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不地不食”。追求每一道菜的本土气质,追溯每一道菜的形成因缘。7 月 17 日,新华社 “快看” 抖音直播间 “百姓味道周末探店” 来到辽宁盘锦市福德汇辽河民俗博物馆,探访这家开在博物馆里的餐厅,解密从 “渔家菜” 到 “米其林餐厅” 的故事。在两个小时的直播中,累计十余万人次进入直播间,品读辽河流域民俗文化,“云鉴赏” 辽河流域河鲜、海鲜、湖鲜及山珍等食材烹调的特色美食,领略了一场文化与美食交融的饕餮盛宴。
九河下梢,退海之地、冲击平原,这就是辽河口特殊的地理结构,也促成了特殊的文化结构,渔猎、采集与农耕诸种生活方式在这里交融,衍生出的坨地文化、渔雁文化、码头文化,形成了辽河口文化求同的强大历史推动力。辽河口地区沟连着河,河连着海,纵横交错,因其地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座拥鱼虾之利,也使得百姓的日常饮食就地取材——即以海鲜、河鲜为主要食材,烹饪手法又融合了关内外各地区的风格,形成了水陆边缘地带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饮食文化,这便是辽河口渔家菜。
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文化产业园辽河民俗博物馆二楼的 “辽河渡口” 餐厅,是福德汇集团匠心打造的辽宁地域特色文化餐饮品牌。这家餐厅挖掘辽河流域游牧、渔猎、农耕等民俗文化,打造以展出农业品、渔业品、生活品为元素的博物馆氛围体验场域。以辽河口渔家菜为主打菜系,围绕辽河流域河鲜、海鲜、湖鲜及山珍等食材,推出干锅蒲笋、海蜇炖肉、盘锦一网鲜、河蟹豆腐等地域特色美食。装修以古老厚重的 “红砖文化”“辽河渡口文化”“现代高科技” 相互融合,并在多处设有与博物馆类似的展区。
直播当天,主持人富馨在福德汇集团总经理辛亚萍的带领下开始了辽河民俗博物馆的探访之旅。馆内主要展示辽河流域衣、食、住、行、渔、牧、耕、贾、读等几大板块。馆内展品,不仅侧重于静态展示,更有民间手工艺品的活态展示及民俗衍生品和文创产品的创作,也不乏现代高科技的互动体验。
辽河口渔家菜以辽河入海口的地域优势,融合海鲜、河鲜、湖鲜、山珍等食材搭配,讲求即捕即食,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和营养,以腌卤、冰藏、晾晒、发酵等贮存,以 “炖、拌、煮、蒸、炒 “烹饪之法加工,菜品风味 “偏重鲜咸、兼求浓香”。
直播中,主持人和嘉宾先后品尝了熏酱带籽大头宝、盘锦螃蟹豆腐、湿地稻香鸭、肉炒辽河口蒲笋、至尊乌米蒸盘锦六月黄河蟹等 10 道渔家精品菜肴。其中,“湿地稻香鸭”,鸭子产自盘锦湿地,以小鱼小虾为食自然生长而成,烹饪此菜需要高超的技术,由 16 种调味料静心烹制 3 小时而成。“肉炒辽河口蒲笋” 中的食材盘锦蒲笋,曾入选央视 CCTV1《舌尖上的中国Ⅱ》。蒲笋选自蒲草根部的内芯,每 100 斤蒲草才能产出 3 斤蒲笋。又因季节性强,时期短,产量低,粗纤维丰富,是不可人工种植的珍贵食材。“至尊乌米蒸盘锦六月黄河蟹” 的食材盘锦河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不同于南方大闸蟹的特别风味。
“遵循 ‘不时不食、不地不食’ 的选材理念,弃用味精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仅以最常见的食材、最朴素的做法,为食客呈现民间传统美食。” 这是福德汇辽河渔家菜的发展理念。去年 11 月 28 日,《米其林指南 2020 北京》正式发布。其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辽河口渔家菜作为特色的 “福德汇·止观小馆” 喜获 “米其林餐盘餐厅” 殊荣。“入围米其林餐厅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以匠人之心继续前行,争取把更好的美食及服务提供给每一位食客,做好辽河口渔家菜这个金字招牌,早日摘得米其林餐厅的最高荣誉——三星,进而更好地传承发展盘锦的地域文化!” 在直播中,总经理辛亚萍坚定地表达了企业发展的价值观。
本次 “百姓味道周末探店” 盘锦福德汇站直播活动让观众不仅参与了一场美食之旅,还对辽河流域的民俗文化、辽河文明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百姓味道周末探店” 系列直播活动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主办,本站直播活动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辽宁中心承办。(推广)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