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下姜村,一个曾经贫瘠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石,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开创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红绿融合、可持续和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下姜村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转身,更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浙江下姜村
一、乡村发展概况
1.资源条件
浙江下姜村位于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多林少地等原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村庄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始于北宋靖康年间,历经800多年的演变。根据宗谱记载,下姜村的名字由来自于乾隆年间的雅水下姜村,至今保留。
浙江下姜村
在自然生态方面,下姜村拥有645亩的耕地和10259亩的山林,其中7100余亩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7%,青山绿水成为村庄的鲜明特色。这种自然生态环境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在产业基础方面,下姜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发展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的生态产业集群。村庄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和农事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此外,农民还种植茶叶、蚕桑、中药材等,为村庄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村庄已经形成了现代化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整齐有序。
2.发展历程
浙江下姜村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村庄,其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下姜村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和农业。政府也提供了支持,帮助村庄改善基础设施、修缮古建筑等。
2.转型升级阶段:随着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下姜村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旅游业的转型。政府加大了对村庄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等旅游相关产业。同时,村庄也注重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如有机茶园、中药材种植等,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可持续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下姜村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支持村庄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水资源保护等工作,同时引导村民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这些举措不仅保护了村庄的生态环境,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乡村特色亮点
下姜村是一个非常特色和具有亮点的村庄。
非遗的"狮城米酒":该村庄注重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并通过创新的旅游方式注入新活力。他们以保护古老习俗、戏曲和制茶技艺为核心,吸引游客和旅行者来体验和分享这些传统文化。下姜村的狮城酒坊以仿照原狮城东门街的酒坊而建,其酿造的"狮城米酒"被列入淳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传承千年的米酒融合了下姜人的勤劳和智慧,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下姜村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游客和村民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和底蕴。例如丰收集市、品尝农家美食、品酿造的高粱美酒等,丰富了乡村生活,加深了人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下姜村文化活动
下姜村艺术季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下姜村重视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手工艺,如剪纸和竹编。剪纸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下姜村被继续发扬光大,手工艺人将栩栩如生的图样剪纸完成,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当地的郁郁葱葱的竹林为竹编提供了天然基础,手工艺人的传统竹编工艺在各类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中得到展现,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精巧。
竹编
竹编
剪纸
探险和自然河道景观:下姜村周边的千岛湖大峡谷探险基地吸引着游客寻求惊险刺激的冒险体验。拥有高山瀑布和宏伟风景的该地区是一个大自然原始风光的聚集地。自然的河道景观,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之美。例如,凤林港,河水清澈见底,小鱼悠游其中,河面上的两座碇步桥和一座廊桥更是游客打卡拍照的绝佳取景地。河上的廊桥叫“连心桥”,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成了村民们聊天的好去处,吹吹凉风、拉拉家常,好不惬意。还有村口的石拱桥“富民桥”,从桥上向村里望去,弯弯的凤林港、古朴的廊桥、两岸白墙灰瓦的新农居,尽收眼底。这就是美丽乡村的样子。
凤林港
富民桥
“低碳”民宿:他们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的建设标准,将生态友好性和文化真实性结合起来,重新定义了酒店业。
“低碳”民宿
三、成功之路的做法经验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下姜村的发展中,他们首先对村庄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实施了拆违拆旧和景观铺装、绿化种植等改造工程,改善了村庄的环境质量。同时,他们还推行了垃圾分类积分制等环保措施,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其次,下姜村挖掘了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了特色产业和旅游经济。他们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推出了亲水平台、灯光带、栀子花林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他们还发展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