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一座诗意弥漫的陇蜀之城
文/图 毛树林
有人在游历武都万象洞时说,他是在中国腹地探索时间的奥秘;有人游历大堡秦西垂陵园时说,他是在见证铭刻在陇南大地之上的中国历史印记;有人游历成县西狭颂时说,他知道了古人怎样赞美“高速公路”;有人游历康县茶马古道时说,他是在“在阅读深山里的诗经”——正如地质学家李四光称陇南是“一个宝贵的复杂地带”。千百年来,陇南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熔铸了陇南底蕴深厚、古老神奇的伏羲文化、博大精深的先秦文化、瑰丽多彩的西狭文化、风云激荡的三国文化、神秘奥妙的白马文化、情趣独特的乞巧文化、兼容并蓄的茶马古道文化,赋予陇南先民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秉性和精神。怀古以励志,掩卷当奋发。近年来,陇南充分认识挖掘陇南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陇南地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把一个兼具西北之雄浑、江南之秀美、汉唐之古韵、陇蜀之包容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陇蜀之城呈现在世人面前。
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地形的过渡带,地处中国地理几何中心。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陇南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境内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岭间,处处溪水跌宕,飞瀑流泉。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3760条,年径流量279亿立方米。陇南几大地貌单元的交融汇合,四大水系的交织缠绕,高山峻岭、江河深谷、丘陵盆地、草原湿地依次分布,形成了山环水抱、错综复杂的壮美山地生态景观。
《史记》将秦岭说成是“天下之大阻”,概括了秦巴山地最重要的特征。正是秦岭所处的中心位置和山脉走向,将华夏大地分成差异明显的南方(亚热带)和北方(暖温带)。冬半年秦岭阻挡着来自极地方向寒冷气团南进的步伐,夏半年则拦截着来自热带湿热气团的“北伐”,结果使得北方更趋寒冷干旱,南方则更为湿润暖热。处在秦岭南麓秦巴山地的陇南,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过渡。陇南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年平均气温10-15℃。
陇南优美的生态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物产的独特性上。陇南区内地形复杂、光热充足,为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林地面积1758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300多种,其中珍贵树种51种;境内生息着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20多种。有各类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誉,“米仓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铨水大黄”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列全国之冠。有各类野生动物350多种,占甘肃省野生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甘肃省400多种鸟类,也大多集中在陇南山区。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异兽珍禽达20多种,包括世界稀少,中国独有的“国宝”“活化石”大熊猫、有“美猴王”之称的金丝猴,以及羚牛、褐马鸡和藏羚、梅花鹿、毛冠鹿、雪豹、大鲵、角雉、蓝马鸡、白马鸡、雪鸡、绿尾虹雉等。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有生态、人文重点旅游景区20多个、景点800多个,文县洋汤天池、武都万象洞、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两当云屏三峡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与四川九寨沟景区连接形成了环九寨沟全域生态旅游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四个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五大生态工程,按照把陇南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目标,坚定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差异竞争、特色取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天然林保护、生态产业开发、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生态文明长廊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美丽乡村游,以及省级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等方面做生态文章,绘锦绣家园。陇南有60万亩油橄榄,200万亩花椒园,400万亩核桃树园,100万亩中药材面积,60万亩苹果园,全市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800余万亩,陇南成为中国油橄榄的故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
新时代陇南生态文明建设飞速发展,已成为陇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开发的最大引擎和亮点,秀美丰饶的大自然资源与绚烂多彩的生态产业资源竞相绽放,魅力城市、休闲旅游小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乡靓丽的生态新城,绘就一幅“陇上江南”的山水画卷。
朝气蓬勃的活力之城
陇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文化的汇聚地,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形成了多元化地域文化特色,既有古代羌、氐、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融合,又有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汇,具有源头性、包容性、独特性的特点。陇南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是古氐羌文化发源地之一,是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陇南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上天赐予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祖伏羲、战神刑天、非子牧马、陇南五国、吴玠吴璘抗金等一系列绵长的传说、故事和事件,是孕育世世代代陇南人艰苦创业、发奋图强、无私奉献的古老基因。
创造精神是伏羲精神的核心,重视德行是伏羲作为时代领袖人物的重要标志。《遁甲开山图》记载:“仇池山,四面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仇池山即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伏羲文化正以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以其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感召着一批又一批陇南人投身祖国和家乡建设发展,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
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之一。据《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据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考证,常羊之山就是西和县的仇池山。刑天虽然失败,但是他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诗对刑天的这种精神大加赞颂,诗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赞扬刑天虽然失败,仍然战斗不已的精神。诗中的"干"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刑天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秦早期族人从西秦岭山深处陇南出来,历经万难,艰苦卓绝地经略关中平原,开拓了关中、四川盆地两大粮仓,奠定了华夏一统的物质基础,并在商鞅变法的铁血背景下,构建了华夏的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框架。最终秦人问鼎中原,一统天下,创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郡县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秦文化是在前无古人、史无先例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艰难探索、反复实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通过世世代代秦国先祖励精图治,成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先进的文化。特别是秦早期族人性格质朴、率直,性情坚强彪悍,做事敢作敢为,在艰苦的环境中善于嬗变和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正源,也是今天陇南精神的生动写照。
南宋初期的爱国主义将领吴玠吴璘,他们以身许国,百战御金,在陇南指挥和参与了许多大仗、硬仗,为南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陇南土地革命时期,由习仲勋等人在两当县发动的“两当兵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北发动的最早的武装起义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及红二十五军途经陇南,足迹遍布九县区,并组织了“成徽两康战役”、“摩天岭”、“悬马关”等战役;宕昌县哈达铺镇成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中国革命在这里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决定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正确路线和光辉前程。
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知恩图报、勇往直前”灾后重建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干克难、重建家园,取得了陇南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
可以说,陇南大地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高贵丰满灵魂孕育、成长的全部历程,秉承了数千年来战天斗地、坚韧不拔、公而忘私、不怕牺牲的精神。伏羲精神、刑天精神、秦人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和陇南灾后重建精神一直是激发后世陇南人民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力和动力。
今天的陇南,武罐、成武、十天高速建成通车,兰渝铁路开通,成州机场通航,山南海北,不再遥远;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市区、县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人居环境得到巨大改变;建成了陇南大数据政务中心,4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免费WiFi覆盖了重点景区和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微商遍地开花,微媒日点击量达数亿,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上的近在咫尺,闯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被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陇南电商扶贫、陇南美丽乡村建设一跃名列全国前列;扶贫攻坚、特色产业、现代旅游有序推进……一个现代化的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陇南,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跨越前进。
诗意弥漫的陇蜀之城
古代陇南既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争夺的战场,又是中原中央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交往的前哨阵地,在中原王朝的眼里秦岭以西都是荒蛮之地。历史上在陇南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城头变换大王旗”的事在古代陇南频频发生,古代陇南是陇?还是蜀?相信任何一位历史学家很难说清。从严格意义上说,陇南既陇非陇,既蜀非蜀;陇南不是陇蜀文化简单的混合体和杂交体;今天我们所说的“陇蜀之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核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一种的文化形态,它的特点是文化的独特性、包容性、多样性和诗意性,譬如秦早期文化、乞巧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陇南历史不仅仅是群雄逐鹿,金戈铁马,也是陇蜀秦巴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多民族、多元化的融合进程中,陇南诗歌是陇南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陇南是诗歌浸润的沃土,最早的诗歌是从陇南吟唱出来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蒹葭》的产生地就在陇南礼县、西和县一带。《蒹葭》是《诗经》中传诵最广的篇章之一,属于《诗经·秦风》。《秦风》就是从秦地采集的民歌。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以为《蒹葭》这首诗是描写牛郎织女传说的,是以牵牛(牛郎)的口吻唱的,这很像《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和《山鬼》,应该是受了民间祭祀歌舞的影响。诗的抒情主人公不断追求,但总是不能靠近水对岸,给人无尽的遗憾。这首诗描述了牛郎隔着河追寻织女的情形,所谓伊人其实指织女。在西周时期,甘肃东南地区的植被条件非常好,河流纵横。西汉水是这一带的主要河流,《蒹葭》这首诗中的水,应该是西汉水的上源。而牛郎织女故事中的河汉也是从西汉水演变而来的。和礼县紧紧相连的西和县,也是秦人活动的重要地域,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源地之一,今天流传在西和的“乞巧节”就是古代纪念织女活动的遗存。这为《蒹葭》这首诗的诞生地提供了佐证”。今天陇南西和、礼县传唱的乞巧歌谣、民歌仍是秦地“诗经”的一种。
李白在开元年间,途经陇南徽县青泥古道时,写下了彪炳中国文学史的诗作《蜀道难》。诗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中“青泥”就是徽县青泥岭。李白途经陇南时走的是长安——陈仓——青泥岭——剑阁——蜀地的路线。陈仓道青泥岭路段在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改道新修为白水路,现位于甘肃徽县大河乡大石碑村的摩崖石刻《新修白水路记》,就记录和赞颂了青泥岭道路改建工程。青泥岭又叫铁山,是古蜀道中最为艰难险阻的一段。诗圣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月离开秦州(今天水),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栗亭、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等地,到达同谷寓居(即陇南成县飞龙峡)。杜甫在同谷寓居期间,全家饥寒交迫,生活辛酸悲苦,采橡栗以食。杜甫在陇南写下了《同谷七歌》等许多伟大的诗篇。还有王安石、苏轼、李商隐、陆游、卢照邻、岑参、张祐、元稹、杨万里、李梦阳等大诗人都写下了大量描写陇南山水风光、社会风情的优秀诗篇。
陇南籍诗人东汉赵壹、唐代王仁裕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东汉赵壹,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人,东汉辞赋家。他的赋今存四篇,两篇为残篇残句,其《刺世嫉邪赋》和《穷鸟赋》均负盛名。唐代王仁裕,字德辇,唐长道县汉阳川(今甘肃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人。有《开元天宝遗事》等文集百余卷。《幼学琼林》中有“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王仁裕多诗,时人号为诗窖”。
历史烟云消散,文化魅力永恒。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一事一物,一诗一歌,让我们激动不已,感慨万千,除了几许沧桑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