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近几年,苏州文旅集团和苏汽集团合作完成了对多家古城河游船公司的并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业集约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经营不规范及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但服务档次偏低、无序竞争激烈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环古城河水上游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地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苏州特有的水陆城门、河桥风光使我们可以做足水文章,让历史遗存活化,让千年古城重生,把苏州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 为此建议: 一、充分依托环古城河的岸线资源,深度打造集历史、休闲、民俗为一体的5A级人文景区目前环古城河健身步道的娱乐设施、项目相对单一,可以系统开发环古城河的岸线资源,综合提升环古城河景观风貌。(一)打造主题景区,使步道成为古代与现代风格贯穿交融的、真正意义上的“健身、休闲、亲水”步道。在步道连接的各个古城门节点形成突出吴文化元素的民俗表演,实现沿岸景观、休闲、文化多元素有机融合。尝试环绕环古城河景观,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民间戏曲、曲艺等民俗表演基地和“昆曲馆”、“评弹馆”等非遗展示基地,传承和发扬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昆曲和被赞为“江南曲艺之花”的评弹,使水上旅游产品更为丰富、更具特色。(二)加强对岸线的规划设计,使之与全域旅游所需的产品基础相匹配。充分利用东园等有充分空间的场所建造“健身驿站”和亲子的“露营基地”;建设融观光、健身、娱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步道,既为广大市民提供高层次的休闲娱乐场所,也能丰富水陆联动的旅游串联项目。(三)细化提升环古城河亮化工作,重点对山塘河沿线景观进行重新设计、灯光亮化等提升改造工程。空间亮化工程以沿线桥梁、民居等景观为主,以绿地、道路和堤岸等为辅,按照幽雅静的格调,合理搭配灯光色彩、明暗对比等因素,突出古建筑、古桥梁,古亭楼等重要节点,更好地展现美妙亮丽而又朦胧幽静的水乡夜色、灯光美景,打造环古城河水上黄金旅游线路。 二、加快水上旅游线路开发,加大景区间、城市间资源整合开发(一)尽快解决娄门堰和阊门堰两道溢流闸对整个环古城河旅游产品线路以及环通金鸡湖游览的瓶颈问题。按照市政府“古运河与金鸡湖游览线路互联互通”的相关要求,“环古城河、金鸡湖贯通工程”将实现贯通古城河与金鸡湖的全域水上游。而两道溢流堰对整个旅游产品的设计、“城湖”环通造成了障碍,需要尽快落实应对措施。(二)推动城市间、景区间的相互合作。加快推进环金鸡湖旅游和环古城河游览联动产品的设计和推出,抓紧落实上塘河、胥江河、京杭大运河等新的游览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建设,打破环古城河游览的局限,形成跟周庄、同里、杭州、太湖互动的游线。(三)研究恢复苏杭市民极具情结的、航行出半个多世纪辉煌的黄金航线——苏杭线的可行性。依托水资源、水文化,将同里、乌镇等景点穿插于苏杭线之中,形成水上客运航线与沿线景点的有效互动,开启游客行一路玩一路的休闲漫游新模式。 三、全面提升环古城河码头整体形象,打造集市民、游客休闲、娱乐、购物的高端集散中心(一)目前环古城河大部分游客码头设施均比较简陋,只能满足游客上下客,无法实现现代旅游游客休闲、娱乐、消费功能,也无法体现古城旅游形象。建议研究建设码头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将有条件的码头如觅渡桥码头等打造成集旅游集散、文创产品销售、休闲娱乐的集散地。(二)在环古城河13个码头改造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西线如上塘河、胥江等码头建设工作。(三)加强对码头周边停车资源的规划、整合,建设停车设施,解决停车难及交通拥堵问题。 四、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游船升级改造工作,解决游船环境污染问题,还古城以“绿水青山”(一)加大对游船淘汰改造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要加快新能源改造步伐,打造绿色环保、具有代表苏州水城特色的新能源游船。(二)在游船的亮化美化、广告投放、商务会务、婚庆、水陆联动等创新产品上,在走出去战略上作深度研究,打造代表苏州水文化的靓丽名片。(三)重点考虑从业人员、专业人才、演职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符合现代旅游需求的人才队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 五、加大市场规范、行业整治力度,全力打造符合自由出行需求的线上、线下总入口(一)持续加大对“黄牛”、“黑车”的打击力度,整合城市、景区周边车辆集散地,打造车辆集散、旅游产品销售的线下总入口,在高度集散的基础上形成景区与环古城河水陆联动的直通效应,大力支持“苏州好行”景区直通车,缓解古城区交通、停车等瓶颈问题。(二)加强对线上“旅游总入口”研究,搭建符合现代旅游出行需求的线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