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对许多深圳人来说
是既陌生又熟悉
「本地生蚝」、「老城区」
是提起沙井时
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固有标签
但你不知道的是
沙井原来还是
深圳少有的历史古迹打卡地
位于沙井的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一条古老的河流——龙津河。
在200年前曾与深圳墟(如今东门步行街)、观澜古墟、沙头角墟(沙头角老街),并称为深圳四大名墟。
作为深圳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这里有着几百栋清末民初便建造的老屋、十几处祠堂,若干古井、牌坊、废墟和遗迹,以及有24处不可移动文物等。
岁月凝固在这片建筑群当中,连带着周遭的时间也变得缓慢且浓稠。
当深圳大步向前发展的浪潮卷到了此处,沙井古墟在古民居的基础上,又混杂了城中村、临时建筑与非正规移民社区,形成了如今新旧并存的多元形态。
流逝的时光如年轮一般在这里重重叠印,因此所长第一次来这打卡时,便有种与各个时代的痕迹,同时身处一个空间中的奇妙体验。
光凭这一点,就值得那些热爱城市文化的小伙伴们,特意来这里一趟。
早时的人们以龙津涌(现名龙津河)为轴线,沿河的东西两侧生活,形成了如今古墟的基本格局。
当地保留着不少清末民初时期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各种牌坊、古井、遗迹与废墟,百年前的建筑形态,在这依然清晰可观。
古墟内的许多房屋已荒废多年,但仍有不少的当地人选择在这些祖辈留下来的古民居中生活。
早几年的沙井古墟,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是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的“陈旧角落”。
但经过政府的改造后,以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为前提,让这里重新绽放了新的魅力,也渐渐被深圳人所熟知,成为新的小众宝藏打卡地。
龙津石塔
沙井古墟2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龙津石塔是最具历史价值的,该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距今八百余年。
龙津涌沿岸
龙津涌沿岸的古民居,在不破坏原有建筑主题的情况下,外墙绘制了风格各异的壁画,同样是沙井古墟特有的打卡点之一。
围头井
围头井建于清代,井沿与井口均呈六边形,位于古归德盐场衙署遗址范围内,水源清澈冰凉,至今仍是周遭居民的可使用水源之一。
龙津水谢
它位于龙津河的一个桥边,横跨在河面上,既是公共空间,也是一个亲水平台,多年前逐水而居的生活形态,如今仍清晰可见。
厚重的历史氛围与生活气息,赋予沙井古墟与城区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宁静且缓慢。每一个踏进这里的人,脚步都会不自觉慢下来,只为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一刻。
除了宝藏打卡地,最近沙井的台湾美食街,也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恰巧,这里离沙井古墟并不远。
街道不长,但几乎都是在沙井当地口碑爆棚的老字号,其中不少店铺的老板和厨师就是台湾人,因此菜品的口味可是相当的正宗。
大三元台湾鲁肉饭
吃货同事力推的店铺之一,周边街坊、打工人一吃就是好多年。而且性价比极高,点满一整桌的菜也不用过百。
这里的招牌鲁肉饭一碗才11元,巴掌那么大的台式炸猪排也只要16块!
拌着卤肉的米饭搭配厚厚的炸猪排,一口下去简直幸福感爆棚。
南兴百货
一家由客家人开的的台湾百货店,所贩卖的一半是台湾商品一半大陆商品,不少台湾才有的土特产和零食饮料,在这里都能买到。
肉脯,罐头、零食、高山茶,商品种类可以说是十分齐全,可以说如果在大陆的台湾游子乡愁犯了,来这里保证能解决一大半。
所以在看完文章之后
要不要计划一下
这个周末去打一下卡
来一次重新认识沙井的
一日旅游呢?
沙井古墟
台湾美食街
/地址/
/小Tips/
1.沙井古墟道路较为复杂,小巷较多
建议步行参观打卡
2.因沙井古墟地形复杂
导航可定位至龙津石塔
3.当地仍有不少居民居住
请文明打卡,安静出游
保护文物环境
切勿乱丢垃圾
4.自驾出行可以停在辛养社区
但停车位有限
建议绿色出行
/交通/
地铁11号线会沙井站B出口
出站后骑行或打车前往目的地
互动话题
# 说说你对沙井的印象吧?
不限时撸猫,吸猫爱好者的天堂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