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的光与美
开学了,带领公司的照明设计师来到苏州博物馆,学习、体验一下博物馆的专业照明手法。
来看苏博。与其说是看藏品,不如说是看建筑。作为贝聿铭大师的封刀之作,这座馆和苏州姑娘一样婉约精致。
苏州博物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馆内唯一的“纱窗”。朦胧之景耐人寻味。
咖啡店的花窗衬托着精致的花灯,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
苏博的屋顶多呈立体几何形状。玻璃天窗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所谓见光不见灯,是灯具与建筑的结合。把灯具融合进建筑造型里,让参观者感觉不到灯具的存在。博物馆的照明设计需要从建筑设计开始。
苏博有2件镇馆之宝。其一是1957年在虎丘塔天宫发现的,秘色瓷莲花碗。 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特别是它的釉色滋润内敛,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被认为是五代、北宋 年间秘色瓷典范。
其二是1978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的,真珠舍利宝幢。幢存放在两重木函之中。宝幢主体部分由楠木制成,分为须弥座、幢殿、刹三部分。它被证明为宋朝文物。该宝贝的发现和3个调皮的小学生有关。
这2个宝贝的照明手法都是用的柜外打光的方式,吸顶射灯从2个方向打亮展品,且玻璃展柜使用特制吸光玻璃(基本无反射),宝贝可以完美的展示在观众面前。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从不同的角度会看见眩光。
这是洪宪年间粉彩瓷碗。短短八十三天的洪宪年间,留下的东西不多,所以这对宝贝尤为珍贵。袁氏后人将它们捐赠给了苏博。这个展柜的照明手法就是使用展柜专用小射灯(宽光束角),重点照明,把2只碗和一个文字说明分别打亮。
诸多吴门书画作品陈列在展柜里,要想让观众更好的欣赏,用光极为考究。先用格栅灯将展柜背景均匀洗亮作为基础照明,再用展柜专用嵌入式射灯(宽光束角)照亮每一幅作品,做重点照明。
这件丝织品被照亮的效果不错,很好的结合了点光源与线光源的优点。但是美中不足就是灯具没有被很好的隐藏掉。
展柜灯光需要专门设计,定制生产。一个优秀的照明设计师不但要做展柜灯光设计,还要能做展柜设计,让灯具和展柜完美的结合。
馆中此景体现贝大师对苏州园林山水的创意,也深得公司95后小姑娘的喜爱。
苏博是在太平天国忠王府的部分原址上修建。馆的东面还保留着忠王府大量的建筑。而当年的忠王府又是占用拙政园的部分区域而建。变化的是园林的主人,不变的是园林的精髓。
在没有电灯之前,苏州人在造园时,充分的运用自然光。偌大的空间窗明几亮。
苏州园林花窗不仅采光实用,还是一种景观,也反映了苏州文人的审美。花窗可谓江南园林之窗的典范,要来苏州园林多走走,细加品赏。
戏厅宽敞明亮,靠2边上部窗户引进自然光。贝大师的苏博的天窗设计多少借鉴了这个戏楼的窗户。
苏州也有四合院。忠王府的一部分后为旗人居住,按照皇家四合院改建。这个院落的采光也是非常了得。
忠王府的礼拜堂。有和教堂类似的彩色花窗。装饰意义大于采光。
文衡山居士无意插藤,我等后人有意乘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城中山水,园中天地。文人秀色,隐士之家。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照明设计师收获满满。相信我们的设计师团队会不断吸收苏州的“匠人精神”,对工作、事业精益求精,用ALINK智能照明服务好每一个客户。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