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难过梅林关。”
出租车缓缓驶过深圳梅林关,看着车窗外长长的车龙,司机李师傅有些无奈地说,梅林关、布吉关、南头关等关口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很多人都怕。
李师傅所说的这几个关口都处于曾经的深圳特区与非特区分界线上,这条线叫做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也被称为“二线关”。随着近年来关内房价的大幅提升,很多打工族会选择住在关外,这些关口的通行压力也随之增大。
不过在1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这条消息很快便在朋友圈刷屏。
“二线关”对于老深圳人而言,或多或少有着属于自己的回忆。李师傅已在深圳生活30余年,他并未对二线关被撤销感到惊奇,在他印象中这条线早就不起作用了。
曾经的“二线关”,现在已成为绿道的一部分。摄影:梁宙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两年后“二线关”开建,沿线用花岗岩石板铺成,以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二线关”将深圳分为关内和关外,关内则是原特区内。1985年3月,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
实际上,“二线关”在2010年就已名存实亡。当年5月,中央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从当年7月1日开始,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容至1997平方公里。
2015年6月后,深圳启动了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从6月4日到9月底,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导下,共拆掉11个检查站,剩下5个不影响交通的检查站予以保留。
梅林检查站、布吉检查站就是被拆掉的11个检查站中的两个。2015年,梅林检查站和布吉检查站相继被拆除,如今,梅林检查站已改建成为“民乐地铁站”公交站。
梅林检查站已改建为公交站。摄影:梁宙“二线关”的铁丝网很多已被拆除,存留下来的铁丝网大多位于山间,有些被规划成绿道,被藤蔓缠绕,和山林融于一体。即使在居民居住区还存留着一些“二线关”铁丝网,也大多被作为围墙使用。
“二线关”,对于深圳很多年轻人来说,或许并不熟悉甚至有些陌生,但对老深圳人而言,这条凭空而起的分割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永远也忘不掉的。
陈难先在1982年来到深圳,1983年创立了育才学校并担任首任校长,后来曾任深圳市第一、二、三届市人大代表。
在建校初期,很多教学物资还需要到广州采购,陈难先和老师们时常需要出关进关,而进关就是一道麻烦的程序。一般人需要单位开具介绍信,然后到内地公安局去办边防通行证。
陈难先还记得,在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广深高速还未建,从广州进入深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广州乘坐火车到罗湖,在广州火车站买火车票需要出示边防通行证,火车开到东莞市石龙镇也会有工作人员过来检查边防通行证,如果进了深圳被查出没有边防通行证,则会被拘留。
第二种方式是自己开车或乘坐中巴从广州经107国道进入深圳,需要经松岗检查站检查边防通行证,中巴和大巴需要先把乘客放下,司机开空车过关,乘客进大楼排队过关,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过关。
其时,松岗检查站有石头建成的平房,被检查出没有边防通行证的人,会被关进平房,然后通知单位去领人。陈难先身边的朋友就被关过。“被关进去的人一般不会受到虐待,不过里面的蚊子很厉害,受不了。”陈难先说。
在当年闯深圳的人当中,被一道“二线关”拦住的,被一纸边防证难住的,不乏后来的成功人士。例如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当年南下深圳,没有边防证进不了市区,他一咬牙,花了50元,在蛇头的带领下从边防线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钻进了深圳特区。
此外,当地的老百姓有些住在关内,而在关外耕田,政府会发证件给他们,并在“二线关”上开小门,让农民方便进出。部分当地人从中也看到了商机,他们知道如何带人进关,一般收取50元/人的佣金,开着摩托车带人进深圳特区。
广深高速建成后,同乐关成为当时进出深圳最大的关,把控着深圳的西大门。但1990年代后,检查边防通行证慢慢被淡化,当时同乐检查站附近还开设了可以办理临时通行证的公司,没有边防通行证的人可以办理临时通行证,收费一次两三元。
同乐检查站仍保留着,但已不再检查边防通行证。摄影:梁宙后来,撤销“二线关”的呼声逐渐增大。200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深圳珠海一二线边防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同年6月1日起放宽人员出入经济特区的限制,不再查验往来人员的证件。
“‘二线关’,对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也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使特区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陈难先说,但随着特区进一步发展,1990年代中期,这条线开始影响到特区发展的效率,主要是影响人流和车流的速度。
“二线关”的阻碍也给深圳市带去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原特区内面积不到深圳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在基础设施方面获得大量投入。截至2016年10月,深圳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285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关内。
不过,近些年来,地铁等交通路线的延伸,正在把深圳关内和关外地区彻底连在一起。2018年1月,深圳地铁四期工程5条线路齐开工,在建里程达275公里,6号、14号、16号线地铁将延伸至光明、坪山等地,有望在2022年建成,改写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没有地铁的历史。
布吉检查站已被拆除。摄影:梁宙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17年2月,《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攻坚计划(2017-2020年)》获得审议通过,深圳将从供给侧发力,加大政策、资源等向原特区外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快提升原特区外地区城市建设软硬件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深圳特区一体化。
但是,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圳关内、关外的差别是历史发展中造成的,投资和经济活动几乎都落在关内,以前关外享受不到一些政策,现在则是再没有‘二线关’的内外之分,属于开放的举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说。
霍建国认为,撤销“二线关”对于推动粤港澳的经济融合起到促进作用,也代表将来开放往更加全面的格局去努力,将利于关外和关内的政策拉平,利于关外的投资和项目的发展。
不过,即便“二线关”在官方正式文件中被撤销,也并不意味着它将彻底消失。据广东当地媒体报道,就在日前开幕的深圳政协会议上,委员欧阳祥山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保留"特区二线"局部设施打造特区历史旅游线路的提案》,建议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筹集资金用于“特区二线”旧址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特区二线”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此外,深圳博物馆早在2016年就放出消息称,深圳决定筹建一座具备文物保存、社会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专题性博物馆——深圳二线关博物馆(暂定名),并向社会公开征集“二线”历史变迁物证。
深圳一位专家对媒体表示,“‘二线关’撤销与否对于如今的深圳城市发展来说已经没有影响。它只是历史遗物,作为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