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美籍华人,是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祖籍苏州, 1917 年 4 月 26 日生于广州,在香港和上海度过少年时代。后赴美国学习建筑专业,在几十年的建筑生涯中主要作品有 70 多座。有我们所熟知的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中银大厦、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厢设计等等。其中获得各类奖项 50 多次。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建筑师。 2002 年 4 月 30 日 85 岁高龄的贝老担纲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建筑面积 19 , 000 平方米,总投资 339 ,000 , 000 元人民币,包括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建筑面积达到了 26 ,500 平方米。作为集中展示苏州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建筑成就的苏博新馆。继承和创新的采用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其亮点为: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四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贝老先生曾经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比我在国外搞其它建筑设计要难得多。”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设计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
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元素,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新馆园艺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创意山水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创造性地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想、“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一件传统与现代和谐圆融的“双面绣”艺术作品。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创新理念诠释经典建筑
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创新设计思想和对建筑所在地域文化的深刻体察。新馆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2500多年来形成的特有历史风貌,吸收传统民居的神韵,借鉴古典园林的风格,神似而非形似,从而使得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相适应,与苏州的城市肌理相融合。贝聿铭说:建筑要走新路,要有变化,否则建筑就没有发展。怎么做到既有创新又能与传统融合?那就是用现代材料达成与传统的协调,形体的整体性非常重要。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推陈出新,使人于传统中充分感受到苏州的现代,又于现代中细细品味到苏州的底蕴。
建筑景观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苏州古城的一大特点,粉墙黛瓦也是极具江南建筑特色的标志性符号。新馆色调以传统的建筑元素为基点,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来实践。贝聿铭认为:黑灰色花岗岩石材的运用便于养护,又与苏州的建筑风格极为和谐。因此,在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耐人寻味。
“中国黑”坡顶与自然光线的导入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可令人联想起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但其复杂的整体连接却更具新意。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充满了情趣与匠心。贝聿铭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优美的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其二,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贝聿铭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让光线来做设计
玻璃屋顶与石屋面相互映衬,不仅在视觉造型上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使用功能上也匠心独运,使得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成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和展区。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大而敞亮的六角形状,或大型落地式方窗,比起苏州古典的装饰性花窗简洁许多,更有利于获得视觉感受,自然光线的完美导入克服了博物馆人工采光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贝聿铭酷爱三角型与光线,“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光线与空间的结合,透过简单的几何线条来营造光影变化,使空间变化多端,让景色随脚步变化,随视角变化,随心情变化,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这位“光线魔术师”对形式和光线的敏感与运用,使其建筑作品自成一格,凸现审美价值。
人文情怀与典雅气质的精致门庭
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贝聿铭认为,“大门的处理很重要,大门要有气派,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我记忆中的许多所谓深宅大院,包括我儿时玩耍的狮子林,大多是高墙相围,朱门紧闭。而博物馆是公共建筑,我想在这里用一些新的设计手法,让博物馆更开放一点,更吸引人。同时,游客一进大门,就应感受到堂堂苏州博物馆的气派。”中轴线上的中央大厅位于入口内的前庭与后庭山水园之间,其前后进出口及东西两侧伸展开去的天窗廊道,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这个拥有八个角的中央大厅设计巧妙,借鉴苏州传统建筑立贴式梁架结构,材料则采用现代钢结构,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绘画,透过玻璃屋顶,能够看到湛蓝的天空和飘浮的白云。
山水意趣
贝聿铭设计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是内庭院,内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新馆建筑与创新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譬如不用传统的太湖石,也不用我在香山用的石灰石,我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并与苏州当地的能工巧匠合作,争取造出一个有新意的苏州园林”。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多条通往山水园的门径,使观众可以通过各个角度一睹现代版的江南园林水景风光。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北墙之下为独具创意的片石假山,贝先生一直对扬州八怪中石涛的“片石山房”情有独钟,并有意在苏州博物馆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从石头着力。这种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一体。山水园的假山用片石来摆放,就是将浑厚的大石头切片,再高低错落排砌,营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石片假山从构图到每块石头的选择,贝聿铭都倾注了许多心血。石片颜色由深入浅,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层峦叠嶂。而在月夜中,循着花园南面一株桂树散发的芳香进入山水园,可见园中水池朗月倾泻,鱼翔浅底。在若明若暗的景观灯映照下,远山朦胧,竹林疏影横斜婆娑,水畔凉厅亭亭玉立,湖面曲桥横贯,如同一幅清寂空灵、意境迷人的立体水墨山水,静观自得个中三味。
紫藤绵延
通过中央大厅东侧的天窗廊道进入东部辅展区,廊道尽头设休憩茶室和紫藤园。紫藤园里西南方与东北方各种植一棵紫藤,两藤虬龙盘旋,枝蔓在空中对接,紫藤花随风摇曳。西南方的那棵紫藤树,是贝聿铭亲自在光福苗圃园里选中的,还嫁接着从文徵明当年手植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贝聿铭十分得意于这一创意:“当人们坐在紫藤架下喝茶时,我们可以说‘这棵紫藤有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基因,你是坐在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子孙藤下喝茶呢!’这不又是一景了吗?”。
松之高洁、桂之馥郁、竹之灵性、枫之艳丽
对于庭园中的树木,贝聿铭要求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因为建筑本身是刚性的,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除竹园之外,主花园东部种植平顶松、迎客松和杏树,为了保护自然形态,移植过程中尽量不作修剪。主花园南面的一株桂花树枝繁叶茂,根据贝聿铭的提议,桂树是最早移植进园的,他希望10月份开馆时,到场嘉宾能够闻到桂花的芳香。
步行街
为保持博物馆、拙政园历史街区的完整性,贝聿铭建议将临馆的东北街改成步行街。步行街全长近470米,街上的店招大多采取匾额形式,适当增加了一些更具民俗风味的旗幡店招。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桃花灿灿。广场两侧修复了古色古香的沿街古建筑,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公众配套服务于一体。
贝聿铭提出采用金山石来铺设步行街路面,以体现苏州的地方特色。历史上真正优质的金山石都是手工切割、打磨的,而金山石手艺几近失传,费尽周折才找到一批老金山匠人,打磨出两块样石后请专人带到美国,贝先生亲自看过觉得满意了,才铺到了街上。因为完全由手工打磨,每一块石头都不一样,尺寸、形状甚至石块表面的凹凸、花纹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样就体现出了“完全自然”的效果。建成后的东北街既能感受步行街的典雅与恬静,又能领略古城苏州的繁华与亮丽,似乎刻录着苏州古城历史沧桑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