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些过去的东西正在快速地消失着。1819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200年后被高速所抛弃。修筑于1897年的中东铁路,完整地体现了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化进程,如今也正被时间和速度淡忘。
2015年6月18日,摄影师王建新驱车5800公里,从北京-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北京,沿着铁路一路向东,一寻中东铁路今日的容颜。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是1896年沙皇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的产物。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中东铁路历史背景:公开的史料中对“中东铁路”的定义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中国修筑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的一部分,是为了寻求一条快速到达海参崴的通道,回避外贝加尔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施工困难,而选择从内蒙和满洲北部穿过。中国境内横向由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是中东铁路干线,全长1480多公里;纵向是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是中东铁路支线,称南满铁路,全长940多公里。绥满线共有大小28个车站,摄影师走访了其中的22个。原中东铁路沿线共设站舍33个,如今多数俄式站舍因各种原因被拆除,只剩下不伦不类的建筑赝品。 图片来自网络西伯利亚铁路从圣彼得堡到海参崴共8000余公里,1891年5月开始正式施工。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1年11月滨州线建成通车。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以铁路为依托,以商贸为中介开埠,满洲里,富拉尔基,扎兰屯,哈尔滨由此发展起来。铁路的到来,给蛮荒的蒙古草原和东北辽阔平原带来巨变,并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坐标。开工伊始曾经有来自内地的十万工人劳作在铁路线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留在了东北,正是他们将这条象征工业文明的铁路镶嵌在浸透着血汗和仇怨的铁轨旁。
在中东铁路建成后的100多年后,2013年9月“中国梦”还在半梦半醒之间,“一带一路”已经开始了筑梦空间,其从另一个纬度线上和100年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遥相呼应,并更具规模,更加宏大。连接东北亚,融合大欧盟,日本,韩国、扎鲁比诺港、珲春、吉林、蒙古国、俄罗斯、欧盟都将由高铁和高速公路串起,世界几乎近在咫尺。中东铁路穿越的是中国最为辽阔富饶蛮荒的疆界。大兴安岭地区特有的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国之首。张广才岭是长白山的支脉,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张广才满语即吉祥如意的意思。康熙年间张广才岭以森林资源丰茂闻名。西北地貌特征可以形容为辽阔+苍凉,东北地貌特征则是辽阔+富饶。所以东北没有太高的山峰,只有富饶的平原和绵延的山岭。Let`s go!
满洲里车站。满洲里口岸换装场,由俄罗斯驶进的货列都要在这里换装。中国铁轨是标准铁轨,轨距1435 毫米, 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采用的是1524毫米轨距。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满洲里”。1901年4月,中东铁路的第一座车站建成,站名为满洲站,原站舍已拆除。在满洲里不愁看不到俄罗斯姑娘,流鼻血是不可避免的。自1897年俄国人进行中东铁路勘测到施工,到1911年中东铁路附属地逐步形成,在华俄侨就达7万多人,包括贵族、军官、资本家和知识分子。到1923年哈尔滨定居俄侨达10余万人,当时中央大街几乎都是“老毛子”,所以满洲里和哈尔滨早期就呈现出“华俄兼容,满蒙并包”的地域文化特征。满洲里沙俄监狱旧址,建筑大量使用石材,十分坚固,目前作为陈列馆使用。该监狱始建于1905年,1908年建成。石头监狱的二楼设有审判大厅,同时设有男监舍和女监舍。该监狱是中东铁路沿线五个监狱之一。满洲里尚在使用的俄式民居。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一方面要保护,一方面却无力保护,这是目前中东铁路沿线尚存的俄式民居普遍面临的困境。沙俄技工学校旧址,曾作为满洲里博物馆,目前馆内藏品都已经移出。该建筑体量巨大,造型别致,不到现场无法感受其精美。目前,空荡荡的大楼由65岁的邓春维老人一人看管。草原上的现代民居,突兀其中。农牧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交界处出现的奇异景观,令人五味杂陈。牙克石站。牙克石站前中东铁路木制水塔淹没于一片棚户房内。蒸汽机车时代,机车牵引力的动力来源主要依靠煤炭燃烧加热水产生的蒸汽,所以铁路沿线设置很多的水塔,用来给机车加水,同时满足站区生产、生活需要。免渡河镇。镇上的俄尼古拉教堂,院门紧锁,我翻墙而入,出来时被邻居家的小狗狂吠,一直追到我车旁。真是热情。免渡河镇铁道口,镇里尘土飞扬,和镇外的清秀山水形成强烈反差。免渡河水边,父女俩正在洗车,画面静逸得像一首优美的诗。博客图火车站。站台上停靠着一列海拉尔开往绥芬河的绿皮火车,静静的站台,恍惚回到旧时光的感觉。博克图为蒙语,意思“有鹿的地方”。博客图中东铁路机车库旧址,傍晚的光线从窗户照射进来,时间静止在1897年,空空的机车库仍散发着浓重的机油味。与经过这里的机车意外相遇,心情异常激动。暮色中机车隆隆驶过,那是一种何等美妙的感受。铁路蜿蜒迂回在内蒙和东北沃土之间,森林植被与河流湖泊相伴,它穿越的是最美丽安静的景色。扎兰屯沙市。六国饭店旧址,1903年由俄国人木什金创办的扎兰屯首家俄式餐厅,现在餐厅又重新营业。扎兰屯是历代少数民族游猎栖息之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屯兵扎寨。扎兰屯沙市俄东正教堂,建于1905年。俄式建筑普遍采用并列竖长窗户,即解决了采光又保证了保暖。建筑坡顶设计,夏天不存雨水,冬天不压积雪,有风时屋顶坡度正好把风力卸掉。墙体厚度一般都在一米左右,冬暖夏凉。每一栋建筑里都设计有通风换气系统,利用烟囱效应自动换气,民居房里一般都有一个地窖,“天然冰箱”不用电。山区碎石厂。碎石用来制造灰砖,一块砖卖一元钱,成本比红砖低很多,但不如烧结的红砖结实,当地很多村民在砖厂打工,右侧的山体已被挖掘得遍体鳞伤。昂昂溪火车站。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登上北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出中国的疆域到国外访问,曾在这里作短暂停留。富拉尔基老火车站。火车站建于1903年,设有候车室行李房和仓库。目前,周围杂草丛生,墙体上挂着大理石“齐齐哈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标牌。荒凉无比。安达站。该站开站于1901年,站舍建于1903年。在建设新火车站时把这座站舍平移了两百米,得以完好保护。安达市保存很多中东铁路时期的民居,政府进行了重新规划,花重金规整平移。S302省道,养路工人正在清理路基,他们是来自河北的农民,在这里打工,每天能赚一百元。三道沟村。郭姓村民66岁,承揽各种建筑零活,每月收入近万元,但他说今年效益不好打了一半的折扣。他身后是三道沟桥,中东铁路绥满线从这里经过。三道沟村。姜艳27岁,龙江县小学教师,负责教英语、数学和语文,月工资2449元,她说自己是月光族。姜艳身后是龙江火车站。下城子车站。老人姓周,85岁。山东人,当年闯关东来到东北,在这里当上筑路工人。老人他说,一辈子在铁路上劳作,长年累月的艰苦工作环境致使双手关节严重变形。香坊车站。1898年俄国首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抵达哈尔滨的香坊,即在香坊西修建了火车站,命名为“哈尔滨站”。哈尔滨开埠伊始是从香坊开端,所以老哈尔滨人会说“先有香坊,后有哈尔滨”。哈尔滨是中东铁路节点上最大的城市,20世纪初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哈尔滨站。老哈尔滨站俄式建筑已于1959年拆除,在民间传言中,现在的哈尔滨新站被评为世界最丑火车站之一,没有之二。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现哈尔滨铁路局办公大楼。1904年建成 ,是哈尔滨早期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代表作,取俄文“铁路”一词的第一个字母“ж”的形状设计。当年该设计方案获得俄国圣彼得堡建筑竞赛的头等奖,建筑师为中东铁路局技师得尼索夫。这座建筑总长约为182米,宽约85米,高约21米,墙体最厚处达1.35米,总建筑面积为23301平方米。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梁。1900年5月16日动工,1903年7月14日正式通车。大桥落成之初,每天通过旅客列车一对,旅客几乎都是欧洲人。2014年4月20日 ,百岁“老江桥”封闭暂停使用,与之紧邻的拱形新江桥投入使用,市民十分惋惜,认为新桥破坏了景观。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共19孔,宽7.2米,全长1015.15米。桥墩为石膏白灰浆砌石,花岗岩石镶面。18个桥桁梁是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经乌苏里铁路运抵伊曼港,再装船顺乌苏里江而下,溯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在现场拼装架设。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国际饭店门前(原国际旅行社),远处是苏联红军纪念碑。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视察铁路工厂后,登楼俯瞰全城,问陪同哈尔滨有多少人口,陪同答有60万人口,外籍人口一万,多数为俄国人。毛说:要把这座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自此,这座有机会成为东方莫斯科的城市从此改变了命运。1966年8月23日, 建筑于1899年10月13日的圣尼古拉教堂被红卫兵一举拆毁。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中央大街”,并沿袭至今。沿街有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新艺术运动建筑13栋。这条大街曾聚集了大量商铺银号,三教九流,华西混杂,百年前就具备了现代城市雏形,如今寂寞到没落。中央大街。在树荫下乘凉的哈尔滨姑娘,你敢搭讪吗,小心削你。哈哈。哈尔滨姑娘靓丽,人高马大,有着傲人的身材可以炫耀。
中央大街。一位美女在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前刷着微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