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郭利民 编辑|邓龙
引子
贵州航空工业011基地,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在大三线建设的最大的科研生产基地,截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基地拥有近50家单位,职工总数近7万人,其总体规模约占当时航空工业全行业的1/7~1/6。在总体布局上,所属各单位以安顺为中心,分布于贵州省境内的3个地区(安顺、毕节、遵义)、3个市(安顺、贵阳、遵义)、8个县(安顺、镇宁、普定、平坝、清镇、修文、黔西、大方)。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三线建设项目按规划实施了调整改造,部分进山太深,因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以至影响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的工厂相继迁离了山沟沟,从而使基地的总体布局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以安顺为中心的大格局始终未改变。
其实,最初011基地的布局中心并不在安顺,飞机主体工厂是以贵阳磊庄机场为中心布置的,大部分辅机和专业化工厂被安排在贵阳以东的贵定、都匀、凯里一带。而安顺地区原为第四机械工业部083基地的选厂范围。
没错,曾有人对此提出过疑问,011基地和083基地的布局怎么会完全掉了个个儿?当然,还有大部分业内人士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这码事儿。
别急,要了解这些事儿,那还得打根儿上说起……
踏勘与厂址初选
为了尽快贯彻落实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指示,搞好三线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厂址的选择,早在1964年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就组织国防工业各部,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主任赵尔陆带队,分别对甘肃、陕北、陕西南、宁夏,四川、贵州、滇东北、鄂西、湘西及桂西北等地区的47个专区进行了踏勘,划分了国防工业各部的建设区域,从而初步确定了国防工业在三线的布局。
赵尔陆将军
赵尔陆(1905—1967),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经历了长征。1949年9月,任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新中国国防工业建设的领军人。
此次踏勘工作由10个选厂组组成,航空工业在贵州地区(即011基地)的各厂厂址就是由第七选厂组负责踏勘初选的。
第七选厂组由第三、四、五机械工业部和国防部第五、六、十研究院共27人组成,组长范铭(三机部基建局局长),范铭还兼任第二选厂组组长,除承担第七选厂组踏勘长沙至昆明一线任务外,还负责带第二选厂组踏勘汉中至陕鄂豫三省交界处的老河口一线。
第七选厂组从1964年10月22日到11月22日,对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地区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阳以西的安顺地区和毕节地区共25个县(玉屏、岑巩、三穗、台江、镇远、施秉、黄平、凯里、麻江、都匀、独山、贵定、龙里、福泉、清镇、平坝、安顺、普定、关岭、镇宁、黔西、大方、六枝、水城、织金)及贵阳磊庄机场一带进行了踏勘,在经踏勘的115个点中,认为较好可供建厂的地点有48处。这就是011基地布局和布点的最初方位。
范铭
范铭(1917—2009),1937年1月任山西省民族解放先锋队总交通、组织部长,同年5月任山西省“民先”省队部副总队长兼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副局长,分管基建工作,后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基建局局长。1965年4月,范铭调任国家建委委员、党组成员兼国防局局长。他被誉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
1964年11月29日,以范铭任组长的国防工业第二、第七选厂组集中于长沙,参加国防工业三线选点布局会议,并向赵尔陆副主任汇报《关于汉中上游、湘西、黔西、黔东南及川西南航空工业布局和远年轮廓设想的几点意见》。
此次带队踏勘的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尔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建国后统一管理国防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他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赵尔陆率队踏勘,行程达1.3万公里,使用了包括小木船在内的所有交通工具。每到一地他都认真听取当地负责人的情况介绍,查阅地方志等历史文献,实地勘察地形、地貌、水系、资源、人口、粮食产量和交通运输状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周密调查,赵尔陆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三线建设重大问题向中央上报了3份专题报告,对三线工厂的布局、技术政策和厂址选择,以及动力建设等,提出了具体方案和建议。
1965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赵尔陆关于三线建设的布局、厂址选择、设计与施工问题的文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很有参考价值。文件中所述各项,成为了日后航空工业三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1958年6月6日,赵尔陆(前右三)陪同毛泽东主席参观在中南海瀛台举办的国防工业汇报展览——航空工业馆。
复勘定点
1964年11月23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批准第三机械工业部成立贵州地区建设筹备处,地点设在贵阳市,1965年3月改称第三机械工业部贵阳地区办事处,代号011办事处(011基地机关的前身),主任王其恭。这一天(1964年11月23日)成为了011基地的创建纪念日。
长沙会议后的1965年2月,三机部副部长吴融锋率10余人乘空军一架安-2飞机,对国务院国防工办划分的航空工业选厂区域,即四川、贵州、襄樊、汉中、安康等地进行了察看。
贵州地区是航空工业三线建设的重点。1965年3月至5月,三机部根据第七选厂组的报告和国务院国防工办的指示,成立了由三机部第四设计院、第三勘测公司、分搬老厂以及三机部贵阳地区办事处的领导和技术业务干部共55人组成的三机部贵州地区厂址复勘定点工作组,对国防工业第七选厂组在贵州地区初选的厂址进行了定点复勘。
复勘定点工作组先以10天时间集中学习了有关后方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具体研究了在复勘工作中应如何正确贯彻“靠山、分散、隐蔽”、“小、分、专”,生产科研从精、生活从俭,以农业为基础、工农结合,不占耕地,不迁民房等具体执行办法。并组成了以王其恭为书记的航空工业贵州地区厂址复勘定点工作临时党委。
3月26日,复勘定点工作组按专业分成4个小组分赴各点复勘。其中,第一小组(飞机专业)组长王其恭,负责镇宁、普定、安顺方向的选厂定点复勘;第二小组(发动机和工具专业)组长程华明,负责平坝、清镇方向的选厂定点复勘;第三小组(辅机专业)组长陈绍力,负责黔西、大方、织金方向的选厂定点复勘;第四小组(电器专业)组长高道,负责修文、息烽、开阳方向的选厂定点复勘。
王其恭
王其恭(1923—2011)(左一)。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54年起,历任沈阳飞机制造厂党委副书记兼代厂长、书记,011基地首任主任,061基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航空工业部特邀顾问。他是贵州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杰出领导人。
国防工业第七选厂组在贵州地区初步踏勘规划布点时,三机部在贵州安排的一套歼击机工厂,原拟与空军共用贵阳磊庄机场,如此可以省却另建新机场的大笔费用,并拟在磊庄机场附近设置总装试飞厂、部装厂,在平坝、清镇设置发动机主机厂,在都匀、贵定、龙里、大方、黔西一带设置为主机配套的辅机和专业化工厂。而四机部在贵州安排的一套远程雷达及航空天线制造厂及其试验场,原拟利用安顺机场,并在安顺、六枝、镇宁、关岭一带安排了若干厂。
然而,空军提出贵阳磊庄机场不能共用。贵阳磊庄机场是1958年10月按三级机场标准修建的民航机场,并于1959年5月交付使用,以后扩建为二级机场,成为可供80吨以下的大中型喷气客机安全起降的机场,该机场此时为民航与空军共用。空军不同意的理由不难想象,贵阳磊庄机场已为军民共用,还将承担即将在附近筹建的空军飞机修理厂——第26厂(后改称空军第5708厂)大修飞机的试飞和转场,如果再增加航空工业飞机制造厂的试飞任务,磊庄机场将不堪重负。
原贵阳磊庄机场航站楼
空军不同意贵阳磊庄机场共用,而在贵州除安顺机场外,又找不到适合二级机场要求的场地,但四机部的试验场地有可能在都匀、贵定一带找到。于是,第三、第四两部商讨后,于1965年3月16日由三机部副部长吴融锋和四机部副部长高峻,分别代表两部向国务院国防工办并中共贵州省委联合签发了《关于三、四机部在贵州原规划建设的地区之间拟作些调整的请示》,即将原三机部在贵阳以东的贵定、都匀、凯里安排的项目撤出,转交给四机部;原四机部在贵阳以西安顺、六枝、平坝安排的项目撤出,转交给三机部,以便三机部连同清镇、大方、黔西、普定等地区安排一套歼击机工厂及其机场。3月17日,这一《请示》得到了国务院国防工办常务副主任赵尔陆的认可。这样,就从整体上确定了011基地以安顺地区为中心的布局方案。
吴融锋少将
吴融锋(1916—1974),1930年参加红军,经历了长征,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1年后任国防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1963年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代理部党委书记。三线建设时期兼任011工程党委书记,他是航空工业三线建设的前线最高指挥员。
复勘定点工作组的4个小组按选点、落实、领导小组复查三个步骤开展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安顺、毕节、遵义三个地区11个县境内共复勘了250余处,筛选出较适合建厂的有53个点,即安顺县9个、镇宁县5个、普定县4个、平坝县10个、清镇县5个、息烽县4个、修文县4个、开阳县3个、黔西县4个、织金县5个。
根据总的布局安排,飞机主机厂放在安顺、镇宁两县境内,并拟安排破木山机场(安顺机场)作为试飞机场。同时,在两县境内还拟安排7个专业化工厂和1个仓库。安顺机场海拔高度1460余米,原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于1939年修建,为泥结碎石道面,按照一级规划二级基建原则,拓展跑道需占用可耕田地,场地土石方和山头爆破工程量较大,还需改移安顺——普定的公路约4公路。
建成后的安顺一级机场,即011基地飞机总装试飞厂的试飞机场
依照国务院国防工办的指示,贵州地区按一套歼击机制造厂安排,飞机主机工厂按部件专业化原则分为4个工厂,即:总装试飞厂、冲压部装厂、机械加工厂、起落架厂。
7个专业化工厂和1个仓库,即:航空锻造厂、航空铸造厂、航空地面设备及随机工具厂、航空橡胶塑压件厂、航空测试设备厂、航空标准件厂、航空机修备件厂和航空材料仓库,这些工厂是为全区各类工厂服务的专业化工厂。
复勘定点的安顺地区镇宁县九头坡,日后在此地建成飞机起落架厂
航空发动机主体工厂及工具专业化工厂布置在平坝、清镇两县境内,与飞机主体工厂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航空发动机主机厂亦分为4个工厂,即:总装及大型部件厂、冲压焊接厂、中小零件厂、叶片厂。安排在这两县境内的工具专业化工厂是:航空通用工具厂、航空专用工具厂、航空工装元件厂,它们均系为贵州地区各类航空工厂服务的专业化工厂。此外,还在发动机总装厂附近布置了1个油库(424库)。
复勘定点的安顺地区平坝县菜花洞,航空发动机总装厂在其周围投建
黔西、大方两县为贵州地区航空附件工厂的所在地,安排4个工厂,即:航空高压油泵厂、航空燃油附件厂、航空散热器厂、航空高空设备厂。
电气工厂及冲切模具厂和地区总仓库安排在修文、息烽、开阳三线境内。共需新建6个工厂,即:航空微电机厂、航空电动机构厂、航空热电装置厂、航空电源起动装置厂、航空电器插销厂,此外还有主要为航空电气工厂服务的航空冲切模具厂及1个地区总仓库。如此布局,即与正在贵阳建设的航空配电装置电器附件厂、航空变电装置厂和在遵义建设的航空电器厂等3家工厂构成了一个电气工厂系统。
在先行建设的3家电气工厂中,航空配电装置电器附件厂和航空电器厂,分别为上海和天津老厂分搬企业,而航空变电装置厂原为地方国营贵阳电机厂,始建于1958年,1962年10月划归航空工业,是三线建设前地处贵州省的唯一一家航空工厂,三线建设开始后列为改扩建项目。
1965年4月,为落实贵州地区厂址定点工作,三机部主抓三线建设的吴融锋副部长率第四设计院院长王仲祥、总工程师刘正惠,第三勘测公司副总经理刘春庆等,到黔对复勘定点厂址进行了复查,结论认为基本符合中央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方针,初步拍板定案。
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吴融锋在大三线贵州
定点调整
1965年6月至7月间,根据中共中央西南局、贵州省委提出的“进了贵州山区就算隐蔽了,也不一定那么太分散,要适当注意经济合理性”的指示,对部分厂址进行了复查和重选,放弃了一些建设条件太差的厂址,将一些辅助工厂按2~3个厂相对集中地建设,这就是011基地布局定点的第二次调整。
为了使定点工作更加符合中央要求的方针政策,遵照三机部孙志远部长指示,于同年11月对所选厂址再次进行了复查和补选。按其重要程度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布点又作了适当的收缩和集中,这就是所谓的定点调整。最后确定:飞机、发动机共8个主机厂放在安顺地区的安顺、镇宁和平坝三县;4个航空附件厂放在毕节地区的黔西和大方两县;5个航空电气厂(不含已先行建设的航空配电装置电器附件厂、航空变电装置厂和航空电器厂)放在安顺地区的修文、息烽两县;13个航空专业化厂按其协作关系合理布点。
这次定点调整的主要原则是:1.尽量利用已选或备选的厂址,特别是业经勘测过的厂址;2.主机及其他重要工厂的“靠山、分散、隐蔽”条件要求要高,辅机、专业化工厂可考虑按“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将协作关系密切的工厂尽量相邻建设,如有条件尽可能靠近小城镇,注意经济性以便利协作;3.坚决不占良田,力求少占可耕地,尽量利用荒坡地;4.要落实水源和搞清工程地质情况。
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
011基地的选厂定点工作,自1964年国防工业第七选厂组踏勘初选以后,经过1965年的复勘、复查、补选、调整,从布局到定点基本形成了一幅较清晰、完整的蓝图,大部分厂址都已基本落实,特别是主机厂的厂址已确定。1965年6月,三机部党委原则批准了在贵州建设项目的定点,同时指出,在建设过程中,允许作个别调整。接着,三机部又行文下达贵阳地区办事处关于1966年建设项目初步方案。年底,三机部发出《贵州地区建设项目布点方案图》。
至此,011基地建设选厂定点工作基本结束,以安顺为中心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
(图文由011基地作者郭利民授权发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