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黄精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项目名称:资源县黄精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项目属地:桂林市资源县
项目建设地点:资源县中峰镇、梅溪镇
项目类别、所属产业:中药材
项目概述:项目投资总金额11000万元。分三期投资建设,第一期投资5000万元,以种植基地建设、育苗基地建设、初级、中级加工为主,各类黄精初加工产品10种以上。第二期投资2000万元,以深加工为主,各类黄精产品达20种以上,其它中药材产品20种以上。第三期投资4000万元,以保健品、口服液等研发为主,往高精尖方向发展。
2024年主要实施项目第一期:共有四个子项目建设内容:涵盖黄精玉竹等中药材育苗,黄精初级加工如黄精九蒸九晒即食片、黄精干、黄精茶等,黄精中级加工如黄精面条、黄精酒、黄精糕点、黄精馒头、黄精饮料等10种以上,其中以黄精饮料为主打产品。
一、黄精育苗项目建设;建设温控钢架连幢大棚40亩,采用最先进的催芽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温度湿度精确化周年育苗技术,缩短育苗时间,提高育苗质量,预计年出苗数达2000万株以上。
二、黄精加工项目建设;将引进国内最先进的黄精加工设备:全自动清洗设备、切片设备、高压蒸锅设备、真空包装机、磨粉机等,可生产各类初中级黄精加工食品,如黄精即食片、黄精干、黄精茶等,年加工量达1000吨以上。
三、黄精饮料项目建设;采用精密的全自动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实现产品从原料进入灌装设备开始,经过加工、输送、装配、检验等自动化,数控化完成全部生产流程,创新研发产品,做到价格适中、品质优良、口感独特、健康美味,将天然、品位与健康融为一体。年产黄精等饮料10000吨以上。
四、农产品包装项目建设;建设生产各类纸箱、包装盒、包装袋,集设计、印刷、生产一条龙服务,除了满足项目包装需求外,还可以向其它工业企业,农产品企业提供各类包装。
项目总投资、拟引进资金额:总投资额11000万元人民币,拟引进第一期5000万元人民币。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项目一期四个项目全部投产后,2024年销售额预计1000万以上,2025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以上,以后每年增长25%以上。五年以后争取年销售额达到1亿人民币。
(一)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优势
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资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4℃;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61.1毫米;光热适宜,年均日照时数为1307.6小时,年均无霜期为300天。境内有号称“华南之巅”的猫儿山主峰,也有浔江流域的低山峡谷地形,还分布有特殊的丹霞地貌,地形地貌复杂,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通过对资源县境内药用植物的综合调查、系统整理和统计,资源县共有药用植物1805种(药用菌类25种,药用苔藓植物13种,药用维管植物1787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1602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列为国级保护植物的4种,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的14种,列为自治区保护植物的59。鸡血藤、山豆根、巴戟天、百部、山苍子、黄精、干层纸、寄生、两面针、首乌、吴茱萸、千年健、青天葵、牛大力、蛇床子、金线莲、十大功劳等50多种常用中药材均有丰富的蕴藏量。独特的生态资源是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二)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2023年资源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9亿元,增长4.48%。黄精等中药材产业总产值约11.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9.30%。
(三)当地相关产业基础优势
资源县目前已经形成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田间道路等为主的多级道路系统,对外交通主要依靠241国道、呼北高速等,道路状况良好,对外交通方便快捷。产业园内农田机耕路、生产路等已基本建成。现有供电系统完全满足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工副业用电的需求。
黄精等中药材产业是资源县重点发展的地方特色农产品,2017 年正式 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目前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品种优良、生产技术、产品加工工艺先进、成熟,已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质量效益逐年提升。
资源县克服高寒山区不利条件,高规格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先后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广西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3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5个(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4个)。
(四)自身生产经营条件优势
1.资源县有黄精等中药材产业相关企业16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农民入社率超过56%。由资源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全县21家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抱团成立了资源县产业化名特优联合体,统一开展全县黄精等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售价,提高品质,提升效益。资源县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林权交易中心,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资源县长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资源县金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1家家庭农场,实行统一建设基地、统一融资、统一供应物资、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的产业化经营。
2.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方面的优势条件
资源县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机构全覆盖。成立县级林权交易中心,实现了林权网上挂牌交易。产业园成立综合协调办公室,定期召开政府、企业、村委会(农民)三方利益联结协调会。由资源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全县25家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抱团成立了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联合会,对全县黄精等中药材进行订单收购,确保种植户收益。截至目前,已建成200亩以上规模化生产基地8处,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加持久的活力。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运营规范有序,“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村民参与积极性高,35%以上的村民参与企业和合作社从事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等。
产业概况:
境内有号称“华南之巅”的猫儿山主峰,也有浔江流域的低山峡谷地形,还分布有特殊的丹霞地貌,地形地貌复杂,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通过对资源县境内药用植物的综合调查、系统整理和统计,资源县共有药用植物1805种(药用菌类25种,药用苔藓植物13种,药用维管植物1787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1602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列为国级保护植物的4种,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的14种,列为自治区保护植物的59。鸡血藤、山豆根、巴戟天、百部、山苍子、黄精、干层纸、寄生、两面针、首乌、吴茱萸、千年健、青天葵、牛大力、蛇床子、金线莲、十大功劳等50多种常用中药材均有丰富的蕴藏量。独特的生态资源是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县委县政府依托广西中药材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遵照药材品种生长发育自身规律,让药材回归自然,推行“药效第一”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种植黄精、白芨、大叶百合、勾藤、玉竹等20种道地药材,探索出了一条由传统种植向林下仿野生生态种植的绿色发展道路,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7.2万亩,2022年产值117317.37万元,带动农户7294户,24536人,其中带动脱贫户4020户,脱贫人口12060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地域特色,整体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良好的生态是资源发展的最大优势。资源县委、县政府积极借助这一优势,提出“进一步优化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大力推广大叶百合、黄精、厚朴、钩藤、天花粉、灵芝等中药材种植,打造华南中草药健康产业发展基地”产业发展目标,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一是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品种。对以金银花、“三木药材”(厚朴、杜仲、黄柏)等为主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推动品种更新、倡导生态种植等方式进行提质增效达12万亩。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道地特色品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大前景好的道地特色品种,如:黄精、罗汉果、钩藤、玉竹、大叶百合、白芨、七叶一枝花、千层塔、石菖蒲等草本或灌木药材,结合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生态种植,推进产业快速形成生产力,造福于民,目前新兴道地药材基地5.2万亩,全县共培育中药材经营主体135家,其中有3家企业获得6个中药材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家企业获得3张中药材有机产品转换证书。1家获得自治区级中药材示范基地,1个是自治区中药材“定制药园”,2个县级中药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2个乡级中药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
强化中药材发展模式创新,突出整体联动,推动实现互促双赢;资源县积极引进具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土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按照“五统一”模式,引领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带领农民群众创品牌、闯市场、增效益。一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开展招商引资,资源县与国内知名药企通化修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资源县修正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合作在资源县中峰工业园建设占地400多亩的医药健康产业园,目前完成10亿元投资,建设完成第一期占地87亩园区,主要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中成药研发及生产、大健康产品生产及销售等。同时还在全县支持主体建立种苗供应基地3处、技术培训基地3个、生产加工点10个、仓储物流16处、建设相配套的冷库50个,并在乡村建立了电商平台,逐渐形成种植、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以“市场连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策略,引进深加工企业,研发中药材代茶饮、中药材酵素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二是“致富能手+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鼓励种植致富能手创建中药材基地,引领带动全县500余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实现每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三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服务的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资源县永兴村、八坊村、戈洞坪村、瓜里村、龙塘村、石溪头等6个村,以村集体牵头成立的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依托党支部协调服务流转土地,引导农户利用贴息贷款和政府扶持资金,以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带领农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6个村实现每村2-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强化资金投入,突出政策激励,激活产业发展动力;资源县极力克服财政紧张压力,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一是实施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对实施产业化帮扶项目的脱贫户根据产业规模给予适当补助,激励脱贫户参与到产业帮扶中来。具体是:对于新种植中药材的脱贫户,连片种植面积达2亩以上的,给予900元/亩的补助,最高可以奖补5000元,仅2022年有739户3125人脱贫户获此项政策,发展中药材产业2489亩。二是实施经营主体发展中药材产业奖励机制。对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励扶持,鼓励主体采取吸纳农户入股、安排农户就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对按标准新种50亩以上的主体,给予1000元/亩的补助。2023年1-5月,支持全县52家主体,发展中药材种植22246.8亩,带动农户2781户9730人,获得土地流转收入或获得务工收入等。同时对带动成效好的主体,在参评各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给予优先推荐。
产业政策、优惠政策:
资源县先后出台支持产业园新型主体培育、投入创新、用地、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品牌创建等各类政策,创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初步形成系统化政策支持体系。
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支持。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资源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资源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资源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规划促进资源县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产业园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财政扶持政策。资源县除享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多重优惠政策外,还制定了针对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特殊政策,涵盖了易地扶贫搬迁、财税金融(专项扶贫资金)、投融资(贴息贷款)、税费减免(免除农业税)、产业招商引资、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同时,资源县制订实施了产业、财税、土地、金融、贸易、旅游、投资就业等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为产业园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政策支持环境。
金融服务政策。资源县开展“5+2”特色产业项目以奖代补,黄精等中药材种植2亩以上的脱贫困户,每亩给予每户900元的补助,项目资金由中央、自治区切块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中解决;此外资源县从农业产业发展、产品安全、增效增收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产业园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并有力支持了产业园内黄精等中药材果产业的发展。
人才支撑政策。在产业园制定了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能够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团队,逐步形成主导产业项目的创新人才群。
项目合作单位:资源县农业农村局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BT、BOT等)
联系方式:0773-4311130
联系人:杨先生 联系电话:1 3 7 6 8 7 0 1 4 0 9
电子邮箱:zyny130@guilin.gov.cn
联系地址:资源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大楼 邮编:541400
项目有效期:2024年-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