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爱上读书馆。 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摄
缘宝斋收藏的民国时期的龙床。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三亚当代艺术馆塑像。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三亚听艺术馆造型艺术品。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策划/张杰文案/罗安明拍摄/武威 罗安明剪辑/吴文惠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一缕轻烟袅袅,几许暗香氤氲,一件件珍贵的海南沉香、黄花梨、降真香展品在灯光映照下流淌着岁月的柔光。11月11日,位于海南鼎臻古玩城的海南三香文化艺术馆如一座遗世的小院,庇护着上百件奇木珍品——沉香展品“知音”“火炬”,黄花梨展品“王府香案”“黎家春早”,降真香展品“瑞兽迎吉”“一飞冲天”……细细赏来,无一不是自然的馈赠、匠心的凝结。
在海南,除了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等大型综合文化艺术场馆,还分布着不少像海南三香文化艺术馆这样小而精的小众文化艺术馆。它们大多聚焦文化艺术的某一细分领域,常有业内人士或“发烧友”慕名而来。也有一些珍品馆,藏在深闺不为人所知。它们都展出哪些珍品,又藏着什么动人的故事?请随海南日报记者赴一场“小众文化艺术馆奇遇之旅”。
精彩 观者直呼“珍品在民间”
“来,我给你看几块珍贵的沉香。”在海南三香文化艺术馆里,海南省香文化协会会长冯运天端坐桌前,先铺上一块薄布,再郑重地戴上白手套,方才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平日放在柜子里的锡盒打开。
细碎的木屑里,一块从海南尖峰岭采集的白棋沉香静卧其中,空气中幽香四溢。
众所周知,沉香并非木材本身。沉香植株在受到虫蛀、风折等自然伤害后,伤口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受到真菌感染,所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和木质纤维混合凝固之物,方为沉香。
眼前这块白棋沉香坚硬似铁,须历经数百年风霜方能结成,每一克的价值以万元计。值得一提的是,它曾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中展出,作为海南沉香的代表,向世人展现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弘扬海南三香历史文化。
这样一件沉香珍品,被收藏在小众文化艺术馆里,其实这在海南并不是罕见之事。如果你逐一走进这些“宝藏场馆”,你会发现每一座场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其中不少展品令观者直呼“珍品在民间”——
海南楚风木石博物馆里,百余块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南渡江树化石,雕刻着佛教和文化人物的南渡江古沉木,见证和记录着匆匆流走的岁月;
海南铭德票证博物馆里,清光绪年间的地契、民国时期的官契、计划经济时代的粮布票等,每一张票证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乐东白沙河谷博物馆里,矗立着一座重200斤的“男根”石祖塔,它是新石器时代海南黎族父系社会中的生殖崇拜神器,曾被五指山脚下一个偏远黎族村落的村民世代供奉;
海南黄花梨博物馆里,无论是床、桌椅、柜子等大型物件,还是烟斗、茶壶、鸟笼等小物件,都融汇着设计巧思与精湛工艺,单是细观其木色、纹路、质地就可以感受到海南黄花梨的独特魅力……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蔡葩曾参观过多家海南小众文化艺术馆,常对其中珍藏的展品感到惊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南作家、民间艺术领域的带头人,她常年关注并参与海南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保护及利用。在她看来,海南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从分布于各市县的小众文化艺术馆及其珍贵展品可见一斑。
蔡葩的父亲蔡明康,既是海南知名作家,又是一位痴迷三亚本土文物的收藏家。在他自费建设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三亚港门村社区居民文博馆里,一批海南文物保存完好,崖州文契种类丰富,还有侵琼日军使用的军刀、崖州港门炮台的火药缸、传了五代百年的槟榔灰缸……藏品多种多样,可谓不拘一格。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他看来,每一件文物都摇曳着历史的烛光。
坚守 他们为文艺献出满腔赤诚
虽然海南文化遗存颇丰富,但由于建省晚、起步慢等许多客观原因,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相对滞后。此外,海南气候炎热潮湿,历史文物保存环境并不优越,蔡葩认为,若无这些有见识甚至狂热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小众文化艺术馆创办者用心收集和珍藏,不知有多少珍贵的文化遗存会湮没于时光中。
为了创办经营一家文化艺术馆,他们中的许多人克服重重困难,献出了满腔赤诚。
乐东白沙河谷博物馆创办人袁金华对海南民间文物的“痴情”业界皆知。这位老人耗尽半生心血和全部家当,走遍海南的山山水水,为遗落“沧海”的5000多件黎族、苗族、汉族文物建起了一个家。
为了这些文物,他舍得出钱——卖了家中祖传的一对明清花梨木圈椅,买回一面黎村祖传的黄花梨鹿皮鼓;为了这些文物,他舍得花时间——住进陌生的黎村半个月,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作,终于说动村民让出世代供奉的“男根”石祖塔;为了这些文物,他甚至豁得出命——听闻有人在山体滑坡现场发现了7面青铜蛙锣,他顶着倾盆大雨坐三轮车直奔村寨而去。半途遭遇公路桥被暴雨冲垮,他脱了衣服就向对岸游去,没想到一下子被卷进漩涡无法脱身,幸而抓住一根漂过的浮木才脱了险……
去年11月,中国钱币学会会员管月晖将自己过去近20年间从世界各地苦寻收集而来的一万余枚(件、张)钱币、票证及民俗编件等,无偿捐赠给海口经济学院,建起了海南第一家钱币博物馆。
该钱币博物馆展出的展品不乏名家珍藏、稀世珍品。比如,象征“北宋货币最后一铸”的“靖康元宝”,已故中国著名钱币学家马定祥旧藏“平靖胜宝”等,价值都难以估量。
清末会党钱币,是管月晖主要的收藏和研究方向,但因为此类钱币存世时间较短、流通范围很小,此前国内鲜有藏家或研究者涉足这一专题,业界也一直没有相关著作问世,收藏和研究面临重重困难。
因为求珍若渴,管月晖有时仅为一份资料、一枚钱币,也会不惜远渡重洋或委托友人,郑重借阅或花重金购买。
每一件藏品都得来不易,管月晖为何舍得倾囊捐给一所高校?对此,他这样回答:“青年学子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群体,把钱币博物馆建在高校里,可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