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衔山山体庞大,有着粗狂的性格,伟岸的身躯,然而,马衔山也谦谦如君子,有极其高贵的一面,这种高贵来自于马衔山的玉文化。马衔山之阴马坡乡上庄村黄崖沟有一座山叫玉石崖子,蕴藏丰富的玉石;马衔山之阳的临洮有一座玉石山,此山盛产玉石,玉石细致油腻,颜色主要为黄绿或灰绿色,大部分玉不透明,质量最佳者为韭黄色、透明度较高的玉料,像新疆和田玉且末料质感,又像若羌料,也很像印象中的河磨玉质感。马衔山软玉具有片状变晶结构和纤维交织结构,玉料主要有透闪石、少量的榍石、微量黝帘石及磷灰石组成,优质玉料的透闪石含量高达98%以上,马衔山的这种品格就是从这座玉山上流淌出来的。
玉石山位于临洮县峡口镇政府北约9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104º17′,北纬35º39′6″。玉石山是玉矿的主产区,峡口镇附近的主河流大碧河及其支流沿岸,也是经常出现玉石的地方。每年夏秋时节,山洪暴发时,就会有韭黄色的玉石冲出河床,如果你顺着大碧河河堤行走,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玉石,有时还会碰到韭黄色籽料。
马衔山玉文化随着华夏文明的河流一直流淌,渗入中国人的骨髓当中。马衔山最早的玉料开采可以追溯到齐家文化时期,马衔山玉料是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矿产地。齐家文化距现在3700年左右,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覆盖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4个省区,齐家文化以陶器、红青铜和发达的玉文化著称。其中玉文化最具特色,是齐家文化古人生活最为精髓的反映。
齐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加工玉石的技术,将玉石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玉器,持有这些玉器的人往往是奴隶主,玉器质地致密莹润,玲珑剔透,奴隶主常用来祭祀神灵,或是显示自己权利,祭祀主要器类有璜、环、壁、琮,这些玉器中空、肉质薄厚不均,巫师常“以玉事神”,同时,玉器也是陪葬品,玉器中空象征着玉器中间有一条通往天界的路,经常放置在逝者的头部右下方或胸前的玉器可以指引逝者的灵魂走向通神之路。另一类玉器是仿照兵器和生产工具做成的,主要有刀、斧、锛、钺等,是玉器持有者权利、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专家们认定马衔山的玉矿成为并可能是陇中甚至是陇东南一带玉器玉料的重要来源地。马衔山周边的博物馆都藏有马衔山齐家文化玉器,甘肃省博物馆、榆中县、临洮县、广和县、康乐县博物馆,甚至陇南的康县、文县、成县等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齐家文化玉器,包括玉璧、玉环、玉腕饰等,均来源于马衔山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