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胜
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海水覆盖地球表面的70%以上。对地球来说,正是这与生俱来的海水,使之在茫茫宇宙中可能是唯一最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也正是这大约13亿立方公里的海水孕育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就自然环境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温床;大气的襁褓;矿床的源泉。就人类社会来说,海洋是商贸航运的最佳通道;环境污染的最终净器;资源开发的最大宝库;国家安全的最前阵地。因此,作为雄踞太平洋西岸的泱泱海洋大国,中国人民理应大踏步进军海洋。拥抱海洋世纪,构筑蓝色辉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
奉行“天人合一”的列祖列宗早就明白“靠海吃海”的道理,河姆渡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单柄船桨;双王城水库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古盐业遗址,这说明,“渔盐之利”的海洋文化由来已久。秦汉以降,“舟楫之便”又成为海洋文明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过度捕捞造成的渔业资源匮乏,中国人率先尝试人工养殖,并一举成为海水养殖大国。今天,在人增地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发展海水农业,实现“耕海种洋”,不能不说是一种睿智的选择。
一、为什么提出发展“海水农业”?
自古至今“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老祖宗早就认识到,什么是“饭”?从“食”从“反”,换句话说,就是“无食则反”!粮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条件水平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技进步,使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仅仅围绕捉襟见肘的“可耕地”做文章,即使投入再大,机械化程度再高,科技支撑能力再强,要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仍然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要回答“谁来养活中国”,“如何养活中国”的世纪难题,必须考虑“海水农业”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范畴和产业领域。
1.建设海洋强国,实现蓝色跨越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并明确了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等四大任务。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号召“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并提出:“依海富国、依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四条原则。2013年10月,他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这一切说明,中国人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速度,努力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蓝色跨越”。在国际上“蓝色圈地”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在新一轮“大国崛起”的洪流中,中国人正展现出勇立潮头,劈波斩浪的飒爽英姿。
2011年,围绕发展“蓝色经济”,国务院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三个蓝色经济试点。在此基础上,又批复了舟山海洋新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这么多“海洋经济新区”、这么多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使海洋经济发展真正步入了历史的快车道。
而发展蓝色经济,离不开面大量广的海水农业领域。需要海水农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需要从田间走向海洋,需要开发海洋这一片农业发展的“处女地”,需要发展新型的“耕海种洋”产业。
2.海洋科技服务健康的重要途径
人们不断地认识海洋,揭示发生在海洋里的自然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人们不断地探索海洋,查明发育在海洋中的自然资源,并弄清其富集运移特征,目的都是服务人类社会。海洋科技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人类健康。因为海洋是保障人类健康的最后一块“净土”。
首先是向海洋索取健康的生存环境。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气候调节器,赋予沿海地区冬暖夏凉、干净湿润的气候环境。海洋作为最终的环境净化器,汇聚二氧化碳,吸纳环境污染。大气中的尘埃颗粒、二氧化碳,最终被海水所吸收。陆地上的农药、化肥,最终汇聚到海洋中,由海洋自然净化降解。因此,海洋是人类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次是向海洋索取药物资源。药物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目前药物产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合成药向生物药转变;陆地药向海洋药转变。海洋中的动植物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孕育了特别的生物活性,形成了巨大的海洋药物资源。仅仅根据人们业已筛选出的海洋药用先导化合物,就足以形成巨大的海洋药物产业链,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将发挥陆地药源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三是向海洋索取食品资源。陆地上的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很难做到“无公害”,人们已很难吃到真正的“放心菜”“放心肉”了。但相对于陆地来说,海洋食品,特别是来自深海远洋的食品,基本上是“无公害”的健康食品。更重要的是,相对于陆地食品来说,海洋食品的优质蛋白含量高。科学家估算,就目前我国每年5000万吨左右的水产品来说,其优质蛋白含量基本上能满足13亿人口生存需要的三分之一。就连当年连篇累牍发表文章质问“谁来养活中国”的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先生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海水养殖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有效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蛋白质来源问题。
就海洋科技服务人类健康的三大方面来说,不管是健康环境、海洋药物,还是优质食品,都依赖于海水农业的发展。都是海水农业的重要分支领域。
3.海洋科学与农业科技有机衔接
海洋科学隶属于地球科学,而海洋科学本身分为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四大基础学科。海洋生物学中又分出海洋水产学。而海洋水产学又再分为海水养殖、海洋渔捞、水产加工三大学科领域。其中海水养殖属于典型的农业科技;海洋渔捞属于农业科技与机械工程的交叉学科;水产加工又属于食品工程。由此可见,从“地学”开始,分着分着,就分进了“农学”范畴。而且目前的海洋水产学还仅仅局限在“鱼、虾、贝、藻、参”五大品种,对于种类繁多的其他海洋动植物还缺乏研究。甚至就连令人谈虎色变的“浒苔”绿潮,当年一夜之间,堆满了青岛海岸,但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因此,有必要在海洋科学与农业科学之间,提出“海水农业”这一重要的学科领域,给“农学”增添一个新的系统的学科分支,以解决一些学科划分上的不同认识。
4.“渤海粮仓”与“蓝色粮仓”的联结枢纽
为了尽可能地增大粮食产量,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国家及沿海地方政府推出了“渤海粮仓”“蓝色粮仓”等重大行动计划,取得了不凡的业绩。渤海粮仓主要是盐碱地改良带来粮食增产,蓝色粮仓主要指海洋水产渔业。二者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个过渡环节,就是广袤的滩涂、湿地、海底,这恰恰是“海水农业”的用武之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应该提出“海水农业”这一概念,作为“渤海粮仓”与“蓝色粮仓”之间的联系枢纽。
二、为什么必须发展“海水农业”?
随着经济发展,陆地可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尤其是过度开发,造成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环境污染化、海底荒漠化等生态问题。面对当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要求,改善盐碱地、滨海湿地、浅海海底的生态环境,提高“非常规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1.面对“人增地减”的矛盾,必须发展海水农业
我国近10年增加人口约7845万,而因基建用地、退耕造林、土地盐碱化等原因,可耕地面积正在以较大的速度减少。仅2013年,全国就减少耕地面积35.47万公顷。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0.101公顷,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排在世界第126位。而我国拥有广袤的滨海滩涂和盐碱荒地尚未充分利用。粗略计算,若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种植耐盐作物,全国可多增耕地0.4亿公顷,相当于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的1/3。因此,发展海水农业,可视为我国耕地资源的有力补充,对于缓解日渐突出的人地矛盾具有显著作用。
2.面对缺水干旱的困境,必须发展海水农业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夏季水多,冬季水少。致使北方大部分农业主产区缺水形势非常严峻。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全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总用水量达到6183.4亿立方米,大约占全球用水量的12%。其中,农业用水占了63.4%。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年缺水量可能会达到4000亿~5000亿立方米。
我国经济已进入稳定发展的“新常态”,但水资源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课题。农业是水资源的最大用户,而且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仍有61%的耕地没有水源保证。因此,大力发展海水农业,尽最大可能使用海水灌溉,打破传统农业以淡水为命脉的第一产业格局,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面对环境污染的现实,必须发展海水农业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2014年,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水质同比均呈下降状态。多数河口生态系统海水呈富营养化,黄河口浮游植物密度偏高,长江口部分区域出现低氧区。总体上,河口、海湾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半封闭型海湾污染更为严重。
河口、港湾、潮滩、湿地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也是陆源污染的汇集区。而这些区域恰恰是发展海水农业的主产区,通过种植海洋植物能有效消耗过量的营养盐,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水质环境,恢复生态平衡。
三、何为“海水农业”?
从学科分类角度,农学包括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林学类、水产类和草学类等二级学科。在滨海地区发展农业几乎涵盖所有的农学二级学科,但同时又受到海水的剧烈影响。因此,明确提出“海水农业”这一概念,对于完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学科理论设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空间资源利用率,拓展农业发展新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海水农业的三大研究领域
狭义的海水农业一般是指海水灌溉农业,而关于海水灌溉农业的准确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但都是以海水浇灌农作物作为概念界定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