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的县城是漠河,中国最北的村子就是漠河县的北极村。2010年8月6日下午五点多,记者随“自驾车北极村之旅”车队,历经十个小时的行程,终于从加格达奇来到了中国东北边城漠河。
车队进入漠河(摄影:冯赣勇)
回想起车队从加格达奇到漠河的沿途景观,它们不仅美丽,而且很有特色。蓝莓之乡阿木尔的蓝莓、植被茂盛的原始林海、一片片水绿相间的湿地,都令车友们大饱眼福,至今回味无穷……
沿途湿地景观(摄影:冯赣勇)
漠河县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位于黑龙江西北部,祖国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县份。境内山脉连绵,层峦叠嶂,共有海拔400米以上的山94座,最高的山峰白卡鲁山,海拔1397米。境内河流纵横,沟溪密布,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有名的河流98条。
蓝莓之乡阿木尔(摄影:冯赣勇)
漠河曾因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的一把连烧28天的大火,将县城化为了一片废墟,如今的漠河县城是灾后重建的,所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漠河,是个新兴的城市。
记者漠河留影(摄影:李鹏)
为了记住那场那场天灾罹难,在漠河还有一座“五?六火灾纪念馆”,这是为了反思纪念1987年5月6日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造的。
途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如今,望着这座干净美丽的边陲小城,相对与从酷暑难耐的北京,经长途跋涉一下到了这个凉爽之地,让车友们感到十分兴奋。而傍晚十几度的气温还让一些女车友多少有点不适应,感觉有点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当最终抵达漠河后,接下来将前往此行的终点--北极村探寻。
漠河晚霞(摄影:王立保)
8月7日一早,车队从漠河启程,顺正在修建中的漠北公路向北极村进发。其实从漠河到北极村实际距离只有80多公里,但由于目前这段公路正在扩建之中,所以极为难走。一般视路况情况都得两三个小时的行程。途中,车队顺路首先经过观音山,于是车友们上山观光。
观音山中木栈道(摄影:冯赣勇)
走进林中108个弯、468米长的木栈道,很有点在台湾嘉义游阿里山的感觉。这里山势舒缓,山形俊秀。山下是著名的胭脂沟,山间小溪缓缓流向山下,预示着北水直通南山。这里的北极林海观音10.8米原身座北朝南,与海南南山海上观音108米法身像坐南朝北,南北相望,遥相响应,成为众多游人来此膜拜瞻仰必到之处。
观音山三尊造型(摄影:冯赣勇)
观音山中的正观音为一体化三尊造型,每尊观音菩萨各持不同法器,代表了观音菩萨的不同化身,反映了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的方便之门。据说,漠河观音山林海观音奉安之后,观音山一年内三次出现“佛光普照”的神奇景象,佛光出现时,只见湛蓝的天上,淡淡的白云,一轮七彩皆备、艳丽夺目的光环如雨后彩虹,环绕着洁白如玉、恬静高雅的观音像四周,景象极为神奇美妙。
胭脂沟景色(摄影:冯赣勇)
从观音山驱车不远向北即来到了公路西侧的胭脂沟。它位于漠河县西林吉镇北43公里,北极村南32公里处。始建于1889年,史称漠河金厂、漠河金矿局,现称老沟金矿。据说,这也是当年拍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外景地之一。
胭脂亭(摄影:冯赣勇)
清朝年间,这里的金子为慈禧太后换过胭脂,故胭脂沟一名为慈禧太后亲赐。如今当年的淘金盛景已不复存在,留下的除了一个个情节复杂的传说之外,就剩下那条寂静的河谷和不远处那片隐藏在森林中的妓女坟塚。妓女坟则位于胭脂沟深处,这里安眠着四五百名清末的风尘女子。
李金镛祠堂(摄影:冯赣勇)
在金沟边上有座山坡,李金镛祠堂就建在山坡上,李金镛是清朝政府最早发配此地负责淘金的大臣,他为发掘金沟立下了汗马功劳。祠堂香火颇盛,常有淘金客上山请求祖师爷的神明庇佑。在祠堂后面的山上有李金镛的铜像,距铜像不远就是胭脂亭,站在这里居高俯瞰,透过苍松翠柏,胭脂沟景色若隐若现。
北极村大门(摄影:王立保)
车队驶离胭脂沟后径直驶向北极村。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车队终于抵达了北极村。在记者的想象中,北极村应该是一个原生态的村落,然而来到村口时,却与想象中的景象大相径庭。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规划完整的北极村风景区了。
记者北极村留影(摄影:李鹏)
走进北极村风景区的大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面木质的牌坊,上书“中国北陲”的四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
北极村风光(摄影:冯赣勇)
走进一看,原来这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于1996年7月题写的。顺着木牌坊左侧的一条路进村不远就是北极村的纪念石。
走进北极村(摄影:冯赣勇)
漠河导游宋方森介绍说,北极村原名漠河村,1860年开始有人居住,雄居祖国的最北端,素有“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胜景的最佳观测点。全村243户,963人。
北极村景色(摄影:冯赣勇)
1997年,漠河县政府开辟北极村为“北极村风景旅游区”,成为全国最北的旅游景区。它依山傍水,民风纯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烟波浩渺的黑龙江从村边流过。对岸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那思依诺村。
北极村内留影(摄影:王立保)
北极村以北极光和极昼现象闻名于世。每当夏至前后,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西边晚霞未逝,东方朝晕又起,既像傍晚,又像黎明,人们在室外可以下棋,打球。每年的夏至节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从各地赶来,观赏这一年一度的自然景观。
中国最北的邮局(摄影:冯赣勇)
车友们在北极村纪念石前合影留念后开始进村观光。步行不远后,就看到了“村口第一家”。这是一个全木质结构房舍的农家小院,东北称这种木质房为“木刻楞”。之后继续前行人们会发现,在道路两旁都是类似的小院,这些农家小院基本都是家庭宾馆。记者随意走进一家,只见主人热情好客,屋内十分干净,还备有卫生间,条件相当不错。
漠河农村信用社(摄影:冯赣勇)
继续前行来到北极村的一个十字路口,这里已经显得较为繁华了。中国最北的邮局、中国最北一家金融机构、一些商店、饭店、宾馆、学校都在路口附近的周边地段。
最北邮局留影(摄影:王立保)
道路两旁是卖水果的摊贩,记者同其中一位卖水果的大姐开玩笑说:“您应该写块牌子:中国最北的西瓜摊。保证您的生意红火!”一席话逗的果贩笑不拢嘴,一再说:好主意!好主意!我咋儿就没想到呢……
北极点合影(摄影:冯赣勇)
中午在北极村客栈用过午饭后,车友们开始了探寻北极村之旅。驱车首先沿黑龙江岸边道路一直往北行进了3公里左右,来到了我国最北端的一个停车场。
最北金融机构留影(摄影:李鹏)
车友们下车后穿过一条架在内河上的吊桥,来到与木栈道连接的紧靠我国领土一侧的小岛上,顺路而行经玄武广场来到北望垭口广场。中国北极点、中国最北的卫生间、“我找到北了”的石柱、由名家、学者题写的数不胜数的各种“北” 字等都在这一带。
我找到北了石头(摄影:冯赣勇)
面积不大的北望垭口广场,是近年来北极村旅游兴起后修建的,据说这里就是雄鸡一般的中国版图的“鸡冠”的顶点所在,中国北极点的标志是一个矗立着 3个20多米高的“北”字的艺术钢雕。
记者界碑留影(摄影:王立保)
每个钢雕都是同样的半个“北”字,合起来就是3个“北”字。每个“北””字既像腾飞的鹿,又像展翅翱翔的雄鹰。三棱锥体的“北”字造型钢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鲜夺目,蕴涵着北极星的精华,尽纳着日月之光华,神圣可敬。北极点标志其顶点直指北极星,下方为北极村在地球上的位置。
中国最北的卫生间(摄影:冯赣勇)
在北极点的地面上还有一幅硕大的中国地图,上面标刻着中国的主要城市,以及它们和这个广场之间的距离。标示着北极村和北京、上海、台北、南沙、乌鲁木齐、三亚、丹东等全国各地的垂直距离。记者看到这里距北京的距离标识为1568公里。
北极点至北京距离(摄影:冯赣勇)
从北极点走进一片小树林,不远处的路旁是1993年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8号界碑。走出小树林后一片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是中俄边界的界河黑龙江。
车队界碑留影(摄影:冯赣勇)
中俄界河的黑龙江源于漠河,江水晶莹,曲折而下,两岸风光绚丽,景色秀美,境内原始森林繁茂葱郁,可探险、狩猎、篝火野宿。
中国北极点标志(摄影:冯赣勇)
站在江边近看,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极目远眺,可以清晰地看到江那边绿树丛荫中的尖顶俄式小房子以及林立的铁丝网,依稀看到江对面高高的建筑,那就是如今已经废弃了的俄罗斯哨所,新的哨卡据说隐蔽在对岸的半山腰。
记者界河留影(摄影:王立保)
回到小树林的岔路上向另一条小路走去,赫然一个庞大的四柱支撑的大印雕塑立于面前。这就是北极村的“金鸡之冠”。被鼎立在上方的龙头印下方为凸起的阳面篆刻“金鸡之冠”四个大字,地面对应的则是凹下阴面的四个“金鸡之冠”大字。整个金鸡之冠的大印造型真是威武壮观。
金鸡之冠造型(摄影:冯赣勇)
从内河与界江一侧的小岛重新回到村中,车友们驱车南行来到“中国最北一家”。这座两所房子的连体建筑也是“木刻楞”式的木屋,面南背北,门前有一片五彩缤纷盛开的野花。门外的墙上还挂着老玉米。靠右面的房舍如今是一家经营工艺品的商店,别看面积不大,但却顾客盈门。车友们觉得在这里买点纪念品很有意义。
中国最北一家(摄影:冯赣勇)
离开“中国最北一家”后,车友们来到“神舟北极”广场。在圆形的北极广场,矗立着一块“神州北极”的石碑。碑堤后面就是滚滚而流的黑龙江,江对岸俄罗斯的丘陵断崖与青翠丛林,犹如山水画屏,将这段中俄边境映衬得分外壮丽。
“神舟北极”广场(摄影:冯赣勇)
探寻北极村除了要看这里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外,更要看一眼镇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哨所。而中华北陲第一哨就位于北极村中黑龙江的右岸,瞭望塔对边防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她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北极村边防某连队的中俄边境瞭望哨,也是中国最北部的一个瞭望哨。
最北的边防哨所(摄影:冯赣勇)
整个瞭望塔为六面柱体,楼梯直通塔顶。塔顶面积为10平方米,可用高倍望远镜观赏俄罗斯风光。瞭望塔为砖混结构,一楼及塔顶比较宽敞,其它各层均由铁制楼梯占据。瞭望塔两侧有两座二层小楼,分别是会晤站和士兵营房,周围用砖墙圈围。虽然这里目前尚未完全对游客开放。但却是任何一个来北极村的人都要到达并拍照的地方。
江对面的俄罗斯(摄影:冯赣勇)
车友们最后在北极村探寻的地方是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北极村内的绿树丛之中。它的建筑造型系根据鄂伦春民族自古祭拜的北斗七星和其原始住所“仙人柱”,将整个馆设计成了七个依次排列的“仙人柱”展厅。
展馆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展馆内通过兴安猎神、猎民人家、游猎兴安、神秘萨满、质朴民风、文体活动和崭新生活等七个主题,充分表现了鄂伦春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
鄂伦春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鄂伦春博物馆观后,自驾探寻北极村之旅也为之圆满结束。记者一行于七月底从北京出发,历经八天,长途跋涉900多公里到达北极村,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感到获益匪浅。有些车友还相约等到冬天,将再到北极村一游,来观赏祖国边陲的壮美雪景。(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