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一番古城传统文化的韵味与魅力。
黔阳古城历经千年,仍留存汉唐遗风、明清古韵,是全国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九街十八巷格局沿袭至今,芙蓉楼、黔阳古城古建筑群分别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江南古建筑博物馆”之美誉,吸引《恰同学少年》《一代洪商》《伪装者》等上百部影视作品现场拍摄。
踩着老街的石板路,沿着斑驳的古墙,不时听见木门吱呀、街坊问候、儿童嬉闹,品味市井烟火气。走进剪纸馆、竹编馆、棕编馆、陶艺馆、古城剧院,静心学习非遗创作,聆听黔阳渔鼓、辰河高腔,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古城传统文化的魅力。
徜徉多时,到巷尾小店稍坐,来一碗鸭蛋面或绿豆面,尝一个春卷,再喝一碗桃胶,瞬间“满血复活”。
▲ 青山明乐购物中心。
黔阳古城保持的这种质朴、悠然,正是困于喧嚣城市人们的最爱。
随着接待设施的改善、知名度的提高,以及后疫情时代到来,游客越来越多,如何保留其原生态优势?
今年,黔阳古城迎来前所未有升级机遇:怀化市提出高质量打造“杂交水稻国家公园-洪江古商城-黔阳古城”文化旅游的“金三角”,洪江市积极响应,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开启了黔阳古城增“值”提“质”的“蝶变”。
精细管理,古城展现新形象
“古城太美了,穿着汉服,走在古朴清幽的石板街上,感觉自己真的穿越了!”近来,到黔阳古城景区游玩的游客们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
2022年年初,洪江市收回黔阳古城景区经营权,让古城文旅发展“轻装上阵”,同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坚持精细管理,提升古城气质。
洪江市压实基层社区责任,把古城社区划分为45个微网格,明确卫生保洁责任,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清扫清运。坚持问题导向,对店外经营、私搭乱建、养鸡种菜、乱贴乱画等行为严格执法,使古城环境卫生越来越整洁,越来越干净。
▲ 古城展现新形象。
古城百姓亦是创城主角,小积分焕发大能量。
“今天,你积分了吗?”
“看,我第三季度的积分有30分,排第一!”
在古城社区1900余名居民中,“积分”成为了一个高频“热词”。洪江市打造“爱心超市”,将积分制管理机制引入文明创建,以积分记录美德,以积分兑换奖励,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形成“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的良好氛围,使古城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丽。
提质升级,古城焕发新活力
古城,一面以厚重的历史和宁静吸引着游客,另一面,陈旧的设施和落后的服务业态往往遭诟病,黔阳古城也不例外。
“制约古城文旅发展有两个问题:其一,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雨污混流、线路乱拉、建筑损毁、灯光不亮,造成风貌不佳、环境不美;其二,是‘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不全,业态档次低,难以留住游客消费。”洪江市副市长高长久告诉观潮君。
▲ 黔阳古城的质朴与悠然,正是人们的最爱。
改善古城基础设施,提质文旅业态,亟需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洪江市多措并举,多方筹资,积极争取国家老旧小区改造与文保修缮资金,以工业招商的气魄推进文旅招商,对接金融机构融资,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
洪江市加快推进古城文旅项目建设,重点提质芙蓉楼景区,建设游步道、青山明月购物中心、王有为故居廉政馆、黔城影剧院等,实施风貌改造、夜景灯光亮化等项目,黔阳古城风貌更好了,设施更完善了,路面更畅通了,夜色更美了……
▲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打卡”留念。
古城的变化,让居民和商户对古城文旅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现在的古城环境美了,我们住的舒心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黔阳古城商户李秀红说道。
挖掘文化,古城展示新内涵
“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古城走走,对古城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在洪江市生活了50多年的市民高建桥告诉观潮君,“社会在发展,在古城既能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能亨受现代都市生活的便利。”
▲ 黔阳古城中正门。
城以文兴,文以城名。
只有融入历史文化,古城才会更有生命力、走得更远。洪江市秉持保护优先理念,在古城文旅开发中,一砖一瓦都精心保护,依据“修旧如旧”原则,修复了万寿宫、王有为故居等历史建筑;挖掘传承民俗文化,举办“三月三女儿节”“七夕”“非遗集市”等活动。
▲ 芙蓉楼。
古城文旅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文艺范+烟火气”蓬勃出无限活力。
洪江市融合历史文化元素,打造新街美食、同仁巷中医药、南正街文创、西正街民宿等特色街区,将王有为故居布展为清廉文化馆、老新华书店打造公益图书馆、窨子屋改造成古朴民宿,并引入黔阳荟客厅、沅水咖啡吧等新业态,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古城“火”起来。
同时,洪江市还努力创新营销方式,推出了“千里沅江双古城”水上旅游线路,与省内外10余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