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端午节越南端午节越南的端午节苏南亦属百越之地
文末参与投票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
据专家考证,端午节俗可能来自百越民族,端午是百越人的“卫生节”,主旨是生命、卫生、健康,再引申至生死、轮回、冲突等内容。可见: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教育部.端午传说
杨兴文.端午节并非为悼念屈原[J]
端午是个很特别的节日,虽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但东南亚国家、日本(含琉球)、韩国、朝鲜也都过这个节日。而且节俗文化神秘、悠久,不同地方过节的内容各不相同。
湖北的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应该是吴越这个民族对于龙的崇拜,是由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的。有关端午的考证著作以及论文,曾经并不是太多。闻一多先生对于端午来源的研究用过功夫,黄石先生上世纪60年代做过一部《端午礼俗史》,收在一套民俗丛书之内,论证详切,而且有自己的看法。闻一多先生与黄石先生都认为,把端午的源起派在祭屈大夫的头上,实在是一个民俗上的“误会”。
知名爱国学者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甚至说道:“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看得出来,闻一多对于当时流传的端午来自屈原说,是相当不以为意的。闻一多的相关研究很多,此处不赘述。
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文化学系的陈玉添教授,在其知名的著作《探索越南文化本色》里就谈到这样的观点,端午节可能来自百越。
越南陈玉添教授解释,南方这个地方比较热,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五月五号的端午节才有正确的意义,也即年份正中的一天(最热的日子)。就因为这个时间天气最热,容易造成病疫蔓延,越南人还把五月五日节叫为杀虫节。在五月五日这一天,越南人早上吃糯米酒及酸果,以便将身上的寄身虫杀死。此外,这一天越南人还用药叶涂上指甲,来保护及美化指甲,并且在端午正午阳气极盛时去摘药叶,然后把药叶晒干,做未来一年用的药。
琉球端午节
古代南朝有《续齐谐记》记载楚地人在端午节祭祀屈原,本只是记载一地之俗,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后世传着传着就变成了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
其实,端午之俗,却是远早于汨罗遗风,非由屈大夫而起也。其中龙舟竞渡与吃粽子两大节目,都与水神即所谓蛟龙有关系。龙舟之上有龙饰,而粽子之以楝叶塞、以五彩丝缚,虽那个“谎”里说是因为蛟龙所惮,但反过来却恰恰说明粽子与龙的渊源,原初应该是把粽子投入水中以娱蛟龙也。那么,这个风俗或最早起于以龙为图腾之族。
闻先生联想到吴越人“断发文身”的话,这个文身便是刺以蛟龙之纹饰,吴越族应是以龙为图腾之族,端午之俗或起于吴越地,渐进而广及于他地。
福建泉州的赛龙舟活动
而黄石先生认为端午之俗起于驱瘟神。而且,古来祭屈子的祠堂之类,并不多见,即使在相传屈子投江的汨罗之旁,亦未见古来的屈原庙,湘人亦不于端午祭屈原。黄石先生说,如果角黍确定是专为屈子而设的祭品,龙舟是特为他招魂而来竞渡,那么事物都具备了,何不就在江边祭他一番,或在龙舟上安设牌位致敬呢?但找遍载籍,旷观南北,都极罕见。
黄石先生证以《夏小正》中“此日(仲夏月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之文,认为“仲夏月的午日,毒气弥漫,宜乘水临风,以泽兰众药入清泉行洁礼,以辟恶去秽。”
百越人划龙舟
当然,端午起于辟病禳灾说,并非自黄石先生始。与黄石先生应是同辈、但在民俗学界的影响更大的江绍原先生,早在1926年便在《晨报副刊》上连载三天发表了一篇长文《端午竞渡本意考》。
端午竞渡之事,吴越以为与伍子胥有关,钱塘江南岸纪念曹娥(但义女曹娥的事迹本身就是来自绍兴纪念涛神伍子胥的活动),楚地又另捧出其地的忠臣屈原,其实此俗比这三个人都早,只是后来三地的人都想把这个风俗归到本地的某一位人物身上去而已。龙舟竞渡或者说整个端午礼俗的原意,必须离开了屈原、伍子胥、曹娥才能获得真相。
昆山市的赛龙舟活动
黄石先生的大著,是“天才之笔”。用细密的理路、谨严的逻辑和灵动的联想,可以说是把一个自古相传的端午习俗的源头本意给“窥破”了。同样是不信端午起于吊屈原的说法,我们回到闻一多先生这里,却发现他说得更温暖一点。他说这是一个“谎”,但这个“谎”里有“真”。下面一大段话,出自他的《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文,说得实在是好,必须抄录在这里:
吃粽子这风俗真古得很啊!它的起源恐怕至少在四五千年前。……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一切,表面上虽很热闹,骨子里却只是在一副战栗的心情下,吁求着生命的保障。所以从冷眼旁观者看来,实在是很悲的,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此处参与投票
/吴语新媒体
/乡愁
/趣味科普
《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作者:神样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