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下乡。(恩施图片库 李毅 摄)
教授恩施扬琴。(恩施图片库 李毅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的表演队伍开始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民歌演唱、飞刀绝技、舞狮表演……每天下午5点,众多游客会聚于此,在观赏民俗表演中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抓住非遗传承人这个“牛鼻子”
恩施土家女儿城这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队伍,队员平均年龄28岁。如此年轻的队伍从何而来?
“因收入过低,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失传的风险。”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负责人李毅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要抓住保护传承人这个‘牛鼻子’。”
“何不把它们‘搬’进景区,既可带动旅游,又能传承非遗,一举两得。”李毅的这一想法得到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的认可。
2013年以来,恩施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主动服务,为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提供详细的民风民俗资料和技术指导。在此基础上,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组建了一支由23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名学员组成的固定团队,进行民俗艺术挖掘、保护、传承和展演。
“每个月有固定工资,演出还有额外提成。”2020年,38岁的王英凭借一手土家飞刀绝技被李毅邀请加入展演队伍,让王英做喜爱的事情,又有可观的收入。
“学员每年有数万元演出工资,没有后顾之忧,学习进步非常快。”54岁的谭学聪是土家撒叶儿嗬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来到景区后,带了7名徒弟。他说,以前想带年轻人,很难找到,现在可以天天教,非常欣慰。
到了基地什么都要学
“扬琴、民歌、中阮是爱好,我也经常思考如何突破民歌局限。”26岁的魏李芝说,扬琴、民歌、中阮,只要是和传统文艺表演有关的他都会学习。
“做文化传承不能局限于某一类。”李毅说,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每个年轻学员除练习好自身专业技艺外,还要练习“土家摆手舞”“恩施耍耍”“滚龙连厢”“土家打击乐”等极具恩施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节目和大筒、司锣、小阮、中阮、竹笛等中华传统民族乐器。
“队员都非常努力。”李毅说,“在学习队伍中,‘90’后黄小凤和‘80’后张玉是展演队伍里的先进示范带头人。”
“把爱好变成职业是我的梦想。”28岁的黄小凤从小受外公影响,非常喜欢乐器,通过自学考过了竹笛五级和葫芦丝八级。
“2018年来到这里,花了两年时间学习中阮和大阮。”38岁的张玉有着传统民族乐器学习天赋和韧劲,2020年通过自学考过了中阮及大阮六级。
在两人的影响下,传承基地的学员除表演外,或细抠曲谱细节,或相互探讨,苦练各种民族乐器和民俗曲目。
正是有了日复一日全面学习,今年6月,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才能以最年轻的表演阵容获得“山河交响”恩施州传统民族吹打乐比赛的第一名。10人中,有7人是中、青年,其中还有一名“00后”。
“这次获得一等奖,学习的动力更强了。同全州老前辈同台竞技后,守住非遗根脉的初心更加坚定了。”师从恩施花锣鼓代表性传承人朱吉华的高超说。
到民间播下非遗种子
年轻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中是继承者也是传播者。
“去年到恩施土家女儿城做非遗公益培训,收了3个徒弟。”恩施扬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晓霞说,“2017年起,我每年都会进行恩施扬琴公益培训,7年来已培养5名年轻徒弟。”
除了“以师带徒,一传一代”的传承保护外,“送文下乡”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
“吃过晚饭,大家继续复习摆手舞。”高超在龙凤镇青堡村为期10天的“送文下乡”活动中,每天都会利用晚间时间耐心教授村民跳摆手舞。
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在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的指导下,常年开展非遗传承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进景区及民乐培训、非遗体验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向市民和游客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恩施市以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建成恩施市非遗展示馆、19个非遗传承展示基地、6个非遗传习所、6个传统工艺振兴示范基地、9个传统工艺振兴工作站,部分学校开设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扬琴、剪纸、竹马、竹编、连厢等10余种非遗课程,全市四级名录体系非遗传承人共162个,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成效显著。(恩施日报 全媒体见习记者卢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