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手持一本”,每年中国国际房车展的房车文化传播大使都有着一本关于他们的笔记,记录了他们的故事:“长老也”夫妇的晚年浪漫,带着老伴开房车环游世界,这一路上有多少“彩蛋”会让他们惊喜呢;谁的青春没疯狂过,“不可掉头”——80后的男青年女青年们,卖掉房子开着房车就这样上路了,他们热烈的青春背后都有着如水蜜桃甜美的回忆,这一路上的欢歌笑语与泪水,就是一本青春旅行志;父爱如山的刘大年,为脑瘫女儿装上翅膀,房车承载了女儿的梦想,让她描绘出多彩的人生,这是爱的奇迹。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国际房车展上,同步在房车文化传播活动中……
我们一方面通过讲述这些真实的故事与您畅谈房车所承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您分享关于房车生活的一切。今天,我就与您聊一聊几部经典电影中的房车情怀——悲伤的,快乐的,甚至是荒诞的……
《关于施密特》 2002年
《关于施密特》 2002年
这个电影我反复看过很多次,第一次看是为了收集房车资料,而在看完第一遍之后,深深被Jack Nicholson这个可爱的老头(尽管仍然固执或是其他)所感动。电影揭示了一些很深刻的意义,触及到生命最感动的细微瞬间。
Jack Nicholson出演的施密特先生终于老了,从飞越杜鹃巢的青春浪子变成了腆着大肚子的老汉。像所有平凡的上班族一样,他也退休了,而且对未来剩下的光阴不知所措。他刚刚做了点儿有意义的事儿——赞助一位非洲的6岁孤儿,然而他的太太突然中风去世了。要知道施密特先生可是个家务完全不通的人,很快家里就成了垃圾堆。他的逃避方式是开车去参加女儿的婚礼。他的车是辆 15米长的家居大房车,只运输他一个人,成了一个人的世界。一路上他回顾过去,试着找到未来。
他一直在给那位被赞助的孩子写信。施密特明知他复杂的文字对方根本没可能理解,只是为了自己宣泄。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非洲的信。写信的是位修女嬷嬷,告诉他,孩子看不懂您的信,但他非常感激您的帮助,就画了一幅画,希望您喜欢。看着稚嫩而充满情感的画,施密特先生哭得一塌糊涂。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每年在房车展上那些孩子们画的关于房车的画,谁说那不是他们内心对美好愿意最纯真的表达呢?
《不见不散》 2003年
《不见不散》 2003年
倘若一部电影能留下些什么,也许不是剧本写的那个故事,也不是制作者要从中讲出的那个大道理,大概是光影有一刻停在哪里,而那时你的心恰好特别柔软。刘元和李清面对面站着,高她两阶台阶,他的背影简直要消失在院子的柔光里,恰若发梢沉浸晨光,滴滴耀眼。我想很多观众在这一刻是幸福的。 在这部影片中,葛优扮演的男主人公刘元已经在美国漂了十多年了,经过苦打苦熬,终于买了一辆二手房车,也成了他“带轮子的家”。由徐帆扮演的女人公李清也曾在这辆房车里避过难。后来,刘元和李清几经患难,终于走到一起,他俩还乘坐这辆房车在美国许多地方游览了一番。这辆房车也成了他们患难时最美好的记忆了吧!如有一天提及,刘元可能会说“我们曾在那辆房车上生活过,多么潇洒!”
《冒牌家庭》 2013年
《冒牌家庭》 2013年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美国电影,和《关于施密特》一样,所有故事都是发生在房车上。原本不是一家人的各个阶层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赚钱,凑在一起成了一家人,于是他们也在“家”的载体—房车上开始了“同居”生活,荒诞百出,笑料不断。电影将所有一切人性中的恶劣性在房车旅居生活中呈现出来。通过彼此间的熟悉与共同的经历,也许未来他们的生活会有所不同吧,也许假的夫妻成了真夫妻,也许假的兄妹最后成了真的情侣,一切也只有这辆租来的房车才能告诉你了!
大家都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