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湄洲岛
1991年5月31日拍摄的湄洲码头
(一)
有人说:是妈祖成全了湄洲岛,“登庙则情满于庙”;
有人说:是大海成全了湄洲岛,“观海则意溢于海”。
“慈者乐庙,智者乐水”。在这里尽能找到美的真谛。湄洲她以“妈祖圣地,海上明珠”的美誉闻名海内外,前者是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传奇女子林默娘,经过千余年的传播演绎,突破单纯的民间信仰形态,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民俗文化,被人们称为“东方麦加”,后者自然景观比比皆是,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怪石、绿林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还有湄屿潮音、黄金沙滩、神石园等30多处著名景点。
海上女神(林春盛)
瞭望湄洲
(二)
时间见证进步,数字体现湄洲。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不足 300元,特别是建区以来,通过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度假区“八条优惠政策”、省经济区“十条优惠政策”、莆田市“湄八条”等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湄洲岛发生了地覆天翻,改头换面的变化。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建区的184.5倍、人均GDP是建区的144.4倍、财政收入2.3亿元是建区的127.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8718元是建区的160.8倍、接待游客人数605万人次是建区的13.4倍。共招引和签约各类项目70多个,总投资额45亿多元,合同利用外资3亿多美元。建区以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3 亿元。这些辉煌的成绩:
——基础设施。道路:建成湄洲大道、环岛路、镇府路、灵惠路、梅花路、崇福路及乡村路网等,形成了“一环一贯N横”的道路网络。水电:总投资4.3亿元,铺设了3条海底电缆,建设110KV湄洲变电站,农村电网实现全部改造,入地缆化率77.8%,建造国内首个蓄水量4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库,实施了日引水2万吨的跨海引水工程。邮电通信:建成微波传输、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无线寻呼和数据通信等功能齐全的五大电信网络,实现全岛免费WIFI无线上网覆盖。码头:建设了3000吨级对台直航的客运码头、东蔡一级渔港、宫下二级渔港、下山三级渔港等码头并完成轮渡码头改扩建,建成候船大楼,集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拥有码头泊位15个,形成便捷的陆岛通道。公共设施:建成红十字门诊大楼,改造提升村级卫生所。建设公交首末站和生态停车场,形成全岛绿道、自行车道、慢步道系统,加强路灯和重点片区夜景工程建设,完成4.23公里仿宋风格民居立面改造和地坪景观,新建和改造40多处旅游公厕。
——接待能力。先后建成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鹅尾山森林木屋、美海大酒店、安泰大酒店、东方国际大酒店、海景大酒店、海天山庄、祈福馆、金穗大厦等服务接待设施,家庭民宿150多家,接待床位3500多个,其中星级以上酒店5家。拥有豪华客船10艘,普通客船3艘,车渡船3艘。
妈祖祖庙(林春盛)
——景点开发。修建西轴线建筑群,建成了天后新殿建筑群(南轴线)、妈祖文化园、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妈祖文化影视园(平安里);开发了鹅尾山、黄金沙滩、湄屿潮音等景区景点,建成东环景观带、闽台风情文化街、音乐广场、渔家乐、海滨浴场等休闲场所和沙滩以及水上运动项目,形成北部朝圣观光、南部休闲度假的旅游网络。
——两岸交流。1987年“妈祖千年祭”首开两岸大规模民间交流的先例以来;1989年,台湾宜兰县南天宫组织信众乘20只渔船直航湄洲岛,这是两岸隔绝40年后第一个有组织、大规模的民间直航,在海峡两岸引起了轰动,对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造成了巨大冲击,促成了两岸“官不通民通,明不通暗通”的现实;1997年妈祖金身巡游台湾,创造了入岛交流时间最长、覆盖区域最广、牵动人数最多的纪录;2002年妈祖金身以海上直航的方式巡安金门,第一次实现湄洲岛与金门、乌丘的直航;2005年9月,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组织4300多台胞赴湄洲谒祖进香。2009年,湄洲岛与台湾嘉义市布袋港实现客运直航,开启了两岸全面“三通”后海上客运直航首航。2011年,湄洲妈祖祖庙向台湾台中大甲镇澜宫赠送大型翡翠妈祖像,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自参加安座仪式。2014,接待台湾400个妈祖宫庙组织的万人谒祖进香团,进一步刷新了台胞赴大陆交流团队规模的纪录。2017年,湄洲妈祖巡游台湾中北部地区,成为该年度闽台十大新闻之一。开通了湄洲——金门旅游首航,使湄洲岛成为继厦门、福州之后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的第三个口岸。举办了十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天下妈祖回娘家”、春秋祭祀妈祖典礼等活动。在台湾拥有妈祖信众1700万人,湄洲祖庙与台湾10家妈祖宫庙结为至亲庙。
——对外传播。成功举办了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二十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成立首个全国性“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启动全球妈祖文化普查工程。初步统计,妈祖文化遍布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上规模妈祖宫庙1万多座,信众3亿多人。2017年,举办了“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马、中新妈祖文化活动周,成为“千年第一回”的跨越国界、跨越族群、跨越层级、跨越时空的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妈祖金身乘坐邮轮巡安菲律宾,开创了“妈祖文化+旅游+邮轮”的新模式。
——生态环境。划定生态红线,编制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下大力气治理脏、乱、差,严禁污染项目落地。投资5.8亿元建设湖石淉生态公园,推进全岛生态水系建设,建成全省首家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和日污水处理量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6座,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到每家每户,基本实现全岛污水全覆盖。2017年6月全岛推进殡葬改革。引入云度新能源汽车,开展智能互联网无人驾驶示范区,开通6路纯电动环保公交线路,严格管控岛上燃油车辆规模,严厉打击海上非法采砂和围垦养殖行为,彻底取缔畜禽养殖和石材加工厂。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十二五”以来,每年投入近亿元实施全岛绿化花化美化,着力建设一条环岛绿廊、三片中心绿地、五个景区绿园、十村休憩绿岛、千家示范绿户,全岛绿化覆盖率达到58%,位居全国海岛前列。
2006年5月25日,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到湄洲岛慰问演出
——文化教育。整合优化全岛教育资源,创办完全中学1所,小学(含附属幼儿园)11所。全区小学校园面积73.5万m2,生均21.2m2 ,中学校园面积5.13万m2,生均20.4m2。教育“两基达标”、“双高普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面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考上线率连年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曾于2006年、2010年、2015年、2017年四次赴湄洲岛慰问演出,还先后举办曲苑杂坛、激情广场大家唱、同乐五洲、两岸四地迎中秋大型民族音乐会、中秋晚会赴湄洲岛演出、欢乐中国行——魅力湄洲岛等共11场大型文艺演出,拍摄《湄洲岛奇缘》、《妈祖》电视连续剧在央视黄金时间播放,极大地扩大了妈祖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湄洲岛在全国的知名度。《湄洲妈祖》4次入选邮票题材,在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实属少见。《湄洲女孩》登上央视三套《天天把歌唱》荧屏。湄洲学区选送的莆仙戏《梅娘教子》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地方戏业余组金梅花奖,填补我市“小梅花”金奖的空白。
(三)
湄洲巨变,原因万千,最根本的问题是改革开放。这一动力的具体说明:运用政府给予的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树立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的决心,凝聚其他的力量,揉进全岛人民的智慧,书写惊天动地改革新篇章,也倍受各级领导重视和关怀。习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期间三次登岛视察,1996年来岛调研妈祖文化,1998年3月11日参加植树活动,2000年从省长基金中拨出专款建设天后广场,2017年嘱托“要保护好湄洲岛”。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贾庆林、回良玉、尉建行、钱其琛、吴仪、宋平、李铁映、吴学谦、王兆国、刘云山、李长春、吴邦国等先后亲临湄洲岛视察。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指出,妈祖信仰等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好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2010年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共有4处提到“妈祖文化”。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福建团审议时,强调“既是乡土文化也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指出“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妈祖文化”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为湄洲岛进一步深度发展妈祖文化旅游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四)
湄洲创造了辉煌,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旅游区”、“国家海洋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城市10万人口以下组别的“世界节日活动之城”桂冠、“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全国摄影创作基地”、“湄洲妈祖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祖庙入选我国首批“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福建省1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妈祖圣地游”成为福建省三大旅游品牌之一,妈祖祖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福建省“全省十佳文明景区”, 国台办批准为首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列入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名单,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候选名单等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沉浸在古朴厚实的文化积淀中的湄洲岛,正迸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湄洲的建设者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朝着梦想再出发。
作者:郑文贵
图文编辑:李琳
原创图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