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自南京的他,曾经在艺术学院就读于工艺美术系。毕业后,他做过不少事情:帮大公司做枪手,画效果图;在工地上当监督员;到后来,赶上了政府兴建文化项目热潮,参与了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江苏省科学宫的展厅设计。
2000年,事业快速发展的他,任性的决定去法国继续深造,开始欧洲和国内两地奔波的生活。其后,独自创业的老K,顺风顺水的拿到了不少大型项目,被大家称为“标王”,他的设计公司最多时达到了三十余人。
日复一日,这种需要消耗大量交际时间的雷同政府项目,很快就让他感到无聊。老K迫切的觉得需要换一个地方,换一种生活,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大理。
“那时候大理还比较原始的状态,环海路还没有修通, 整个人民路上也没什么人的,整个古城很是安静。” 他描述对大理的第一印象时,眼睛都闪着光。
“其实最早一批移居大理的,比如一些民谣歌手,都是从丽江的束河古镇过来的,因为当地过度的商业化发展,他们选择搬到大理来。”
老K这样描述这批新大理人的生活,“那个时候,人民路门店一年的房租不过三、四万,现在可能已经涨了十倍。所以,大家可以很任性,前面开个店,后面自己住在,每天晒太阳、喝喝咖啡和茶,早餐可以吃一整个上午。到了冬天,就大家把店一关,跑到东南亚玩去了。”
❷
老K把自己称作“幸运者”,来大理开民宿的人不少,但是能成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一般的酒店或者民宿,一年入住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就已经是不错的经营状况了,而無舍平均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七,被称为一个传奇。”老K自信的说道。
其实,無舍系列最早开张的是一间叫“無花果”的咖啡厅。他从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理想,做一个转角咖啡馆。“当时我签下的房租价格是周围店铺的好几倍,朋友们都觉得我疯了,但我就是觉得这个想法已经很清晰了,立刻就做了!”
無舍洱海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民宿,也是付出心力最多的一家。“为了选址,我们环湖进行了一次骑行。”最终,他停留在风景优美的马久邑凤西南村,在图纸上划下了三条水平线。
从2012年开始,折腾了两年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建了拆,拆了建,这间無舍才“难产”出来。“当时这个村子,我们是动工的第二家民宿,到完工时大概就有了三十多家。”
和洱海连成一片的下沉式水池,巨大的屋顶露台,大片的红嘴海鸥,漫天的繁星,一切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老K都把它们变成了现实。
無舍房间里干净到没有任何装饰画,因为窗户已经是很好的画面了。
大部分的房间都是朝北正向洱海,躺在床上望出去,是怎么样也看不厌的云和海。
2017年4月,政府对保护洱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0多家洱海边上的民宿被迫关闭整改,無舍也没有逃掉这个厄运。“这是很多大理民宿主人的噩梦,有很多人为了开民宿,都是搭上了自己全部的身家。”
在停业218天后,無舍作为第一批整改合格的民宿重新开业。“到现在,2000多家民宿,只有大约50多家民宿通过了整改。”
在最近新出台的政策中,洱海边0-15米的建筑物要求全部清退,大批未能重新开张的民宿已经开始被拆除。無舍也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不幸中的万幸,無舍只有前面的院子这个范围之内,我们也打算借着这个事情,把無舍的设计重新规划一下。”
❸
大理的魅力,不只是这里的景色,更在于这里的“院子生活”,这也是大理深深吸引着老K的地方。
“大理的一个小村子里,可能就住着十几个国家的人。”老K把大理戏称作一座小联合国,“手艺人、音乐人、厨子……每条巷弄的院子里都藏着大理最有意思的人。”
“在大理,最有意思的就是串院子,在别人家的院子里一呆就是一天。”
老K自己最早来大理,就先给自己找了一间小院子,那是一个打通老房子隔间的卧室,一个兼具客厅、餐厅、厨房的阳光房,种了一棵柿子树,有两只边牧。
一室一厅一院,这里并不大,却让老K感觉到了生活的满足和温暖。于是,他也想把自己对院子生活的理解,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