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开始
汽车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
成为人类最主要的
交通工具之一
而说到汽车
必须要说说加油站
因为在燃油车大行其道的这么多年里
如果没有它...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
并没有加油站一说
汽油都是存储在油罐或其他容器里
没有统一标识没有认证
由零售商比较随意的售卖
零售商通常会在屋后储存大桶的汽油
有汽车来加油时
便用5加仑油壶灌油后倒入汽车油箱
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的加油过程需要至少3个人来操作
此外,五金店、杂货店在当时也经营汽油
1加仑的玻璃瓶包装是当时标准的销售方式
就像现在卖瓶装水一样
后来还出现过一种手摇加油机
但是加油效率不高,用户也并不买账
此外零售商还设想过“送油上门”服务
但因为无法保障运输的安全性而作罢
当然即使是现在“上门服务”如此发达的中国
也只有应急送油服务
一个瓶子几升油
够你跑到加油站而已
在当时
每位车主都需要在车库配备一个大油桶
以便随时给爱车加油
像极了现在安装在固定车位的充电桩
尽管杂货铺、药店、铁匠铺等都出售汽油
但他们都不提供除汽油外的其他汽车服务
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汽油消耗量的增大
一种能为汽车高效加油
并可以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的机构
亟待出现
终于,1905年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商人
哈利・格伦纳与克雷姆・雷辛格
投资兴办了
“圣路易斯汽车加油站”
通过重力注油罐连通橡胶软管给车辆加油
大大方便了消费者
当然也为他们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收入
世界上的第一座Drive-in 加油站
另一种说法是
1907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
在西雅图建设了全球第一座加油站
该加油站包括一大一小
两个贮油池和一条输油管线
大油池的汽油通过管线被引到13加仑的小油池中
一条配备了玻璃计量表的阀控加油软管
负责精确加油
此外,该加油站还提供
免费打气、加水、出售润滑油等业务
虽然谁才真正的全球第一座“加油站”
至今尚无定论
不过这似乎也并不是很重要
重点是它出现了,而且持续发展
1912年
路易斯安那标准石油公司在孟菲斯建设的加油站
有13部加油机,还专门建造了女用洗手间
并雇佣了一名女招待为顾客供应冰水
拓展了加油以外的服务项目
1913年
海湾石油公司在匹兹堡
建造了第一座非路肩加油站
包括混凝土地坪、围栏、站房
并装备了新式的加油机
这便是现代加油站的雏形
并延续至今
1920年
西雅图出现了一种可以看见汽油的加油泵
直至今天
在佛罗里达州还可以见到这种加油泵
伴随着公路的迅速发展
美国加油站的数量与日俱增
迅速由1921年的1.2万个
增加到1929年的14.3万个
这些早期的加油站
就如同停车计时器一般竖立在路边
与商铺、居民区之间没有缓冲区
这从安全角度看相当危险
如果燃油起火爆炸
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后期的加油站统一采用了进站式服务
接下来
石油公司开始大规模建设自有加油站
并对站房、品牌标志、设备、服务规范等
进行标准化改造
1922年,壳牌石油公司在美国西海岸的
1841个加油站中
经过改造后的200个油站
销量占到了当年所有加油站销量的40%
这足见标准化服务的魅力
差不多同一时期
1924年,上海出现了中国第一座加油站
它位于四川路111号
由美孚公司建造
站内仅有两个小油罐和一台手摇加油泵
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大上了
中国第一座加油站
此后不久
南京的第一座加油站落成
不过受限于当时中国的持续动荡
加油站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
南京街头的壳牌“亭子加油站”
与此同时
在海外,自助式加油也提上了日程
1930年,Hoosier石油公司
便试图在美国推进自助式加油
不过由于加利福尼亚州消防局认为
该做法存在火灾隐患而流产
虽然自助式加油没有一次通过
但加油站经营者们还是发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
加油站经营者们发现
吸引汽车驾驶者的最主要因素是舒适和便利
于是1931年
全程服务加油站开始出现
加油站人员除了擦玻璃
还检查油位、电瓶、打气、加冷却水
加油站的设计也突破了传统束缚
建于1936年的美国德克萨斯Shamrock加油站
就已经具备了现代加油站的气质
1937年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温斯顿-塞勒姆
第一家方便车主用餐的“拐角餐厅”开业
除了提供餐饮服务外
它还为顾客提供壳牌汽油和其他油产品
这也是加油站便利店的雏形
10年后的1947年
Frank·Urich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一家自助加油站
其加油泵由机械的流量计进行计量
下一个用户使用前
需要让服务员手动将油泵调回零点
穿着溜冰鞋四处穿梭收钱并将加油机复位的女孩
成为了此类加油站的一大特色
示意图
一些不知名的加油站
也采用了此类自助模式加油
不过当时许多零售商
并不能接受
他们继续通过各种噱头和赠品吸引用户
而当时的消费者也仍然非常忠诚于
特定的油料品牌
时代在发展,加油站在变化
1957年
无压自封加油枪获批使用
它能够在服务员提供其他服务时
持续为车辆加油
它的出现
为自助加油服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因为有效减少了未经培训的司机加油时
发生溢油情况的可能性
1959年
拐角餐厅斯特利的第二家店开业
除了提供堂食之外
它还提供外卖服务
在机械托盘处安装麦克风和喇叭点餐
像极了现在麦当劳的汽车餐厅
1964年6月10日
科罗拉多州威斯敏斯特市的便利店内
安装了全美第一台遥控自助加油机
最初,大型石油公司
认为没有必要改变
所以大都在抵制自助加油
而油料批发商则认为这是个机会
开始了
自助加油和便利店结合的模式
截止到1966年
全美大约有500到1000个自助加油站
这些加油站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
同期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有50%的加油站是自助式
而在当时的西德亦拥有2000个自助加油站
1968年
英国伦敦开始允许无人值守自助加油运营
1973年前后的汽油短缺
促进了自助加油服务的发展
为了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油价
美国加州法律规定
加油站需对价格进行明确标示
这一法规使汽油成为了更加通用的产品
现在我们在加油站外看到的醒目售价牌
就是从那时确立的
1981年,除俄勒冈州和新泽西州之外
全美各州均实现了自助式加油站的合法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加油站的发展如日中天
经销商开始考虑如何将便捷的支付
融入到自助加油中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立方西方公司开发了一种预付费汽油卡
同时在加油泵上安装配套读卡器
不久后,预付费卡更换成了信用卡
加油站
就这样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
2011年
美国汽油90%的份额通过自助式加油站销售
而在1969年仅为16%
与加油站同期发展的
加气站、加氢站也在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
欧洲开始出现压缩天然气汽车
1931年,意大利建成了
世界上第一座天然气加气站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压缩天然气也成为除汽油、柴油外
使用最为最广泛的汽车能源
1980年
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为验证液态氢作为燃料的可行性
在Los Alamos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加氢站
1988年
我国第一座天然气(CNG)加气站在四川南充建成
西南地区丰富的煤气资源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
GNC汽车也进入高速发展期
由于天然气具有低碳环保、经济实惠等优点
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
而在全国范围内
油气合建站占加气站总数的90%左右
我们常见的主要是CNG加气站
这类加气站具备储配功能
或通过天然气高压主管道直接取气
气源稳定且压力波动小
不受工业与民用的影响
国外加气站主要分为
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其中LPG加气站与加油站一般都合建
意大利和荷兰的LPG加气站
主要采用地下储罐配潜液泵形式
相比LNG
CNG和LPG起步早、发展快、技术稳定
不过LNG汽车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2006年
壳牌在华盛顿开设了加油加氢混合模式的加油站
同年美国专门启动了国家燃料电池公共汽车计划
加州因其便利的加氢站网络
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最多的地区
北美新建加氢站数量在全世界新建加氢站中的比重较大
而截至2006年
全球范围内建成的加氢站已达140多座
除美国外
欧洲也加快了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随着亚洲对氢能源汽车的研发推广
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加氢站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截至2017年底
日本加氢站最多,数量为94座
德国和美国加氢站的数量分别为45座和40座
其余国家加氢站的建设数量均低于20座
目前我国在运行的加氢站大概有10座
分别位于北京、上海、郑州、深圳、大连、佛山、成都等地
广东佛山的加氢站是我国首个市场化运作的站点
该站配置有储存区、加注区、加氢机等相关功能区
储氢能力达360公斤
每日能为10辆公交车和20辆轿车加注氢气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要发展,加氢站建设是关键
是该先购买燃料电池车,还是先发展加氢站
届时,这将是一个困扰各国政府的“两难选择”
建设运营成本高,后期收益慢、技术瓶颈
以及需要政府资金扶持的因素都将制约加氢站建设
可喜的是,随着燃料电池车对氢气需求量的增长
按照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规划
我国的加氢站数量会逐步增加
到2020年,我国的加氢站有望达到100座
人类要发展,其对于能源的需求则越旺盛
加气站、加氢站以及往后的新能源加注形式的出现
都是人类在能源与环保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没有哪一种能源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前
多种能源利用形式的站点将会长期共存共生
其实从加油站的发展历程
我们也可以看到充电站的未来
而且由于电网覆盖的广度
充电桩建设更加简便
届时
纯电汽车的里程焦虑将彻底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