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楼蟹黄汤包,是淮安著名小吃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鲜。早在1997年12月,淮安最知名的酒楼文楼出品的蟹黄汤包荣获中国烹饪协会“中华名小吃”称号,1999年,文楼蟹黄汤包又被评为江苏名小吃。
文楼蟹黄汤包,是季节性很强的淮安传统名吃,每年中秋前后肥蟹上市,至农历11月间,人们便会涌至淮安河下镇,争相品尝,在清朝道光年间便已出名。
文楼蟹黄汤包由淮安河下古镇文楼而得名。文楼始建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17年),位于里运河东侧的古镇河下,同萧湖中的曲江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幽雅神怡,此楼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得名曰:“文楼”。
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中说:“北平淮扬菜馆子出卖的汤包,诚哉是好。在扬州确少见;那实在是淮阴的名产,扬州不敢掠美。”朱自清先生文中讲的汤包,是指诞生于淮安河下花巷百年老店文楼的名点“文楼蟹黄汤包”。
文楼兴办之初,开清茶馆、卖小点,经营涨蛋、卤肉、烧卖、烩干丝等,味满楚城。后来受到店主陈海仙的武楼酵面串肉包的影响,改制成水调面汤包,面皮消薄,点火就着。包内馅心,以肉皮、鸡丁、肉块、蟹黄、虾米、竹笋、香料、绍兴酒等二十多种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温成液,后冷却凝固。把事先放在深井冷冻的馅心纳入包内,入笼而蒸。出笼汤包中的馅心则成液状,用手撮入碟内,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上香菜。上席后,食用时餐具点孔,用嘴吸入,汤鲜美可口,驰名中外,流传百载。后靖江(原属扬州)的蟹黄汤包是当年一小工在文楼饭店学艺后带回去的。
2、生煎包
提到生煎,很多人都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前缀——上海。生煎起源于元代,在明清时期盛行于江浙沪地区,而上海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商业化经营,此后风头渐渐压过其他地区。到了现在,许多地方的生煎包子店往往要挂着“上海生煎”的牌子来招揽客户,如此方显得正宗。
江湖上,习惯把生煎分为两派——清水派与混水派。“混水生煎”也被称为老式生煎,做法为苏北做法,使用半发面,以鲜猪肉加肉皮冻为主,特色为皮薄、底脆、汁浓、肉紧,开口朝下(以求有汤),如今在沪上大名鼎鼎的小杨生煎即为此派。
而“清水生煎”则采用全发面法,皮厚、底脆、肉紧、寡汁,有人吐槽过,这几乎像是吃馒头了。事实上这吐槽十分有道理,因为上海人叫生煎的全称就是:生煎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