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细听侗歌悠扬……在怀化,95万侗族同胞世代传习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灿烂瑰宝。
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通道、会同、芷江、新晃等侗族聚居地,在聆听、记录中,“侗”见怀化。
芋头古侗寨,侗族建筑的“实物博物馆”,有侗乡“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石凌炜 怀化报道
沐浴着春日阳光,沿着蜿蜒山路一路驰骋,拐过一个弯,猛然间,一座飞檐翘角、独具特色的寨门跃入眼帘,81岁的李奉安告诉我们:侗寨到了。
李奉安,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与侗族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侗”见之旅。第一站,在通道,从认识侗寨开始。
现年81岁的李奉安,与侗族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
依山傍水聚成寨,“三宝”不可少
通道,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侗族人口占77.9%,是侗族群众核心聚居区。据统计,全县拥有侗寨361个,有风雨桥117座,鼓楼267座,寨门118座,凉亭256座,戏台92个。
通道侗寨,多是依山傍水,依势而建,同宗聚族而居,质朴有序。
坪坦河静静流淌,蜿蜒于山间,一个个侗族古寨,如明珠般次第点缀在这片流域,背山面水,前低后高。
三里一村,五里一寨,地势布局得体,民居散落有序,构成了风情万种的“百里侗文化长廊”的核心区域。
皇都侗寨。
山水间的千年温柔了时光岁月,这些原生态侗寨成为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人类文明发展历史。2012年,坪坦河流域的中步、高步、阳烂、坪坦、横岭、芋头等6个侗族村寨,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高步村。
侗家人将房子建在山间、水边,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采用杉木搭建。巍峨壮观的侗寨建筑群,与山水映衬得如此协调。独特的建筑文化,让侗寨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令人想要一探究竟。
李奉安接受记者采访。
在李奉安看来,侗寨最直观的特点,便是有着侗族“建筑三宝”,即鼓楼、风雨桥、寨门,是一个侗寨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而每一“宝”都有着实际功能需求和特点,对侗族人民有着深远的意义。
皇都侗寨头寨鼓楼和尾寨鼓楼。
鼓楼,是在侗寨中心位置吗?
在侗寨,到处可见到高高的鼓楼,那青瓦飞檐,雕龙饰凤,层层相叠的塔状建筑,矗立在木屋群里,气势非凡。
鼓楼,每寨必有,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凝聚了族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是侗族精神的象征。
“最开始,鼓楼被叫做凉庭,是用来歇凉的房屋。”李奉安解释道,在远古时代的侗族社会里,人们往往在四季常青的大杉树下歇凉、议事,青年男女还会在树下对歌、谈情说爱、唱歌跳舞。
皇都侗寨系凤楼。
源于对杉树的崇拜,鼓楼外形仍保持着杉树的形象,其聚众议事、迎宾送客、开展集体活动等功能也延续至今,是侗家人不可缺少的公共活动中心。
鼓楼中心处设置火塘,既能取暖御寒,又方便大家围拢协商大事,遇到重大事件或涉及全体族人利益者均在此商议决定。鼓楼也曾作为军事指挥的中心,在这里举行出征、凯旋仪式,增强族人的凝聚力。
因此,鼓楼的选址,颇为讲究。
鼓楼,是侗家人不可缺少的公共活动中心。张永林/摄
李奉安说,作为集体活动中心,鼓楼一般选在村寨中心位置,或者说是常建在村寨山向地脉龙神中心部位,犹如人心脏的位置;其次,鼓楼选址应是人心归向的地方;第三,鼓楼周边还须道路畅通,便于全村寨男女老少进出,参与活动,另外,鼓楼旁边需有宽敞的空坪隙地,供大家唱歌哆耶吹芦笙,举行娱乐活动。
“如果村寨较大,姓氏又多,有的也会按姓氏各自建鼓楼。”李奉安补充道,随着侗寨的迁移、扩建,也会重新选址建造鼓楼。
牙上鼓楼。
被誉为侗乡“小布达拉宫”的芋头古侗寨便有4座鼓楼,座座别具特色。寨中鼓楼最为简朴,龙脉鼓楼最为雄伟,芦笙鼓楼最为华美,牙上鼓楼最为奇险。在“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高步村,寨中6团,建有鼓楼6座,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芋头古侗寨寨门。
寨门,一个侗寨可以有几个?
侗乡村寨,寨寨有门。
“寨门既是侗寨大门,也是姓氏地域的界定。”李奉安进一步介绍,若是大的村寨居住有几个姓氏,每个姓氏都会有自己的寨门。有的村寨同姓中有几个大房族,每个大房族也有自己的寨门。
漫步皇都侗寨,李奉安指着鼓楼附近一个小寨门,说道:“你看,侗寨里还有小寨门,很常见。”
皇都侗寨内,保留着古老的寨门。
作为村寨进出的总关口,寨门选址讲究四面八方路径的归口,既要便于各方来客通行,在当年还要讲究利于置关设卡的险要条件。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村寨四周都塞篱笆,设栏栅,筑围墙,防外人侵犯、阻虎豹入村,唯独寨门可通行。寨门自然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个难攻易守的关卡,多选择在村寨边缘险要位置。
如今,若逢节日庆典之时,寨门便是迎宾、送客之场所。
皇都普修桥。
风雨桥,竟不是本名?
侗家人常讲:“鼓楼通天,花桥接地。”
花桥,指的便是风雨桥。而花桥,也并不是最初的叫法。
“风雨桥的名称来由非常有趣,最早叫福桥,然后叫花桥、廻龙桥,最后才叫风雨桥。”李奉安笑着说。
修复后的芋头廻龙桥。
在古代,侗族村寨因溪河阻隔,来往艰难,便请来能工巧匠,架起了桥,为两岸民众带来吉祥幸福,因而叫“福桥”。后在木桥基础上不断提高装饰工艺,绘上丰富的彩绘,得名“花桥”。
在侗族传统文化受中原汉文化影响的时期,人们将水视为“龙”,桥面游廊横贯溪河,把“游龙”拦住,就会回头守寨,福泽一方,故又叫“廻龙桥”。
风雨桥是最终、也是现在常用的称呼,因行人过往可避风挡雨、遮阴避阳而得名。
人畜分道的中步福桥(翻拍)。
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为长廊式走道桥,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便于人们行走、歇息和交流。李奉安回忆道,曾经中步福桥还设有“人畜分道”。
悠悠坪坦河上躺卧着许许多多风雨桥,如廻龙桥、普济桥、永福桥、廻福桥、永定桥、观月桥等等,构成了气势宏伟,独具特色的风雨桥群。
青瓦木阁下,流过几多冷暖交织的光阴,古朴花桥上,多少人看过几度春花秋月。行走侗寨,令人忍不住感慨,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民族,侗家人是天生的建筑师。关于他们的故事,咱们,下期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