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北旅游协同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东北旅游协同发展困境的本质是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源于不同地区旅游发展动能的强弱差异与转换快慢。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东北旅游协同发展的两大核心任务在于增强旅游综合发展能力与提升旅游协同发展水平,关键是培育发展内生动能,突出供给创新、需求引领与环境支撑的有效协同,在培育壮大新动能中实现旅游协同向纵深推进。具体到推进方向上,东北旅游协同发展亟须推动协同主体从行政单向主导转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层改革,协同方式从松散联盟转向规范组织,协同路径由供给侧单向协同转向供需两侧同步协同,协同空间由点状中心转向带状多核相互支撑,协同对象由单节点建设转向点轴面式融合发展,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协同发展格局,开拓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旅游协同新局面。
推动东北旅游协同深化,现阶段尤其还需辩证地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整体与局部等4对重要关系。一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政府战略先导和投入先行功能,坚持市场在涉旅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深入参与,发挥多元主体联动效应。二是统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推进区域旅游协同需有序协调供需两侧关系,巩固供给侧制度、产业与要素协同优势,加快需求侧消费、投资与开放协同建设,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三是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推动旅游协同必然涉及产业资源要素的跨行政区整合与重组,需要调节区域间和主体间的利益分配能力,缩小优势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利益落差,追求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四是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深刻认识和挖掘东北旅游的比较优势,协调好东北区域内部的定位互补与功能分区,同时,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京津冀等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与协同。
三、东北旅游协同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培育发展东北旅游深度协同的内生动能,重在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新机制,通过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端的协同改革与创新发展,推动东北旅游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向深度协同。
第一,激发供给动能,改革创新制度供给、产品供给与要素供给。一是做实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和合作联盟,形成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启动编制《东北旅游协同发展规划》,明确东北三省一区参与旅游协同合作的具体规则,设立利益补偿和监督约束机制,打造互利共赢的长效利益共同体。二是做大做强做优冰雪旅游特色,推出区域统一的冬季冰雪和夏季避暑休闲旅游品牌。借助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开发高品质、多样化、多层次和有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三是依托东北高校的优质旅游教育资源,构建旅游专门人才培育平台,创新高端旅游人才开放政策,加快引进培育创新型、技能型、实战型人才,形成多层次旅游专业人才梯队,为更深层次的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二,释放需求动能,持续推动消费升级、投资优化与扩大开放。一是高质量发展是旅游深度协同的基础,消费升级、消费分级和消费下沉激发了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