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领导关于重建“化洽亭”的要求,拟定本方案。
一、历史背景
唐朝贞元年间(785—804),宁国县令范传真在县衙东南方(约现在的电信局处)建“化洽亭”,“化”即化解,“洽”即融洽,寓意为化解矛盾,融洽和睦,反映了范传真要把宁国建设成融洽和睦社会的理想意愿。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作《送宁国范明府诗序》,唐朝末年进士、翰林学士沈颜于乾宁三年(896)作《化洽亭记》,他们高度赞扬了范传真的德才和政绩。明朝嘉靖26年(1547),宁国县令范镐为继承范传真治县理念,追寻“化洽亭”遗址,写下了四言诗《寻化洽亭》,并学习范传真实施德政,爱抚百姓,修建河沥溪桥亭,亲自撰写县志,在老百姓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得到了“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征明的高度赞扬。
南宋初年之前,县衙后面建有“耕绿台”,官员们经常登台瞭望,观察农事,企盼着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南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监察御史虞俦(宁国人)写下了七言诗《和耕绿台》。元朝宣城人张师曾写下了五言诗《登耕绿亭》。“耕绿台”反映了古代官员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关注。
二、目的意义
如今,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率先小康、和谐宁国”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建“化洽亭”和“耕绿台”,既再现了历史古迹,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新宁国目标的不懈追求,其目的和意义是: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历史,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奋发努力,开拓创新,加快我市经济与社会事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筑和选址
根据“化洽亭”和“耕绿台”的寓意,设想将两个历史古迹合建为一个小型公园,公园内布置假山、喷泉和绿化,为市民提供一个既学习历史文化、又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建筑和选址如下:
1、“化洽亭”。建筑为一个主亭,左右各一个副亭,三个亭一字排列,亭与亭之间有道路联接。
主亭为双层8角亭,高10米左右,亭的大门上方有“化洽亭”扁额。亭内立一石碑,正面碑文为《重建化洽亭记》,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撰写,反面碑文为沈颜《化洽亭记》。
左右副亭为单层4角亭,高6米左右,亭内各立一石碑。左亭石碑正面碑文为范传真的生平和政绩,反面碑文为柳宗元《送宁国范明府诗序》;右亭石碑正面碑文为范镐的生平和政绩,反面碑文为范镐《寻化洽亭》和文征明《怀寄范宁国》。
2、“耕绿台”。建筑为一个楼台,高10米左右,位于化洽亭主亭后面,并与主亭成一直线,亭和台之间有道路联接。楼台的大门上方有“耕绿台”扁额,大门左边墙上镶嵌一石碑,碑文为耕绿台的始建年代和建造耕绿台的寓意。进入大门即为上楼台阶,楼上台阶两侧护墙上各镶嵌一石碑,一侧碑文为虞俦诗《和耕绿台》及虞俦生平,另一侧碑文为张师曾诗《登耕绿亭》及张师曾生平。楼上台阶两边各建一个三角小亭,供人们休息。
3、选址。建议在两个地方选一处:
①彩虹桥东头南边。这里靠近广场,人口较密集,与任新民铜像、周赟六声廊、翠竹公园及将要建设的水上乐园形成一个休闲娱乐场所相对集中的群落。
②宁阳公园南面山坡上。建成后与公园的池、亭相辉映,为公园增添了新的景观。
四、投资方式
1、政府投资建设。
2、政府出土地,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界人士捐资建设,所有权仍归政府,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撰写的《重建化洽亭记》中书明何人捐资重建,为捐资人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