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岁的时候主动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自愿报名下乡,离开繁华的大上海。
朱克家跟着同样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小伙伴们来到了云南,在他主动要求去到最艰苦地区后,他被分配到紧挨老挝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伦公社幺等寨插队落户当农民。
朱克家所在的幺等寨(今勐腊县勐仑镇么等寨)即使在勐腊县也属于最艰苦的地区,距离村委会有17公里,距离勐仑镇有12.5公里。
幺等寨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一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就已经很不错了,绝大多数时候,寨子里的村民都是吃当地出产的玉米和土豆。
如果是一般人,要么就怨天怨地的自暴自弃,要么就是想尽办法换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但是朱克家真不是一般人。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想办法调走,而是踏踏实实留在寨子里和村名一块劳动生活。
这个寨子是傣族寨,村民几乎没有几个人会汉语,朱克家白天和村民一块劳动,晚上则向会汉语的村民学习傣族语,用了半年时间,朱克家终于可以用傣语和村民交流了,而村民们也真正把朱克佳当做了自己寨子里的一员。
然后朱克家并没有满足,当他知道距离他插队的寨子更远的山上有一个爱伲族的生产队,而这个生产队的小学老师因为条件太艰苦走了,生产队一直没有老师的事情后;他主动申请去爱伲族生产队的学校当老师。
朱克家不仅仅只在生产队教书,他还利用自己的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尽一切可能帮助爱伲族生产队,他想尽办法让上级部门同意给生产队搞来了手扶拖拉机,还有拖拉机上的发动机改造成了碾米机,还向上级部门申请修水电站,让村民第一次用上了电。
而村民的手电筒、收音机这些物件坏了,也都找朱克家修。
朱克家做的这些事情,即使在今天,那也是一名极其优秀的驻村干部了,所以,在当时他成了在云南插队的上海知青的模范。
朱克家
02、
随着朱克家的事迹流传,许许多多的荣誉也接踵而来。
他先后成为了云南省先进知识青年代表会议,还被推荐参加云南省团代会并列为常委候选人。
更后来,他成了中央候补委员,并且担任了云南省共青团书记,这一年(1975年),他刚刚25岁,就成了一名正厅级干部。
这成了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但是接下来,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79年,朱克家被免除了职务,开始了为期五年的自我学习。
1984年,组织上询问朱克家的安排,是想作为普通知青返回上海还是留在云南?
朱克家最终选择留在云南,当时曲靖和昆明是云南唯二有火车直通上海的城市,于是朱克家就提出自己能否留在曲靖工作?
组织上批准了朱克家的请求,就这样,34岁的朱克家成了云南曲靖市恩洪煤矿的一名普通挖煤工。
不过很快,朱克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获得了全煤矿的好评,大家觉得朱克家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人,于是不到一年,朱克家就从一名挖煤工转到了洗煤厂工作。
由于朱克家当过老师,也做过团委干部,能说会道,仅仅在曲靖恩洪煤矿工作了三年,他就被调到了煤矿工会的电视差转台工作。
所谓的电视差转台,指的是在没有卫星电视和网络电视前,电视节目信号的中转站。当时云南电视台接收到中央电视台节目的信号,然后放大信号向全省传输,而各地的差转台收到信号后,再强化放大,向周边传输。
朱克家在差转台工作了4年,不但工作受到一致好评,而且他还重新入了党,提了干。
老年朱克家
1991年,恩洪煤矿曲靖恩洪大厦建成,朱克家被任命为云南省恩洪煤矿恩洪大厦的经理,这是一个正处级职务。
2004年,恩洪大厦停业,朱克家也办理了退休手续,这一年,他54岁。
退休后的朱克家并没有选择回到上海老家,而是选择留在了云南曲靖,成了一名说着上海口音曲靖话的曲靖人。他在曲靖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儿女。
他退休后,当朋友和记者问起往事,他总是笑着说“见笑见笑,往事,莫提。”
这就是上海知青朱克家的故事。
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