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知音号》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投资,联合“印象”系列总导演之一的樊跃,历时2年共同打造。与传统文化演艺项目不同的是,出品方根据导演的设计,以上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江华轮”为原型再造了一艘蒸汽游轮“知音号”,将演出从剧场传统舞台转移到漂移的江轮之上。演出时,“知音号”游轮将从老码头出发,一路串联起武汉的地标性地点,最终于新码头靠岸,恰是一趟穿越城市与时光的旅程。
为了重现历史风貌,“知音号”游轮从设计到打磨都极尽细致。船上所用铆钉近3万颗,均以“江华轮”原型制造;后期聘请国内优秀的电影美工团队,对外观及内饰全船做旧,就连灯饰、桌椅等物件也均是仿古造型。同时,该游轮采取全电推的方式,轮船复古烟囱采用升降式结构,确保船只可以通过长江上任何桥梁,完成长江流域巡演。
武汉旅游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志向介绍,《知音号》从2014年底启动,今年5月完成创作。同时,“知音号”游轮目前已完成装修并交付,专为《知音号》复建的汉口老码头也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有关部委的批复。目前,该剧正在武汉进行紧张排练,预计今年年底公演。
樊跃介绍,《知音号》故事取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武汉,以知音文化为主题。《知音号》的故事发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观看的过程,从上船之前就已开始。整艘船都是戏剧上演的舞台,3层各具特色的船体空间,灯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厅,浮沉晃动的近百间客房,在这个漂浮在水上的多维空间,演员们各奔东西,观众观看追随。
踏进客房舱门,打开屋内的衣柜,选择一件符合舱内氛围的服饰替换上身,甚至化上妆,穿梭于每一间客房,在吧台休息喝杯小酒;也可以翻看船舱桌上泛黄的书信、触摸老旧的家具摆件,抬头透过舷窗,说不定会看到一个剧中人站立甲板之上演绎这里的故事。
“武汉并不缺演出,缺的是一个能够表达武汉气质的文化项目。”樊跃认为,与以往任何演艺形式不同,《知音号》打造了一座漂移的城市记忆“博物馆”。踏上这艘满载故事的“知音号”游轮观赏演出,人们将融于其中,与表演者共同完成关于城市、人生的江城故事。
一座漂移的城市记忆博物馆
“江、船、人,这之间的交互关系形成了城。”在樊跃看来,这是武汉码头文化的核心部分。船作为载体,小则承载了江城的生活场景,大则承载了武汉身后的长江文化。
《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排名中,武汉首次超越广州夺得全国第一,其发展速度、竞争力继续稳居全国榜首。此外,根据武汉市旅游局的预计,今年武汉将接待国内外游客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00亿元,同比均增长10%。
尽管发展迅速,武汉旅游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之困。湖北省旅游委主任钱远坤认为,《知音号》正是一次承载江城武汉精品旅游+文化项目的发布。《知音号》项目目前已正式纳入《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八大重点项目中,将成为武汉长江经济带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打造这一项目,出品方发动了一次征集武汉家庭记忆的活动,并将这些承载记忆的物件、照片、影像等安放在“知音号”的船舱中。“所有的记忆跟着船一起在江面漂流、发酵,讲述自己的故事。”樊跃表示,剧场的定义因此发生改变,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演员表演故事,而是一座城市的人在表述自己的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知音号》还采用了倒叙、插叙及人景互动等电影手法。樊跃举例解释道:“好比将电影《泰坦尼克号》解构,在一个真实环境的不同地点将电影分拆、解构,在每一个规定情境中放一块屏幕,演出那段情节。这样,《泰坦尼克号》就不再是一部观众被动观看的银幕电影,而是情节与环境相融的一种新体验。”
《知音号》也将是一张可以递出去的武汉城市“名片”,因为,“知音号”游轮可以远赴重庆至上海段长江沿线任何一个城市。湖北旅游专家舒伯阳表示,《知音号》将增强武汉市与长江流域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对武汉流传千年的知音文化的最好诠释。
文化演艺打通城市“经脉”
文化演艺的本地化和邻里化一直是一个难题。为此,《知音号》借助“主客共享”的知音理念,打造了“一剧三版”和“全程服务”模式,玩出“晚上演正剧、白天有亲子、网上云剧场”的24小时立体剧场。该项目运营公司负责人解释,“一剧三版”即《知音号》正剧,基于互联网概念的“云剧场”,以及白天打造的青少年戏剧实验剧场——Q版《知音号》。
樊跃认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和背后的“知音”文化,有能力也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经典的文化意象。把戏剧带出剧场、带进船舱,只是打破常规的开始。他希望观众真正处于戏剧深处,交互体验。无论是旅程还是戏剧,都是触发感触的载体,在船上寻找的是故事,也是寻找自己。“有水有船的地方从来就不缺少故事。借江水、借船、借一次旅途,最后抵达的是观众自己的内心和记忆。”
记者了解到,目前《知音号》只对外公布了其公演日期、创排团队、创作理念等内容,并未透露项目整体投资、市场定位等。虽然未明确定位旅游客群,但还是能清晰地看到,《知音号》的主要客群来自旅游市场。
然而,从整个旅游演出产业来看,“八亏一平一盈利”的说法流传已广,盈利压力依然是行业难题。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旅游演出新增18台,但停演剧目达46台。从投入产出来看,虽然2015年旅游演出实收票房35.7亿元,同比增长31.7%,但同时,去年仅新增的18台演出投资总额就高达40亿元,投入产出比依然失衡。在市场盈利能力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市场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前途。
对此,武汉旅游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知音号》有信心整合武汉经典文化走出武汉。《知音号》不仅是一台城市戏剧,我们把知音文化从水面向地面延伸,意在打通武汉的文化经脉,通过地面特色观光巴士串联黄鹤楼、码头、吉庆街、中山大道,形成全域文化呈现,同时用‘知音礼遇’标准订制的特色餐饮点、酒店客房、休闲酒吧、博物馆等,形成武汉独有的文化风景和城市的精气神。”
对话
《文化财富》:过去船是舞台上的一种媒介,在《知音号》中变成了主舞台。剧场的定义发生了改变,是否也为创新带来了困难?
樊跃:采用这样的方式,对每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在这艘3层的船上,观众会分成3路,3条路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游轮上下层的关系、演员和观众关系的确定,距离、表演、焦点的转移和视听如何成为焦点等,对于创排来说非常具有挑战。
面对这样新鲜的方式,在创排过程中自然会进行得不顺利。但是,熟练的方式一般是比较常态的东西,陌生感反而会让我兴奋,能够让我不断创新,从而也能让观众体验一种新鲜的观看方式。同时,这种方式让观众与演出空间“观看”的关系被重新定义,演员与叙事的“表演”关系也被改写。
《文化财富》:如果在这艘船上每个人看到的故事是不一样的,这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吗?
樊跃:我们表述故事的方式是从线性转变为碎片化讲述。所有的情节在船上是散落的、碎片化的,要靠观众自己去寻找、连接。这种连接带有观众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每个人的经历、年龄、性别不同,找到故事的渠道、时间、地点自然也不一样。
当然,这部剧在一些地方也采用了统一叙事。比如,在节目的最后,我们用船作为第一人称,以一位老人的语气说:“你们都来到了知音号,你们也将要离开知音号,你们今天也许相遇,也许永远的别离。你们今天的相遇,或许也是我今后要讲的故事。我提议让每个人,无论是家人、朋友、爱人还是彼此不认识的人,彼此握个手或相互拥抱15秒钟。”这一结尾其实就是要去确立和表达人与人之间对了解的渴望,这也是多维体验区最重要的体验和情感表达。
《文化财富》:《知音号》汇聚了很多不同的体验,这种漂移式多维体验剧想展现出怎样的意象?
樊跃: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中,观众被角色化,故事与观众的生命经验产生联系,艺术与生活在观看与被观看的过程中自在转化。在“知音号”上的所有体验,是影像、戏剧、观众共同的行动,但是究其本质,仍然是一段旅行。这段旅行发生于城市身畔的江水之上。在浮动摇晃中,缓缓浸润着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慢慢展现出专属于武汉的城市肌理。同时,这段旅行也关乎人生。上船和下船,仿佛是对人生的绝妙暗喻。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