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6日 17:12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作者:宜秀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人参与 评论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也是保存长城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战国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均位于甘肃境内,分别起于临洮、敦煌、嘉峪关,在甘肃境内长达3000多公里。
原标题:甘肃长城:西部边陲的守望者(组图)
山丹县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誉为“露天博物馆”。本报记者 吕建荣
山丹汉、明长城在山丹县境内绵延近200公里,两者相距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同时并行并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绝无仅有。本报记者 吕建荣
峡口古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驻兵、屯粮、屯草、屯军马的军事基地,也是沿长城古道和古丝绸之路通商通邮的必经之路。本报记者 吕建荣
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也是保存长城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战国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均位于甘肃境内,分别起于临洮、敦煌、嘉峪关,在甘肃境内长达3000多公里。
由于甘肃境内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冲刷、岁月侵蚀、人为破坏,这些遗存的长城不少正在变成一堆堆沙土,一点点消失在旷野中。
2006年,我省启动了有史以来首次长城资源调查,历时6年,基本摸清了全省长城资源家底,为全面开展长城保护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结果显示:甘肃境内长城总长现存3600多公里,分布在省内11个市(州)38个县(市、区)。其中,甘肃明代长城总长度1738.3公里,居全国之首。
甘肃长城:长城天然博物馆
深秋时节,乘车自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窗外绿意全无,茫茫戈壁愈显苍凉。沿途,荒无人烟处时时可见断断续续的土墙,有的高达八九米,有的只突出地面少许,似田埂一般,若有若无。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可不是一般的土墙,那些都是古长城,大多是明代修建的,距今已经600多年了。
进入山丹境内,两道古长城伴随着312国道平行延伸,据专家介绍,这两道长城分别修建于汉代和明代,其中,汉长城距今已经2100多年了。两者相距10米至80米之间,与现代的铁路、公路并驾齐驱,一路向西延伸。放眼望去,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尽收眼底,恍惚间,抬脚便可穿越时空,跨进那个金戈铁马、豪气冲天的时代。
说起甘肃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嘉峪关,三座雄伟的关楼屹立在茫茫戈壁,巍峨挺拔,与矗立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脊梁。
如果没有专家的解读,那些残垣断壁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会与甘肃长城联系起来。
事实上,嘉峪关只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长城沿线建筑规模最壮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
甘肃境内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以及秦、汉、明等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其中战国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三道长城西端起点,都在甘肃境内,境内现有战国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战国秦长城自临洮起而东行,蜿蜒400多公里,横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和华池等县。战国秦长城由墙体、壕堑、关堡(亦谓之“城障”)和单体建筑共同组成。墙体以黄土夯筑为主,部分地段随地形外削内湮,陡峻处则利用断崖峭壁以为屏障;城障和单体建筑也以黄土夯筑为主。2011年年底完成的全省长城资源调查中,调查人员还在沿线发现了29处土墙,与长城墙体多呈垂直设置,其性质和时代有待进一步研究。
汉长城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敦煌境内罗布泊附近,浩浩荡荡数千里。汉长城“因地制宜”的特点十分突出。材质上,就地取材,金塔以东地区均以夯土为主;金塔及其以西地区则分别存在沙土、或红柳、芦苇、胡杨、沙砾夹沙土等形式,也存在利用山水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金塔以东地区以壕堑和山水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和关堡等,墙体少见;金塔及其以西地区则以筑墙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壕堑极少。
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廊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明长城墙体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有与墙体共同设防,也有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此外,甘肃明长城在修筑过程中也存在着利用前代长城设施的现象。
甘肃境内的长城,在不同历史时期,防御对象各不相同。战国秦和秦长城是“拒胡”;汉是为“逐匈奴”;明是为防蒙古、女真贵族侵犯。
嘉峪关作为明朝的边关,与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相比,已经向东收缩了一千里,成了退缩,保守的象征。一位诗人曾赋诗一首:“边塞东收一千里,雄关空锁五百年。世人不赏秦时月,吊古幽思一块砖。”
保护长城:一个永恒的话题
“秦、汉、明三代大规模修筑的长城,像三条巨龙,蜿蜒于世界的东方。而这三条巨龙的龙头,都在甘肃境内。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至今保存长城遗迹、遗物最多的省份之一。因此,甘肃的长城非常重要,在长城保护和研究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多年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甘肃长城。他指出,河西四郡都是为了修长城而设的,从这四郡的设立,可以想见当年的河西走廊肯定是水草丰美之地,只是由于战乱和过度的砍伐,才使这里的植被破坏,变成了今天的样子。甘肃要最大限度地保护长城沿线的历史风貌,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存下来。
“保护长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甘肃来说,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省文物局局长、研究员杨惠福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于长城的保护,我省目前能追溯到的最早始于1958年——嘉峪关关城维修工程,此后的几十年间,我省先后启动实施各类长城保护维修工程30多项。
过去5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我省对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酒泉市瓜州县、敦煌市、张掖市临泽县所存长城实施了本体保护加固工程,对险情较重的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一批长城墙体、烽火台、关堡等得到了加固;并重点加强了长城保护基础工作,筹措资金在甘肃古浪县明长城沿线竖立保护标志100块,并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敦煌市等8县市实施了长城本体防护工程试点,树立保护标志和必要的界桩,部分地段敷设防护网,为全面开展长城本体防护工程积累了经验。
这两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长城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仅今年一年,国家就安排资金7500多万元,用于甘肃境内长城的维护。2011年,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时期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工程之一,正式启动。该工程将重点实施嘉峪关长城保护维修、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和遗产监测中心建设三大项目,投资概算20.3亿元人民币。
2006年12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条例》,标志着我国在综合性文物保护法规之外有了针对单项文化遗产的专项法规。据此,我省张掖、武威、嘉峪关等地相继出台了各自辖区内长城保护专项办法,并成立了保护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梁建宏介绍,2006年,我省启动了长城资源调查,历时6年,摸清了全省长城基本家底,并有一批新发现,这些调查成果改写并丰富了甘肃长城资源的分布与内涵。这也是甘肃有史以来首次对境内长城展开全面调查,调查详细采集了长城消失的状况,填补了戈壁、沙漠地区的长城基础测绘空白区,为今后我省编制长城保护规划、开展长城保护工程、加强保护管理和进行科研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资金和专项法规的支持保护下,近年来,我省的长城保护工作逐步展开,但一系列客观难题也让这项工作举步维艰,很难见到明显成效。
分析甘肃境内长城保护难度,杨惠福形象地说:“体量大、分布广、质量又差,保护任务繁重。”杨惠福介绍,甘肃境内的长城基本都是黄土夯筑而成,风雨侵蚀、自然风化,加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河西走廊不少长城段已经化为土堆,被风沙掩埋。
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也认为,风蚀和雨蚀是威胁我省境内长城保存最主要的因素。他指出,我省大批长城遗址由于遭受严重的风蚀和雨蚀破坏,出现大面积坍塌和风化现象,破坏程度很严重。此外,人为破坏,如推墙平田、修路等等,也损毁了不少长城遗址。
开发利用:一项宏大的课题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这是我国文物保护的方针,也是长城保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但什么样的利用是合理的?
早在1961年,我省“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旅游开发、宣传保护方面,嘉峪关堪称我省乃至全国长城资源的典范。据介绍,嘉峪关附近的长城之所以能得到保护,缘于嘉峪关每年都有不少的门票收入,已形成“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一优势并不是所有长城遗迹都能拥有的。甘肃境内不少长城遗址比嘉峪关更为古老,而且有很高的研究保护价值,但由于地处偏远,保护不善,宣传不够,大多“养在闺中无人识”,在风沙、雨水的侵蚀下,寂寞地融入大地。
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8年,“居延遗址”和“玉门关及其长城烽燧遗址(包括大方盘、小方盘)”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开发利用、宣传长城文化方面,我省也做了不少工作。1989年初,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是我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以文字、图表、照片、电动模型、实物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从战国直到明代、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构筑史。博物馆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一般游客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博物馆还设有“中国古代兵器装备展览”、“嘉峪关文物展览”、“名人书画展览”等,并收藏各类历史文物六千多件,被誉为“长城文化的教科书”。
此外,汉、明长城在山丹县境内绵延近200公里,被专家誉为“露天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为了加强对这段长城的宣传,山丹县投入资金,将这里开发为旅游区,并新建了长城文物陈列馆,搜集各个时期的长城图片和资料200余件,征集相关文物100余件。
省文物局也先后组织开展了徒步走长城、长城自行车挑战赛等活动,并在长城烽火台上做了烽火传递信息试验,在60公里长的一段距离内,分别用汽车和烽火传递一段信息,结果显示,烽火传递仅需15分钟,而汽车则需45分钟。
2006年,我省境内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及其沿线关堡、单体建筑等相关设施在内的历代“长城”整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保护工程,甘肃被列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今年年初,在甘肃省台办的邀请力促下,来自台湾、香港的100多名学生来到甘肃,踏访临洮秦长城遗址,开启了“秦长城万里行”活动。此外,我省有关部门还多次邀请国内外新闻媒体,聚焦甘肃境内长城,进行专题采访。
举办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