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尧坝古镇
退休后,时间支配自由,常常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不,闲聊时有朋友提议去四川泸州看看,那就走吧!
每到一处,我比较关注能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且具有文化底蕴的古镇。此次也不例外,到了这座以朱德同志的诗句“护国军兴事变迁,烽烟交警振阗阗;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而闻名的“酒城”泸州市后,我赶紧问地接导游小杜,泸州市除了盛产窖香幽雅、口感醇厚的美酒,有没有古镇?这一问,打开了小杜的话匣子。她自豪地告诉我:“泸州不仅盛产美酒,还有我们合江县的尧坝古镇……”小杜如数家珍,虽还没去,但听了她的描述,仿佛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在我们眼前展开。
据史料记载,尧坝古镇始于北宋,兴于明清,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素有“川黔走廊”“茶盐古道”之称。古镇荟萃川、黔两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古风民俗,是典型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
那天去时,天空下着中雨,我们到达古镇已是下午两点多。
也许不是节假日,古镇寂静空幽,人烟稀少,雨滴落在商铺门前的长石板上,迸发出一声声空灵悠远的回声。
我们走在由一块块朴拙的青石板铺成的宽度约2米的古街道上,真有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古镇依山傍水,群山植被茂密,河水清澈透明,古镇地势由低到高,错落有致,拾级而上,1000多米长的青石板路呈S形,古街两侧建有川黔建筑风格的大小瓦房2000多间,难怪清华大学古建筑专家陈志华在此参观后会发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的慨叹。
小杜告诉我们,由于临街的房子绝大部分自清朝以来就没有进行过较为完善的修缮,所以房子都比较破旧。古镇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在镇上的多为老人。老人们闲来无事,会售卖一些自己做的萝卜干、辣椒酱、农具以及竹编的各类工艺品等。
闲庭信步间,我们参观了古镇内的东岳庙、油纸伞铺、进士牌坊、大鸿米店等景点,景点因为疏于修缮,破旧不堪,呈现出厚重的年代感。古镇所有景点对外免费开放,门口置放一块简单的景点介绍牌,工作人员则由房屋的主人担任。走在原生态的古街上,因为游客稀少,许多店主或在店内搓麻将、或在门口摆“龙门阵”。
经过一家茶馆,我们想歇歇脚,只见一位年逾古稀的长者悠闲地坐在门口抽着水烟,而茶馆内却黑灯瞎火。我问长者:“大白天的为何‘关门大吉?’”长者看看我,惬意地吸了一口水烟,青烟缭绕间,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这里是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平时来的人少,因此,生意好坏都无所谓,只要一日三餐无虞,就巴适得板(四川方言,意为非常舒适、安逸)。”
尧坝古镇虽有些僻远,游客稀少,但民风淳朴,亲邻和睦,夜不闭户。哪家有事外出,也不用上排门板,更不用收摊。那天,我朋友在店内购物,将手机遗忘在店内。店内老人“跟踪追击”,将手机送还,朋友方才如梦初醒。
尧坝古镇虽不及四川境内的安仁古镇、怀远古镇、阆中古镇、龙华古镇、罗泉古镇等名气响亮,但小杜带我们走到王朝闻故居的时候,我的自豪感还是油然而生——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王朝闻,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浮雕毛泽东像、圆雕刘胡兰像等。
也许正是尧坝古镇厚实的人文底蕴以及未经任何修缮、仍旧保持原生态的古建筑,到此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屡见不鲜。
倘若有兴趣探寻原生态民居的驴友,尧坝古镇是很值得一游的。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我们准备返回泸州市区用餐,这时,团里的“专职摄影”林老师忽然问我:“胡老师,我们可都知道,在吃方面,您堪称‘美食家’,怎么,就不想尝尝古镇的乡野美味?”林老师这一问,瞬间拨动了我心中那根“美食神经”:到此一游,岂可错过?走,觅食去!
此刻天色已变得昏暗,老街上并没有为行人走夜路设置的路灯,少有的光亮是从夜不闭户的民舍里投射出来的,来来往往的路人一般都是古镇居民,看上去也很少有人会去饭店用餐。我们一行人走了半天,总算找到一家陈设破旧,看似可以用餐的所谓“饭店”。
店主人是位七十多岁的长者,此刻正躺在用竹片制成的躺椅上闭目养神,小方凳上搁着台小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让我们听不懂的地方戏。长者见有生人到访,起身问道:“爪子?(四川方言,意为‘干什么’)”我们笑着对他说:“这里是饭店吗?我们想在这里吃饭。”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后,长者挠挠头,说道:“我这里平时就蒸点白糕、稀饭、小面、醪糟粑等小吃,如果你们想吃炒菜,我做几个我们古镇人家常吃的小菜……”
就在谈天说地的当口,长者为我们端上几道在尧坝古镇堪称经典的美食:红汤羊肉、荤豆花、乌鱼汤、黄粑、苕丝糖。长者对我们说:“虽然菜不多,但都是我们古镇的‘当家菜’……”
白天体能消耗太大,大家都已饥肠辘辘,长者每上一道美食,大家的筷头就尤如雨点。
据长者介绍,红汤羊肉,汤红而不辣,羊肉香而不柴,喝汤吃肉,温暖舒服;荤豆花是用新鲜的豆花配上猪骨熬制的高汤,加上酸菜、豆芽、平菇等配菜,荤素搭配均衡,汤汁清淡美味,口感更加丰富美味;乌鱼鱼片薄如蝉翼,形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扔到锅里面只要十几秒钟就熟,色泽洁白;而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黄耙,则是用良姜叶包裹着混合红糖的糯米,经过高温蒸煮,软糯香甜;苕丝糖,以红心苕为原料,芝麻、花生、麦芽糖、白砂糖、植物油为辅料,经红心苕削皮切丝、制作麦芽糖、添加主料、出锅滚压、冷却切块等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香酥可口,越吃越香……长者看我们吃得欢,还对我们说:“这些菜,如果要评‘当家花旦’,非红汤羊肉莫属。”
尧坝红汤羊肉发端于清朝,代代传承至今,并逐渐成为泸州的一道地方名菜,2021年,“尧坝红汤羊肉传统制作技艺”被合江县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服食羊肉多有描述:“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而在四川等地,特别是冬至日,吃羊肉汤锅成为二十四节气食俗的重要内容。
用完餐一结账,令人大跌眼镜,这些美食总共花费200元都不到。
告别长者,走出店堂,虽是初夏,但穿着单衣的我们,走在寂静的古街道上,顿觉丝丝寒意,好在有古镇美食加持,这点冷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原文标题:《寂静的尧坝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