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寺香烟袅袅,延绵了两百多个春秋。新中国成立后,僧人逐渐散去,只剩下当家和尚王龙辉。因是邻村人,他常经过我家水帘洞,往来于天心、慧苑寺。他身体清瘦干练,长着一副猴脸,和霭可亲。每与村民聚集时,他会讲些有趣故事。我父亲曾说:“龙辉师学有武功,一根棍棒在,几个人休想靠近他。”龙辉师还是制茶高手,特别是掌有一手制做梅占茶的秘诀。乡人很敬重他。后来,趋于大势,他也还俗取妻生子了。国家改革开放后,他佛心未泯,又重新步入空门,先后在慧苑、瑞岩寺礼佛,1991年圆寂。
茶山包产到户后,弥陀寺成了茶厂,陈定来父子一家在此做茶。我偶有到此看望老陈叔。见到古屋因缺维修,已开始断墙塌瓦,笈笈危乎。1999年“申遗”时,陈家搬出此屋,这里成了无人问津的危房,破败荒凉,见此状况,我心中很是伤感。
可能是古寺气数未绝,九年前,已归畈多年的本邑岚谷佛家女弟子释宗英只身到此修持。我见到她身子单薄,生活艰辛,却立志孤守破寺,对之肃然起敬。九年之日日夜夜,要多大胆量和毅力呀!此间还有人装神弄鬼想吓跑她。她的执着、虔诚感动善士仁人。在虎啸岩天成禅寺住持大力捐资,市佛教协的协助,终于修建成这座古寺。可贵的是保持原来格局,素色古雅,得体安详。其间还有义工无私帮助,如王斌者修路整地,默默奉献爱心。
或许是世人善举唤起该寺已故高僧“显灵”。让义工王斌在离寺不远的密林中发现一座古墓。他拍下照片,郑重地请我去察看。我和所约友人,随他弓身进到墓地。不知哪位歹徒打开墓门,使墓穴显露,好在墓塔大体尚存。那段六边型石柱及花瓣盖顶很是精制,石柱上的文字依稀部分可辨,从中看出此墓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岁次壬辰”即1772年,安放的是“临济正宗三十六世□□□老和尚法塔”。辞书云:临济宗是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南岳一系,由高僧唐义玄所创。其禅风痛快峻烈,以棒喝著称。我想,此墓碑刻和龙辉师武功印证弥陀寺的历史渊缘。这是武夷山佛教文化的见证,值得考证研究。
眼见弥陀寺重光,我由衷感谢那些有识之士的善举,赞赏该寺古朴无华、不张扬夸大的建筑风格。我想寺不在大,与山水和谐则名;僧不在多,有人护寺“挑水”就行。吾人对佛教不甚了解,但是最赞同妙湛大和尚留下的名言:“心即是佛”。我想不论俗家或信徒都要有善心,要存道德底线,敬畏法律,否则整日烧香,磕破头皮也是自欺欺人。故我建议香客点香燃烛放鞭炮以少为宜,珍惜寺庙这方净土,保持寺庙清静卫生。
令我心仪的弥陀寺,我还会来拜访您。
原文标题《心仪弥陀寺》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