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县居安宁河谷北段,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适宜人类生存。据县境内发掘出的铜器、陶器和石器等判断:至迟在公元前206年以前的春秋至战国的铜器时代晚期,此地居民已有较大的部落群组织,并已部分进入农耕社会。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遣司马相如略定西夷,邛、笮、冉、斯、榆的君长皆请为臣。汉朝边界,西扩至沫、若水。今冕宁县东南部地区为当时邛的一部分,西北地区为笮的一部分。
台登县 笮秦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邛都置越嶲郡,下设15个县,以邛人聚居区设台登县(即今冕宁县泸沽镇、复兴镇及喜德县北部地区),治地台登城,居孙水东、西源汇合处(今泸沽镇梳妆村);以笮人聚居区置笮秦县,即今冕宁县北部,泸宁、里庄和石棉县南部,九龙县东南部。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越嶲郡名“集嶲”,台登、笮秦属之。
东汉,公元43——220年仍置台登,汉献帝时曾改名台高。西北部仍置笮秦县。
三国蜀,初沿东汉之制,台登、笮秦仍设县。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南征,平南中;调整越嶲郡建置,金沙江至大渡河中间地区划为11县,省笮秦入台登。
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台登为越嶲郡七县之一。治地为原址。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李势降东晋,越嶲郡入东晋版图,台登属之,治地同前。
南北朝,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仍沿晋制,领越嶲郡,下辖八县,台登县属之,因僚部设长以统之。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建越嶲僚郡,未设台登县。南朝梁,领县无考。
北朝魏,武帝二年(公元553年),遣大将尉迟回率师代武陵王萧纪,八月克成都,剑南属魏。嶲州、台登为僚人所居,无郡县。
北朝周,武帝天和五年(公元570年),大将军郑恪率师平越嶲,置西宁州,不久改为严州,领郡6,郡各领县1,白沙郡领台登县,设治所于台登城旧址。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承周制仍置严州,领白沙等6郡,白沙郡领台登县,治地仍旧。
唐,承隋制仍置台登县,治地仍旧。
南诏,世隆建极四年,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于越嶲(今西昌)置建昌城。六年,占领台登后,置台登城,设承上(南诏地方官名)之官以统之。
泸沽县 宁番卫
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设千户,十三年升万户,十五年改为泸沽县,治地台登旧址(今泸沽镇),属于礼州,礼州属建昌路。泰定帝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置苏州,治地今拖乌乡苏州坝。
苏州卫 冕宁县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依元制仍置,治所为今城厢镇,属建昌府,隶云南布政使,十月改属四川都司。二十一年十月改设建昌卫,兼置苏州卫。二十五年六月废州,升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二十六年更名为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四川行都司归清,改设建昌监理厅,仍明制领五卫,宁番卫属之。治地今城厢镇。雍正六年(1728年),裁建昌通判改置宁远府,裁宁番卫改置冕宁县。
中华民国,冕宁县治地今城厢镇,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属宁远府。二年四川恢复道制,废府,冕宁县属于建昌道。十七年裁道,冕宁县直属四川省政府,十九年改行新县制。二十四年六月,宁远置十八行政督察区,领八县,冕宁县属之。二十八年一月一日成立西康省,冕宁县属之。
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冕宁,23日在县城东街文庙大成殿,召开群众大会成立冕宁县革命委员会,陈野苹任主席,李井泉任副主席,为冕宁县最早的革命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3月28日解放,4月10日成立冕宁县人民政府,县名仍为冕宁县,治所驻今城厢(原城关)镇。仍属西康省。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冕宁县随西昌专区改隶四川省。1978年撤销西昌专区建置,冕宁县改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