她的常态,有时还会到凌晨4点。
1月24日,被选派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任务交办、电话接听、对接县(市、区)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洪月玲坦言疫情突发,初期需要协调的工作特别多,人员少,任务很重。但是让洪月玲安心的是,尽管很多小组都是临时成立的,很多单位也都是因为疫情防控才有了接触,但是大家都在全力以赴的抗击疫情,工作推进的很顺畅。
“她办事儿效率很高,而且感觉精神特别好,好像不会困”。在跟洪月玲一个交办组的同事眼里,她是个不会疲倦的人,无论多晚她都要坚持把当天的事忙完才会下班。
工作一丝不苟,坚持疫情防控宁可“多此一举”,也要保证万无一失
疫情就是战场,宁可十防九空,不可防失万一。2月6日,洪月玲被调整到疫情专报组,关于每日的疫情防控信息,她保持着绝对的一丝不苟,哪怕只是一个有可能引起危险的情况,也要核查的“水落石出”。
让洪月玲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12点多,她接到东区反映,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未满14天隔离期的情况下,可能从甘肃乘飞机返回郑州。虽然只是可能回郑州,但是洪月玲坚持认为不可大意。她立即上报省指挥部进行核查,然而因为信息量太少,没有取得满意结果。“当时已经凌晨1点了,我只能通过114转接到甘肃疾控中心的值班室,他们那边也非常配合,后来那位密切接触者在机场被带回隔离。”洪月玲说疫情防控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大意,宁可“多此一举”,也要保证万无一失。
从交办组组长再到疫情专报组,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疫情专报组的同事介绍,洪月玲刚被调整到疫情专报组时,不仅要随时准确查询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具体情况,还要负责统计和收集16个区县每日12时和24时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日报。首次接触大疫情网,洪月玲不仅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各个功能,而且每天坚持24时完成省疫情指挥部数据上报,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工作被她处理的井井有条。14岁女儿每天独自在家等到凌晨2点左右,女儿对她说的最多的话是“妈妈,你还回来么?”
“妈妈,你还回来么”“你先睡吧,一会儿就回了”“快了,马上回”这是洪月玲疫情期间每天在微信上跟14岁女儿最多的对话,然而洪月玲所说的“马上回”通常是凌晨2点左右。
采访的时候提到女儿,电话那边的洪月玲沉默了好久,最后却只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失态了”,声音一度哽咽。
洪月玲的女儿今年14岁,正在上初三,也正值升学的关键时期,平时一直由老人照顾,年前因为过年老人回了老家,洪月玲工作的时候,剩女儿一个人在家。
“吃饭、上网课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她知道我忙没法及时回复她,白天还好,晚上她自己在家害怕,会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但是凌晨2点回家才是她的常态。
女儿的信息也从最初的“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到现在的“妈妈,你还回来么?”为了工作,洪月玲说,“该往前冲的时候,我不能退缩,疫情当前,责任必须前往。”所以,她只能选择对女儿亏欠。河南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洪月玲说现在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时刻,能够为抗疫贡献一份力,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她希望等疫情散去,能够和女儿一起感受春暖花开。
主动请缨“逆行”抗疫一线,保护病人,也守护130名同事的安全——李伟丽
最美不过巾帼色,桃花马上请长缨。不见硝烟却有生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医护人员从“天使”变成了“战士”,主动请缨的护士长李伟丽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伟丽是郑州人民医院重点部门大科护士长,在医院召开疫情防控动员会之后,第一时间就递交了“请战书”。
主动请缨冲上抗疫一线,没有想过自己会不会感染
“当时就没想那么多,医院开动员会的时候,就觉得到一线去是应该的。”李伟丽回忆“请战”的时候,当时医院已经非常重视,而自己光是在重症医学科担任护士长已经15年,无论是在安全防护、护理质量还是重点环节把控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关键时刻必须发挥作用。
每天不停地穿梭在隔离病区,密切接触确诊病人,不见硝烟却有生死,但是李伟丽说自己没有害怕过,也没有想过自己会不会感染的事儿,反倒是家人比较担心。“他每次看新闻有医护人员感染了什么的,都会给我发微信,反反复复地嘱咐我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不能有事,一定要安全回来之类的。”李伟丽手机上现在还保留着老公发的所有微信。
而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李伟丽说看见那么多病人受苦,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快点把他们治好,有病人肯定会冲上去。
不仅要保护病人,还要保证130多名同事的安全,防护会一个一个检查
郑州人民医院2月5日启动定点医院,除了接纳新冠肺炎患者,还要同时对医院所有的重症病人进行筛查排除,再加上因为是疫情突发准备的比较仓促,很多人缺乏应对疫情的实际操作经验,李伟丽坦言刚开始医院面临的困难很大。
随着病人越来越多,医院不断增开新的隔离区,参与进来的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回想当时的情况,李伟丽说那段时间自己的心里压力特别大,即便是睡觉的时候,大脑也没有停下来过,因为不仅要保护病人,还要保证130多名同事的安全。
打针、插管、抽血……每天频繁的跟确诊病人接触,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李伟丽说按照规定,不同区域的医护人员要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尤其是密切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三级防护,任何部位不允许一点点的暴露。“我不能允许他们有一点风险,哪怕我能多说一句,我就必须要多说这一句,这样他们就会多一份安全保证”。医护人员穿防护服的时候,李伟丽会在旁边盯着,一个一个检查,一个一个过关,一天下来双腿早已不听使唤。
即便是自己一个一个盯,李伟丽还是不放心,要求所有人做防护时实行“三层把关”制,每组的小组长,每层的护士长把关,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事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让她欣慰的是,截止目前为止,全院130多名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每天只休息3个多小时,连续十几天下来全身麻木变成了“木头人”
从2月5号到20号,郑州人民医院按照上级部署设了4个隔离区,4个隔离区是逐个增设的。对李伟丽而言,每新增一个病区,就要带领同事们进行一个全面的整理,消毒和防护培训,而且必须保证每个人都合格。
“当时每天都忙到凌晨2点左右,睡眠时间只有3到4个小时,到最后就感觉全身没有一处是自己的,回去也根本睡不着。”回忆起当时的工作状态,李伟丽说身体几乎濒临极限,全身麻木像个“木头人”,但是大脑还在不停的运转,晚上回去要思考第二天的工作,整个人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即使每天拖着“木头”一样的身体,李伟丽和同事们依然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她们是跟病毒在赛跑,她相信只要她们的救治的速度快一点儿,她们就会取得这场胜利。 妙手慈心,至柔至刚。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李伟丽主动请缨逆行抗疫一线,她保护病人,也守护130多名同事的安全,巾帼不让须眉,她用“天使”的姿态,诠释了“战士”的担当。用漫画“哄着”病人吃饭 患者赠诗:“今有岐伯保豫州”——张笑雪
当收到郑州岐伯山医院需要报名的时候,她第一时间请战,要履行自己的誓言,她说,国家培养了她,这是回报家人、感恩社会的时候了。就这样,2月13日,张笑雪随队伍来到了前线——郑州岐伯山医院,并且在收确诊病人的感染一病区。
为了更好的救治病人,做好防护,前期,她认真参加每一项培训,学习穿脱防护服、学习“新冠”相关诊疗知识、学习院感知识等。来到岐伯山,放下行囊、整理好内务,她迅速来到病房,看到整齐划一的陈设、先进的设备、突然很激动,感觉自己很勇敢。同时,立即投入到实战的培训中,一系列系统的培训、演练、安全排查、再演练、细化流程,在各环节都凝结着每位医护人员的辛劳。
有件事让她印象深刻。新冠肺炎患者范先生刚入郑州岐伯山医院治疗时,心理压力很大,非常紧张,不愿意说话,不吃饭不喝水,为了缓解范先生的紧张情绪,感染一科病区护士长张笑雪会以画漫画的形式与其交流,比如她画了向日葵,鼓励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画了小猪妹妹,“哄着”患者好好吃饭,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战胜病魔,早日回家。渐渐地,患者放下了心理负担,不再恐惧和焦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所有的爱,都有回馈
“古有华佗医百病,今有岐伯保豫州。”2月27日上午,在郑州岐伯山医院就诊的新冠肺炎患者范先生经检测已确认治愈,出院之际,他特地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并赋诗一首。
年轻的同事回忆,护士长张笑雪把她照顾得像个孩子:蹲下来为她整理鞋套,一遍遍的谆谆教导,像极了贴心的大姐姐。同事真正面对病患的前一秒,恐惧,激动,紧张占满了内心。护士长张笑雪拥抱她说:“深呼吸,没关系,不要怕,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这句话给同事吃了定心丸,泪眼模糊,但她不能碰自己的口罩,必须把眼泪憋回去,因为,对于目前的她们来说,抗疫物资实在紧缺,不允许这样浪费,是的,火线战士连擦眼泪都是奢侈的。把同事照顾的像个孩子的张笑雪,自己的孩子只有五岁,孩子喜欢看超级英雄,每次发视频的时候,都要红着眼问她“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想你了呀,咋办!”一句话听的张笑雪不敢再看孩子。“你再不回来,我都老了!”看着孩子嘟嘟的小脸,滑稽的表情就可笑,张笑雪说“我是超级英雄,在打病毒,等着我,我快胜利了!”
原标题:《最美医护人员战“疫”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