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港澳与内地青少年研学和交流是全国各级党政部门重要的统战工作,在非疫情时期,全国各级统战部门都会主动邀请多批港澳青少年来内地研学与交流。非遗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反映着城乡发展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交流工作中开展中,港澳青少年首选的研学与交流地,特别是需要自费前往的研学与交流地并非国内。所以非遗文化的趣味性、独特性以及多样的展示性,成为了吸引港澳青少年前来祖国开展研学与交流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并不断深挖以及充分利用。2019年,通过回收326份参与过佛山非遗交流活动的港澳青少年所填写的电子问卷,我们对非遗文化交流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供全国各地参考。
一、调查情况与存在不足
(一)多数港澳青少年对非遗文化了解甚少,交流活动有其必要性
结果显示,有70.86%的港澳青少年在参与交流活动之前“没有了解过佛山非遗文化”,有53.68%的港澳青少年是通过“参与佛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认识佛山非遗文化的,由此可见在佛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加入非遗体验是有其必要性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大部分首次来佛山的佛港青少年对非遗文化了解甚少,甚至是初次接触,因此非遗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在港澳青少年的可推广性非常广阔,可以设立专门研学交流线路。
(二)非遗文化体验有较大吸引力,但活动形式有待创新
65.03%的港澳青少年认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是他们最喜爱的交流方式,但分别有52.76%和49.39%的港澳青少年认为“以非遗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吸引力一般”和“参加港澳交流活动对认识和了解佛山作用一般”。这表明,虽然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港澳青少年也对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比较青睐,但交流、展现方式与方法仍需改进,以提升非遗文化对港澳青少年的吸引力,强化其前来国内研学与交流的意愿。
(三)港澳青少年偏好明显,部分非遗项目遇冷
在被问到“最喜欢哪个非遗项目”时,在列出的十项非遗项目中,非遗美食制作(九江煎堆、沙琪玛、西樵大饼等)、狮头扎作(手工)、九江大头佛(表演)和佛山剪纸(手工)及以大幅占比位列前四,分别占比50.6%、29.4%、23.6%和19.3%;但藤编、粤剧、蔡李佛拳等项目遇冷,都只有1%-5%的港澳青少年选择,乐安花灯甚至无人选择;但关于研学与交流目的地有80%的港澳青少年首选国外(欧美、日本、大洋洲),而且是自费前往国外。这体现出港澳青少年在参与非遗体验项目时偏好十分明显,有其普遍倾向性,非遗推广有时会出现“冷热不均”的尴尬局面,同时青少年更倾向前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研学交流。
二、思考与建议
(一)结合各地非遗文化的挖掘与推广,因地制宜开展港澳青少年研学与交流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港澳青少年研学和交流,例如广州依托南沙自贸区开展青少年贸易创业活动,深圳与杭州基于其良好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开展实习和创业推广活动,北京大学更利用自身招收港澳学生就读的优势开展各式各样文化活动。全国各省市都有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特别是带有表演及美食制作性质的非遗项目较多,因此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设计港澳青少年喜好的美食制作与表演体验式相结合的研学与交流线路,通过制作各具特色的宣传短视频吸引港澳青少年前来,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传扬和文化输出为核心的独特青少年非遗文化研学与交流之路。建议聘请成龙、刘德华等祖籍内地的港澳乡亲为非遗文化推广大使,宣传各地文化。
(二)融合亲情、友情、商情及科技元素,让港澳青少年更全面了解当地文化
单纯围绕非遗文化开展交流未能全面展现各地风土人情,建议在研学与交流活动中加入亲情、商情、友情等元素或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例如加入以回乡、寻根为主题的亲情环节;以友爱城市、朋辈教育为主题的友情环节;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商情环节;以国防、航天为主题的科技环节;以奥运冠军、爱国艺人为主题的文体环节等,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