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黑龙江口岸城市绥芬河之后,位于内蒙古的口岸城市满洲里也拉响了防疫警报。仅4月12日7时至16时,满洲里口岸就出现了34例由俄罗斯境内输入的新冠肺炎病例。
这个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因为这场疫情重新走到了前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今天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在历史上长期归属于黑龙江管辖,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城市。
满洲里国门
﹀
边城满洲里
满洲里市位于中国北疆,北接俄罗斯,西邻蒙古国,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从地图上看,这个边境小城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西,处在内蒙古自治区狭长行政区域的东北角地带。
距满洲里东南方向不到三十公里,便是著名的草原明珠呼伦湖所在。从这里向东,沿着301国道,便可以翻越大兴安岭山脉进入东北平原,与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东北城市实现快速互联互通。
满洲里的存在,就如同为大东北向欧亚大陆深处开辟了一条陆上航道。
从满洲里市的41号界碑向西远眺,俄罗斯的后贝加尔斯克口岸近在咫尺,双方市区的直线距离仅有9公里。从满洲里到俄罗斯远东重镇赤塔市的距离同样也不过500公里。整个中俄边境线上,满洲里市管段全长达101.1公里,囊括了包括公路与铁路口岸在内的重要通衢地段。
满洲里41号界碑
﹀
以向内背靠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贯通的满洲里为起点,向西北迈出国境线,便可接通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随后一路向西,直抵欧洲东部乃至大西洋沿岸的荷兰鹿特丹,完成纵贯欧亚大陆的漫长征途。
这个素有“东亚之窗”美誉的边境城市,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见证了俄国与中国东北大地的历史风云变幻,也成为东北亚地区多方地缘政治力量交融的锁钥之地。
这座边城的变化,要从它的名字说起。
三地交界的来由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属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部分。这一地区在元明时代一直属于东蒙古王公的草原领地,是蒙古人最优良的水草牧场之地。清朝建立初期,由于建州女真对满蒙联盟的灵活运用,从大兴安岭至阿尔泰山一带的整个蒙古草原都成为了清朝的政治影响范围,满洲里地区也随之成为了清王朝的名义属地。
呼伦贝尔大草原
﹀
公元17世纪中期之后,远征西伯利亚的俄国哥萨克开始进入东蒙古地区,并在今天贝加尔湖东南直至黑龙江上游一带设立殖民据点,并试图继续向外蒙古以及黑龙江下游一带扩张。公元1654年至公元1656年,沙俄军队在征服与同化贝加尔湖东岸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占领并建立了尼布楚城。
为了遏制俄国人深入黑龙江流域的企图,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立黑龙江将军,全称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满语称之为sahaliyanula i jergi babe tuwakiyara jiyanggiyūn)。此时的黑龙江将军管辖地较为模糊,是一个纯粹的战时行政机构。
齐齐哈尔的黑龙江将军塑像
﹀
雅克萨之战后,清王朝与俄国人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将两国的东段边界设定在外兴安岭-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一线,而此时的满洲里则是恰好位于额尔古纳河源头附近,也就是这条“尼布楚线”的西端起点所在。
尼布楚条约三语文本
﹀
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签订《布里连奇-恰克图条约》,划定了额尔古纳河以西的中俄边界,满洲里所处位置恰好位在这条中段边界线南侧,就此成为了中俄之间的边城。
由于清王朝将东北之地视作后花园,因而倾向于将黑龙江将军这一满州直属军政机构的领域向西拓展延伸进入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地界,因而将黑龙江将军辖境西拓至喀尔喀九百余里撤陈汗界(今天内蒙古与蒙古界限东端一带),刚刚好把本属于蒙古草原的满洲里所在之地纳入黑龙江将军管辖之下,这也让满洲里成为了东北与蒙古交界之地。
在这两次划界之后,满洲里所在之地也就成为了后来中蒙俄三国交界之地。这一独特的政治地理区位,也为该地区后来成为交通枢纽与通衢之地奠定了历史基础。
满洲里亚
“满洲里”一名,并非来源于汉语,而是与俄国人对东北的认识直接相关。18世纪中期之前,满洲里所在地区一直隶属于黑龙江将军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后为呼伦贝尔副都统),境内仅有少数鄂博(蒙语土堆,即为巡防点)以作军事用途。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瑷珲条约》后,黑龙江将军辖区严重缩水。清政府在此时被迫解禁东北,使大量内地民众进入东三省垦荒,移民潮迅速自辽东半岛直抵黑龙江流域与大兴安岭以西地界。在俄国人南下与中原人北上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的经济社会交流繁荣起来,黑龙江的边城满洲里地区开始逐渐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边贸集市。
行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正在奔向远东
﹀
然而,真正将满洲里捧上神坛的则是一条铁路,一条影响了东北亚地缘格局的大动脉。
19世纪后期,为了加强对于远东的控制,并巩固远东重要港口海参崴,一条纵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计划开始进入俄国决策高层的会议桌上。
截止189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从乌拉尔山以西一路修到了后贝加尔的上乌丁斯克(今俄罗斯乌兰乌德市)。在向东连接海参崴的路径选择上,俄国当局放弃了绕黑龙江北岸与乌苏里江东岸的境内路线,决定采取“裁弯取直”路线,走东北平原一带直抵海参崴。此时,处在中俄边境上的满洲里,便成为了这条铁路进入中国国门的第一站。
从1898年开始,这条被命名为东清铁路(中东路)的路上交通干线正式动工。其北部干线从后贝加尔斯克进入中国境内满洲里,随后经哈尔滨通往绥芬河,再由绥芬河出境与波格拉尼奇内铁路接轨,向东直达海参崴。
1901年11月3日,满洲里火车站正式落成。
旧满洲里火车站
﹀
“满洲里”这一名称来源于俄国人的称谓“满洲里亚”(Manchuria)。俄国人对东北的直接印象就是满洲人,而在拉丁语系的表达中“ia”(利亚、尼亚)后缀则有“XX民族居住的地方”之意。因此,满洲里名称的含义其实就是满洲人居住之地,也就是将满洲里视为通往满洲(东北)的门户之地。
中东铁路正式运营之后,满洲里站周边的“铁路附属地”成为俄国人的行政与军事管辖领地。来自俄国的商人与政治失意者纷纷从后贝加尔越境进入满洲里附近定居,来自内陆(东北、陕晋一带)的民众也纷纷北上至此,南来北往的人流在此汇聚,形成了为铁路与公路过境商贸服务配套的城镇行业体系。
满洲里街景
﹀
通过滨州铁路(哈尔滨到满洲里)的东西连接,当时的黑龙江省域内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以齐齐哈尔为政治中心,以哈尔滨与满洲里为经济两翼的黑省发展格局。1909年10月(清宣统元年九月),黑龙江省于满洲里正式设置胪滨府(额尔古纳河古称“胪驹河”)。
古老而静谧的额尔古纳河
﹀
1920年,北洋民国政府逐步收回了中东铁路的附属地治权、司法权以及部分路权,在恢复行政实质管辖的满洲里复设黑龙江省胪滨县。1923年4月,奉系军阀将满洲里铁路交涉分局改为满洲里市政分局,隶属东省特别区管辖(民国政府将长春以北原俄国管辖的中铁路沿线附属地进行统一管理的特别机构)。
奉系军阀
﹀
自清朝初年(1689年)直至民国末年(1947年),满洲里都处于黑龙江这一省级行政单位的管辖之下,是绝对的东三省窗口城市。
并入内蒙
日本战败之后,伪满洲国在原东三省区域内的统治力迅速衰亡。
1947年4月2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由于当时的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城举办,呼伦贝尔与兴安两个原本属于黑龙江省管辖的地区就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块行政辖地。
在此之后的近十年间(1947-1956),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向西逐步合并包括察哈尔、热河与绥远等地,形成了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超过两千公里的宏伟轮廓。
曾经归属黑龙江达二百五十余年之久的满洲里,至此便跟随呼伦贝尔盟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辖境。(1966-1976年,呼伦贝尔曾短暂重新划归黑龙江省,随后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第一届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
﹀
满洲里的曙光
今日的满洲里,已经是欧亚第一大陆桥的重要战略节点和最重要、最快捷的国际大通道,同样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也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随着中俄蒙合作交往的深入推进,国家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处在三国通衢枢纽的满洲里已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支点。
尽管来自俄罗斯的新冠疫情让这座边城倍感压力,但是生活在这扇“东亚之窗”中的人民并不会恐慌。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着久经沙场的白衣锐士,有着充足无虞的医疗资源,更有着众志成城的人民力量。我们,只需要等待这场严寒过后,在满洲里那无垠的森林与草原上,与人间最美的春光相遇。
满洲里的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