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华
主讲人:钱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国际科学组织联合会理事会总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清华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我校倡导“ 绿色大学”建设第一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已致力于环保研究50余年,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在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形势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英明决策,既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更符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人民生活、保护地球生态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工业革命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生活,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造成了很多矛盾。主要问题是它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威胁着人类及其子孙的生存和地球的命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随着人口的剧烈膨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巨大压力。能源的使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直接相关,因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小于世界平均人均拥有量,水和耕地面积的人均拥有量都因人口增长连续下降,很多矿产资源,包括油气能源的储量都不足,不得不依赖进口,已成为保障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天然生态系统是指土地、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湿地等人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地方。生态系统是支持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命的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没有健康的生态系统,就不能保证人和生物健康的生长。地球人口的膨胀和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对天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土壤退化,森林面积锐减、结构简单化,草地湿地面积减小、功能减退等方面,其中一大恶果是地球上已有数百万种生物灭亡,更有很多品种正濒临灭亡,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控制,显然人类不会是最后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物种。中国生态系统破坏形势十分严峻,遍布不同地区,涉及各种生态系统,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环境污染包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酸雨等问题,还有全球性环境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损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最近10年来得到关注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就开始发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如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都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也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如今,持久性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更是人类健康的极大威胁。大量能源消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已使全球气候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暖趋势,其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将使亿万地球人面临灭顶之灾,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和影响。
我国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工业发达国家100年~200年的工业化历程,先是只注意发展,不注意环境;后是边发展,边注意环境,但还是以末端治理为主,治理跟不上污染,而且还是唯GDP至上。如今,我国成为世界GDP第二大国,但同时也成了环境污染大国,新旧问题加在一起形成了复合污染,情势更加严重:江、河、湖、海、地下水等各种水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天气面积扩大、时间不断延长;土壤污染已影响到食品安全;垃圾包围城市现象处处皆是……从政府、专业队伍到广大人民,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环境质量远未达到标准,污染事故还是连绵不断,离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仍有很远的距离。
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是人类在欢庆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好生活时,受到的“当头一棒”。它使人类惊醒,激发了人类的思考,经过长期、反复的争论和研究,终于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的诞生。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诞生和意义
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其中有代表性的大事有: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与环境大会”、1987年世界资源和环境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等。这正巧是“三本书”和“三次会”。
蕾切尔·卡逊注意到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农村产生的影响,虽然化学农药减轻了病虫害,保障了农作物的丰收,但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危害了人和生物的健康甚至生命,她在书里写道:“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鸟,牛羊病倒和死亡,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们中也出现了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鸟鸣的声浪,而现在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木和沼泽”。她还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这不仅是农药的问题,更关系到经济发展模式,她说:“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道路,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一条可以高速前进的平坦、舒适的超级公路,但实际上,这条路的终点却潜伏着灾难,而另外的道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机会。”
《寂静的春天》问世以后,受到了以美国化工界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为中心的社会力量的谩骂和抨击。但它也唤醒了不少人,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十分重视,曾指示对化学农药造成的健康危害进行调查,并在政府层面发布了相关规定。
受到《寂静的春天》的影响,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于1968年成立了“罗马俱乐部”,他们在一起关注、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197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他们提出:“地球的支撑力将会由于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某个时期达到极限,使经济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为了避免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的世界崩溃,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
可想而知,《增长的极限》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尖锐的论争,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促使人们密切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但它反对增长的观点也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和责难。
在“罗马俱乐部”和《增长的极限》的影响下,一批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非政府组织兴起并开展了有益的活动,他们喊出口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地球不是我们从上代人手里继承下来的,而是我们从下代人手里借来的。”充满了对地球的感情,也富有对人类应负责任的哲理性的分析。“罗马俱乐部”和《增长的极限》还催生了联合国第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大会——“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向全球发出呼吁:“已经到了这样的历史时刻,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宣言》还指出:人类必须运用知识与自然取得协调, 为当代和子孙改善环境,这与和平和发展的目标完全一致 ;每个公民、机关、团体和企业都负有责任,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对于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由各国合作解决”。大会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都要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并成立了“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要求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正确的出路。
1983年3月,“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成立,1987年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的主要观点有: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等。其中,它还首次提出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正确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说明是:“这条道路不是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应该说,是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认识的重大飞跃。
这部著作促进联合国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了大会宣言,制定了《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都要切实实施。联合国大会为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是:“既符合当代人类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发展战略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从对自然掠夺的发展转向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这次大会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就是在大会以后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国策的。
2002年,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这是为总结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后的实施情况而召开的。出人意料的是,大会的政治宣言承认:“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所确定的目标没有实现。”也就是说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还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境界,还没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政治宣言说明了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地球仍然伤痕累累,世界仍然冲突不断。前者指的是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甚至更加严重,反映在海平面上升、森林遭严重破坏、超过20亿人口面临缺水、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的影响、220多万人因水污染而丧生、气候变化影响日渐明显等。后者则是世界面临的各类政治、社会问题,包括: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霸权主义、跨国犯罪、毒品走私、贫困人口有增无减、世界和平和安全受到威胁等。这次会议对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
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因此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要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中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又很不均匀。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而经济发展模式仍然粗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我国自1993年以来,就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国家基本战略。“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都与联合国几次会议的精神相一致,而且符合我国的国情。这也说明,我国还没有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还需要坚定信念,加倍努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人类曾经历过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不同历史时代的特点鲜明地反映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
在原始时代,自然力异常强大,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完全依赖自然,因此人类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形成图腾文化。在农业时代,人类已经发明了一些农耕工具,有了一定的力量改变自然,但由于农业收成依赖土地和气候条件,人类依然十分注意与自然的协调。到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因此出现“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对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当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时,人类才恍然大悟,开始注意到必须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人类的历史表明,过去人对自然有两种片面观点:一种是过分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被称为生态唯意志主义;还有一种是认为人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主张返回自然,被称为生态唯自然主义。
工业革命以来,生态唯意志主义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占了上风,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以下一些名人和话语可以代表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著名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事实上,任何人没有自然的呵护和抚养,是不可能在世上存在的。近代科学革命创导人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曾经影响了几代人努力学习、不断创造,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培根忽略了分析不同知识和技术对自然不同的作用,化学农药的发明和使用就是一个实例,它说明新知识、新技术可能会产生对自然和人类的破坏作用。我国大跃进时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也是这样的观点。
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心思想就是人必需尊重自然,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人类也应该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一切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最终都将危害人类自己和人类生存的地球,必须坚决摒弃。
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了“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名称和学科,这些学科表明了人类对地球上其他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怀,但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从对工业革命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反思中激发了对生态文明的思考和追求,开始将生态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入对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研究中来。
1972年,日本通产省工业咨询委员会下属的工业生态学小组发表了题为“工业生态学:生态学引入工业政策的引论”的报告,此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知识界和工业界人士大力推动工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开始在工业领域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稳定的规律和法则,在建设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达到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结果。我国环保界也紧跟世界新潮流,从上世纪70年代推行清洁生产开始,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提倡工业生态学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质的讨论和研究,我国社会科学界的专家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他们提出了众多对于生态文明实质的表述,如:卢风提出:“生态文明是由纯真的生态道德观、崇高的生态理想、科学的生态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行为构成的”,刘湘溶认为:“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引自卢风等著《生态文明新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源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清楚地告诉我们,生态文明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5月24日指出:“决不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此,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的统领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走向光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保障,也将是人类走向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
对比生态文明建设的诞生过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诞生过程,我们不无惊讶地发现,两者竟是亦步亦趋、相得益彰,它们发生在相同的历史阶段,针对的是相同的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目标又都是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的未来。很清楚,生态文明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很多先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必须同天、地和谐相处。如孔子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庄子则说:“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为一。”几位大师都把能否与天地合为一体看作是做人的根本,是衡量人的标准。荀子提倡变革自然需兼得天时、地利与人和,他说:“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贷浑浑如泉涌,涓涓如河海,暴暴如山丘,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若否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地敖然,若烧若焦。”他已经预见到了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将会造成灾难,兼得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发展应该就是可持续发展。荀子还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鱼鳖鳅膳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不能乱砍乱伐,乱捕乱猎,要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论述天人合一的话是:“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我们真应该为这些先人的先知先觉感到骄傲,更应该努力去实践“天人合一”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途径
根据生态文明的原理和经济发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不同领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第一个领域是生产领域,应该大力提倡在生产过程中发展减物质化、非物质化、节能减排的生态经济。经济模式的改变有很多新的提法,如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这些提法本质上都是相近的,与生态经济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很精辟的定义,那就是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包括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绿色化学、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生态学、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等,总的都可以包含在循环经济中间。生态农业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大量化肥和农药使用导致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提高了粮食产品的成本,完全不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农业提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生态农业提倡采用精准农药施用技术、生态防护技术,还可采用频振灯诱杀病虫,使化学农药的用量大大减少;生态农业主张采用沼气发酵技术将农村的有机废料包括人、畜废弃物及秸秆等生物质材料转化为沼气能源,既减少了污染源,又提供了清洁能源;生态农业还应该使用天然湿地净化、处理并利用农村排放的各种废水,减少对附近各类水体的污染。
第二个领域就是消费领域。消费处于物质代谢过程的最下游,消费过程中浪费一个单位的产品,往往意味着上游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资源浪费,这就是所谓的下游效应。消费同时还有弹性效应,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所节约的资源,往往会由于消费数量的增加而被抵消。例如,由于汽车能源利用率提高所减少的耗油量,会由于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而被抵消。因此,为了节约资源,消费模式也必须改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包括使用节水产品、节能汽车、节能省地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等。也许有人会说,消费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限制消费岂不是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观点是由于对绿色消费缺乏全面的理解。缩小城乡差距、减少贫困人口、建成小康社会必将使人民的消费能力大大增加,但我们要的是合理的消费而不是浪费,我们希望人民都能过上舒适的生活而不是奢侈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富裕阶层,其消费模式十分奢侈,十分浪费,必须及时纠正。很多城市都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尽管发改委一再明令禁止,但不少地方依然我行我素。高尔夫球场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为它占用大片土地、浪费大量水资源、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污染,消费的人群却很少。
第三个领域是城市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让生活更美好,建设生态城市,就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时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导。城市规模要合理控制,不应一味扩大、膨胀;各类建筑物的布局要合理,以减少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城市应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模式,提倡自行车、步行等健康的交通模式,而不是盲目地学习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摈弃的私人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模式;公共建筑特别是政府办公楼、城市广场,不应该追求大、洋、阔,更应该反对那些耗费资源、占据土地而没有实用价值的所谓形象工程、标志工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首先是供水排水的设施,要下大力气保护水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要特别强调节约用水,即使在水资源很丰富的地方,也要节约用水。因为节约用水就是节能,少用水就少排废水。要防止、控制和治理水环境的污染。还要开发非传统水资源,重视雨水、海水、再生水以及空中水的利用。城市垃圾问题也是基础设施应解决的大问题,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的处理和利用。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城市垃圾都是资源,要开发而不要糟蹋。因此,城市垃圾就是“矿山”,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就是开采“城市矿山”。德国的城市垃圾回收率、收集率都在60%以上,再利用率在90%以上。日本有26个生态镇,其中建造了很多以城市废物为原料的加工厂。为了便于回收利用,日本在收集生活垃圾时要分成几十类,居民、环卫部门和废品回收部门配合得十分默契。
第四个领域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如树林、草地、河流、湖泊和天然湿地。目前在城市建设和修建道路时,大片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这是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具有一定面积的树林、草地、河湖、湿地的城市中生活,人的身心一定会更健康。保障城市河湖的水质刻不容缓,特别应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反对用山寨建筑物、人工绿化带破坏天然生态系统,反对将农村城市化。
实践经验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变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任务艰巨,困难不少,建设生态文明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要提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展望未来,前途是光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中国的梦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第五个领域是文化教育领域,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对象不光是学生,也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一般居民。应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学校教育,媒体、文艺等社会教育渠道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等。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吸收国外的先进观念。最终的目的是形成热爱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
第六个领域是法制和管理领域。要加强法制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相关法律;要加强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特别是应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改变唯GDP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应该正确认识GDP的数量和质量——我们需要的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关注GDP增长速率时,必须分析资源利用率及GDP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建筑物的大拆大建和过量包装就是只顾GDP数量的增长,却造成了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很有必要研究并制订衡量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用来作为考核、检查和比较的依据。联合国组织和各国各类机构曾经作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指标,但大多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例如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与生态承载力,是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里斯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用来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它从需求方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方面计算生态承载力,并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就是支撑城市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生产力,以土地面积表示。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区域或城市实际提供给人类的所有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包括水域)的总和。从上述定义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比的增加,表明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太大,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结语
自1992年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努力,包括先后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节能、减排已成为与GDP增长同等重要的目标;在一批行业、企业、工业园区以及城市进行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城市的示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中、小学的环境理念教育有了加强,清华等高校正在为建设绿色大学努力,媒体舆论对环境日益关注,出现了不少公众参与的动向等。实践经验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变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任务艰巨,困难不少,建设生态文明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要提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展望未来,前途是光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中国的梦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