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北国冰城哈尔滨的热度仍在持续,“南方小土豆”等多个话题持续刷屏热搜榜。从冻梨摆盘、萝卜切片、甜口豆腐脑到人造月亮,从冰上气垫船到飞马踏冰,从夹子音的出租车司机到拉着驯鹿上街的鄂伦春族……因为“掏家底”宠游客而频登热搜的哈尔滨,无疑是2024开年第一网红。
从淄博到哈尔滨轮番获得游客好评,体现了目前旅游模式有什么样的变化?其他城市可以从淄博、哈尔滨等城市的出圈获得哪些宝贵经验?
冬天里的一把“火”,
网红城市“尔滨”来了
“想去尔滨的心情,在此刻到达了巅峰。”
这个冬季,一股由南至北的旅游热潮正在兴起。一群被亲切地称为“南方小土豆”的游客,纷纷启程来到哈尔滨打卡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网红景点,各大洗浴中心也挤满了拉着五颜六色行李箱的游客。这股热度,从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就可见一斑。
在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看来,网络平台“造梗”无疑是推动哈尔滨此轮走红的因素之一。抖音上,东北人和“南方小土豆”各式各样的故事,引发了超过10亿的播放量。围绕着冰雪大世界的多条热搜,在微博引发了10亿的阅读量和上万的讨论。小红书上,与哈尔滨相关的笔记也在增长,#这也太东北了#、#总要去趟哈尔滨吧#等话题浏览量不断增长,已超6900万。
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开启“宠客”模式。先是在机场玩快闪,花式迎接。作为“音乐之都”,交响音乐会搬进了商场。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用无人机升起了一轮圆圆的人造月亮,在广场建起了“温暖驿站”。想看雪后的飞马踏冰,直接整出了带翅膀的飞马,让游客一秒穿越到“凛冬之城 ”。飞马不够,极地馆的“逃学企鹅”、鸵鸟……都给安排上。鄂伦春人牵着驯鹿走到了中央大街上,连东北虎都成了排队等着泼雪的“金渐层”……
网友调侃说:“自南方小土豆来了之后,哈尔滨一天一个活,开启哄娃模式。”
旅游热度带来的“泼天富贵”,也终于轮到了这个地处祖国最北端的省会。
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60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据某电商平台数据,元旦期间,哈尔滨市餐饮堂食同比增长225.7%,酒店住宿同比增长512.9%,旅游消费同比增长344.6%,文娱休闲消费同比增长297.5%……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哈尔滨有传统的冰雪资源优势,积淀了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长久积淀融合产品创新,再借助互联网宣传的优势,推动了今年哈尔滨火爆出圈。
在外界看来,哈尔滨已然接棒淄博,成为新晋“顶流”网红城市。
从淄博到哈尔滨,
靠什么赢得游客的心
前有“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后有“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城市IP一个接着一个出圈。要问流量密码是什么?网友们已经回答:“真诚才是必杀技!”火的不仅是美食美景,还有当地人表现出的善意、城市营造出家的氛围。
结合前段时间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一事,不难看出哈尔滨在迎接这一波“泼天富贵”前,同淄博一样做足了准备工夫。
2023年12月31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大滑梯、摩天轮、冰雪秀等热门项目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不少游客在寒冬中排队时间过长,有游客喊“退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立即现场办公,道歉、退票,并马上着手优化、细化园区管理各项举措。从采取现场排队到增加人力疏导,从延长营业时间到丰富体验活动,整个园区“马上就改、创新应变”。
这一番操作,扫平了游客心中的疑虑,拉高了“冰城”的“温度”,在口碑上转危为机。此后,游客们更是体验到了哈尔滨层出不穷的宠粉“花活”,满意度和体验感大为提升。
各种“萌萌哒”花式炫技表达的背后,是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努力,是“以人为本”的浓浓底色。正如2023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中诚恳提到,“我们掏心掏肺掏家底,改进细节,提升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据悉,在2023年1月份,哈尔滨就开展了夏季的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和冬季的冰雪旅游“百日行动”。之后策划了很多高流量的IP,比如“逃学企鹅”“歌声里的黑龙江”等等,用这些IP引爆黑龙江的旅游市场。同时以游客的思维来换位思考,比如有游客说哈尔滨天太冷了,就造了很多的小暖房子;网友担心宾馆涨价,多家酒店带头发出“不涨价”倡议……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被尊重。
尽管本地网友戏称“尔滨,你让我陌生”“像极了家里来了且(客人),啥好东西都往外掏”。但在对待游客的态度上,哈尔滨人的热情却是不减。他们开私家车接送游客,用最温柔的“夹子音”跟游客对话,主动为游客让出生活空间,这种全市参与的共同体意识,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
特别是网友发现,城市政府能够倾听网友呼吁,并迅速做出改变,这样的互动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这样“近悦远来”的民意互动,固然首先体现在吸引客流、发展旅游上,而从深层看,也必然会反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从淄博到哈尔滨,都体现了如今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在逻辑规律,一个有品质、有温度、有善意的城市才是游客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接住“泼天的富贵”,
城市应建立“友好型市格”
流量来了,留量很难。就在“南方小土豆”在哈尔滨泡澡、吃马迭尔冰棍、逛冰雪大世界时,淄博烧烤店却倒下一大半。虽然政府和民间拼尽了全力,淄博这一轮流量的时间还是仅维持了3个月。那么,互联网“造梗”带动的“网红城市”,是不是一场昙花一现的流量狂欢?
哈尔滨的走红之路确实像淄博,但与淄博不同的是,哈尔滨属于老牌网红“翻红”,区别于伴随视频流量时代而生的代表城市淄博、隆回、江门、榕江、鹤岗。这些城市或凭借极具烟火气的地方饮食、生活场景,或踩中当代年轻人的关注点甚至痛点,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一炮而红。
冬天历来是哈尔滨的旅游旺季,冰雪大世界等IP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原本就具有稀缺性。刘思敏分析,这波流量过后,期望冬季旅游火爆在未来成为常态,大概率会失望,与一些资深网红城市相比,哈尔滨仍显稚嫩。但是未来哈尔滨在冬季旅游仍旧会保持领先的态势,同时冬季旅游的火爆也会对夏季旅游在知名度、好感度上带来正面的影响。
戴斌分析,近些年,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游客更加关注那些有温度、有品质、有善意的旅游目的地。第二,游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性和个性化,“我的行程我做主”。第三,旅游消费行为越来越强调性价比。游客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更愿意为他们认为值得的产品和服务花钱。
城市如何接住“泼天的富贵”,刘思敏认为,只有建立更加平等的“友好型市格”,才能走得长远。戴斌也认为,要点应该是把工夫花在平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