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是“宣讲宝卷”的简称,始于宋元时期,是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
同里的宣卷是吴方言区民间宣卷的一个分支,多用吴语说唱。宣卷传入同里的确切年代已难以考证。同里宣卷,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十分盛行。那时宣讲者敲两个木鱼、一块醒木,卷书上盖一块“经盖”,称为“木鱼宣卷”(亦称“平卷”),由1 人主宣,1~2 人和卷,乐器只有木鱼、磬子和碰铃。同里宣卷被称为“草台班子”,常在乡村或城镇中流动演出,这种民间文艺带有浓厚的乡土情,深受群众的喜爱。
初五迎财神农历正月初五,相传是财神生日,即五路(东、西、南、北、中)财神的诞辰,称“路头生日”。这天上午,同里镇在戏台及退思广场进行接财神仪式活动。仪式后,各路财神沿三桥及古镇区进行表演。工商界将路神视为财神,凌晨开门鸣放爆竹,张灯结彩,俗称接路头。年初五,商界各自举行“接路头”仪式后,各业开工,恢复营业。老板要请店员吃“路头酒”。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这天同里人会制作和品尝撑腰糕,这是这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习俗。制作撑腰糕时先将发好的面粉做成巴掌大小的长条,然后到烧烫锅上霍,霍到熟透后,再放到另一个已经把红糖融成糖水的锅里浸透,一条香甜软糯的撑腰糕才算是真正出锅了。撑腰糕要趁热吃口感才最为上层,人们认为吃了撑腰糕,能使腰板硬朗,健身强骨,干活不腰酸。当天男女老少都会赶去理发店理发,俗称“剃头”,取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好口彩。
三月三三月三 三月万象更新,正值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桃红柳绿、油菜花盛开,届时镇上居民结伴到郊外折柳赏花,亲近田野,谓之“踏青”,俗称“游菜花”。学校组织师生春游,以前俗称“远足”。此外农历三月初三为儿童野餐(野火饭)日。这天儿童三五成群,向邻里讨米筹菜,拣野菜挖野菜,搭灶野炊,极其快乐。
四月十四神仙会这是一种地域较广的活动,但同里有同里的特色。神仙会里有踩高跷、提臂香、荡湖船、扮蚌壳精等表演节目,还有一批善男信女穿着罪裙以示赎罪。同里的神仙会始于何时难以考查,至20世纪50年代末消失。
五月端午竞龙舟同里水面辽阔,此项活动最为热闹,而所谓的龙舟只是在农家木船的两舷用彩绸扎一些简单的彩,同时插上一些各色小旗和彩纸做的花朵,船头左右条挂一个大彩球。出船时摇两支橹,在橹中部下方,加一块长跳板,跳板要求长出左右船舷各一米,并加以固定,然后人就站在伸出的跳板上,同心协力摇橹。据说这时的船速是很快的,因此同里人又称它为"快船"。比赛时除鼓队在船的头舱里助威外,老人孩子妇女都得上岸观看,留在船上的全是青壮年,经过这样的轻装筒从,无意中又加快了船速。
六月六天贶节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同里俗称“六月六”、“猫狗生日”。此时经过梅雨季节,家中许多容易受潮的物品,时值盛夏,光照强烈。要曝晒衣被、书画、作物种子,可除虫防霉。猫、狗经过黄梅天腥臭难闻,主人为猫、狗洗浴以除虱虫,称“猫狗洗浴”。此日家家户户还有吃馄饨的习俗,有“六月六买只馄饨落一落”之说。
七月初七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旧时妇女(多为姑娘)多会在月光下置一供台,呈上时令的瓜果点心,供拜织女;此外在供台置清水一盆,轻轻将绣花针放入水盆中,视其影形,以别巧拙。如云龙在草状的为“得巧”,如椎似轴的为“拙兆”。又有在庭院聚会绣花比巧,在月光下以丝线穿针孔等,向织女乞求智巧,故名“乞巧节”。为示美,妇女小孩用凤仙花加明矾一起捣烂,染红指甲。乞巧习俗现今已废,而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现称之“情人节”)和“七月七,拿个西瓜切一切”的俗语,至今流传。
七月三十烧地香放水灯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生日,是日黄昏时分,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的门口或庭院内点烛烧香,香及棒香,可以一支一支地分插在地上,俗称“狗道场”。结束后开始放水灯,放水灯在吴江地区仅同里一地所有。水灯者,系用牛皮纸制成圆形有底的灯盏,中间放一只用泥制成后晒干的鸭脚,呈三角爪形,中有小孔,可安放灯草,然后往灯盏里加菜油。放灯的时候,前面一只船上由僧人演奏佛教音乐,后面一只船则专门把油纸灯内的灯草点着,然后慢慢放到水面上,就这样,一边奏乐一边放水灯,不消一个时辰,整修同里镇内的河面上都一闪闪亮起了水灯,犹如满天星斗落放河中,景色十分壮丽。
八月十五中秋节此节同里人比较看重,家家户户都要供斗吃月饼。斗以线香制成,纳樨于斗中,中有一塔形柱香,有好几层。是日香烛店专门有香斗供应,顾客挑选。供斗一般在黄昏时分开始,供斗时除供月饼外,还要备上其他各色果品,如菱、藕、桔子等。至半夜时分将香斗移于庭中焚化,这时,一家人才开始吃月饼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