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一吹,桐乡人的“年糕胃”就蠢蠢欲动了。青菜下年糕、桂花炒年糕、粥年糕,小小的年糕让桐乡瞬间成了“糯叽叽”天堂。
那你知道,你爱吃的这些年糕都来自哪里吗?
说起桐乡的年糕,不得不提的就是石门。不知从何时起,这座以京杭运河120°转弯而闻名的江南小镇,竟形成了一个以年糕为主打的特色产业。民营年糕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以“光头”“老虎”为代表的桐乡本土年糕品牌相继诞生。
光头年糕,民间传说石门年糕产业的第一张名片,以包装上的光头标志为特色。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对来自石门镇叶新村的小夫妻将桐乡年糕在隔壁的杭州临平卖出名气。随后,老虎年糕、汪记年糕王、汪佳年糕、鸿翔年糕相继“出道”,桐乡年糕从此走红江浙沪。
年糕,又称黏黏糕,因与“年年高”谐音,历来就是桐乡人的“年味”食物代表。
老底子的桐乡,年糕制作大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挑一个年前的晴好日子,村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到一处开阔场所。年老体弱的在灶后烧水蒸粉,年轻力壮的则负责出力。木槌与石臼强烈撞击,在雪白米粉的缓冲下发出厚重的闷响。当年糕出臼,白白胖胖地躺在铺了油纸的案板上,又成了小孩们的战场。棉线一绞一拉,谁拥有第一条年糕头谁就拥有了世界。
“为什么会想到做年糕这门生意呢?”在上世纪90年代的桐乡,农村过年几乎家家户户打年糕,加上人工大利润薄,着实算不上一门好生意。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陈红艳,光头年糕背后的“年糕女王”,28年前,正是她与丈夫施建根,眼见临平年糕销路紧俏,心中一动便大着胆子在村里开起了年糕加工作坊。
陈红艳来自贵州,卖过服装,拉过横机,脑子活络还能吃苦。而她眼中的丈夫,性格爽气嘴皮子溜,是跑市场拓销路的不二人选。于是夫妻俩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小作坊竟也顺利运转起来。
桐乡传统工艺制作的年糕,原料无非糯米和水,味道质朴纯净,口感软糯兼具韧性,因而一上市就收获了大批食客青睐。“那时候,我们每天开着大电瓶车去临平菜市场,1000斤的年糕,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完了。”陈红艳记忆里的起步阶段,艰辛却不失欢乐。
很快,陈红艳家的光头年糕一炮而红,夫妻俩也顺势注册了“光头”商标。“为什么叫光头年糕呢?”记者不禁好奇问道。陈红艳爽朗一笑却不回答,只是默默递过手机,屏幕上,是一名笑容灿烂的光头男子。
原来,陈红艳家的年糕最初并没有名字,只因大部分时间由丈夫施建根负责售卖,而施建根又一直是光头造型,“光头”便自动成了陈红艳家年糕的代号。“我老公有时候戴帽子,帽子不摘下来顾客还不买,等光头造型一亮相,才反应过来,‘哦光头来了’。”施建根的光头造型,成了临平食客辨别正宗桐乡年糕的标志。
时间带走了乡情,也带走了儿时那些打年糕的快乐。时代的快速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愿意也不再有条件继续老底子全村出动打年糕的热闹。去市场买两枕年糕,成了大多数桐乡家庭过年的最好选择。毕竟,过年的仪式感,最显著的不就是食物么。
美食家蔡澜认为年糕“味道单薄,质感平淡,缺乏个性,不够独特”,但在桐乡人的饮食谱系里,平平无奇的年糕却是“万能主食”的担当。
冬季落了霜的早晨,园子里揪几把青菜,清炒后与年糕同煮,咸香软糯,质朴的米香夹杂鲜甜的菜香,一碗落肚最是适意。阳光大好的冬日午后,将年糕切条炒上一盘糖炒年糕,再撒上一把中秋花开时节攒下的新鲜桂花,桂花年糕的滋味,让人最最难忘。肚里空虚嘴里泛淡的闲暇时间,年糕切薄片入油锅炸,或者利用空气炸锅制作无油版的烤年糕,等年糕片在高温的作用下膨大起泡,蘸上白糖堪称解馋神器。
年关日益临近,办婚礼、乔迁新居的、送礼送客户的各种大事喜事也相继登场,陈红艳家的年糕销路愈发紧俏。
“上午一个江苏客户刚拉了一万斤走。”我们来到位于石门镇叶新村的光头年糕厂时,老板娘陈红艳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在屋后操着一口流利的桐乡方言与老人闲聊。此时正值下午2点30分,刚过下班时间,年糕厂的工人们刚刚离开,架子上晾满了今日制作完成的年糕,约莫7000斤的样子。
陈红艳有两间年糕厂,一间开在桐乡,另一间则开在她的家乡贵州。这两天,两间工厂全力生产,依然应付不了江浙沪市场的需求。“前两天光一个杭州客户就订了200多吨。”陈红艳说,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并非所用行业都适应大机器生产理念,年糕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食物,只有守住老工艺,方能还原老滋味。
桐乡市传媒中心(新莓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