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稳岗惠企业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28日正式出台。根据“指导意见”,市人社部门将采取激励企业加大留人引力力度、多措并举开展技能培训,以及强化人力资源供给保障等措施,保障春节期间全市就业用工形势稳中向好,全力稳就业、提技能、促发展。
今年,江苏营财安保股份有限公司24名春节留苏员工顺利申请到了留苏补贴共计1.2万元。按照相关政策,公司还享受到了3.7万元稳岗返还资金。公司人事经理感慨地说,“除了第一时间发放补贴资金,人社部门及时了解公司用工情况,并搭建平台,帮助企业赴安徽、云南等地开展人力资源对接工作,帮助招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
今年,市人社部门放宽政策享受条件,采用“比对联审”“免申即享”模式在全国率先发放2021年企业稳岗返还资金6.39亿元,惠及企业16.49万户、职工226.75万人,政策“一出台就落地,对标准即享受”,继续全省领跑、全国领先。截至目前,今年苏州大市留苏补贴共计发放1.09亿元,惠及2992家企业,涉及20.53万人;来苏补贴共计发放197.05万元,惠及718家企业,涉及3740人。
苏州燃气集团现有500多名正式员工,其中外地员工占三分之一,今年春节留苏过年的占九成。春节期间,公司组织员工积极参加“留苏优技”线上项目制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安全生产、岗位技能、职业道德、防疫知识等,做到“过节、充电”两不误。
市人社部门对规上工业企业及各地政府确认的其他重点企业的留苏参保职工开展“留苏优技”项目制培训。企业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通过人社部门认可的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专项培训,可按规定获得相应补贴。截至目前,大市申请“留苏优技”项目制培训的企业共1409家,已发放补贴37.78万人次,共计11333.16万元。
市人社部门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累计培训312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4.6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今年,在全省率先出台《苏州市项目制培训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提升“苏州制造”“江南文化”相关产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专业(工种)132个。同时,创新推出“就在苏州”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链式”求职招聘服务,并依托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持续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
为常态长效强化企业用工服务,苏州今年创新建立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协作交流机制,已有序组织跨地区活动157次,覆盖全国19省82市;新增劳务基地、校企合作基地229个;多渠道提供岗位85万个,引进劳动力超过32万人,为全市用工形势总体平稳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11月底,苏州城镇新增就业21.18万人;全市用工备案实有人数达545.44万人,同比增加20.75万人。
根据指导意见,苏州将继续延续用人单位和职工失业保险缴费比例总和阶段性降至1%的现行政策,实施至2022年4月30日。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规定对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给予一定比例返还。对重点企业留苏外地职工可给予适当慰问补贴。对2022年1至2月吸纳首次来苏就业人员,且与其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参保3个月及以上的重点企业,各地可给予企业一定标准的来苏就业补贴。
同时,鼓励各地支持重点企业在2022年1月15日至3月15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项目制线上培训。企业可利用春节前后职工集中休息期间,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获得培训补贴。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
此外,指导意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并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有组织开展劳动力供给。对参加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开展赴外人力资源合作对接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根据对接合作实效,经评估给予一次性补助。(苏报融媒记者 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