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摘一片,一片绿叶;想写首小诗,写首小诗;告诉你,告诉你,西双版纳总有,总有忘归的感觉。”曾经,西双版纳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尽管在小的时候便知道了西双版纳有个泼水节,但是那时的我还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更谈不上对这片土地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后来,我观赏到到了优美的傣族舞蹈以及悦耳的葫芦丝演奏,在电视与网络上也看到了关于西双版纳的较详细的介绍。渐渐地,我了解到了西双版纳有着全国为数不多的典型的热带雨林,有着中国毗邻老挝的国家一级口岸磨憨,有着拍摄过《爸爸去哪儿》的传统傣寨勐景来,有着多处享誉海内外的普洱茶的种植地……联通六国的澜沧江从景洪城区奔腾而过,精致美丽的佛寺在村村寨寨随处可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对西双版纳有了向往之心,想去亲眼看一看这片美丽的土地。说起旅行,其实对我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的时候曾随父母一起出去玩过,但很多记忆并不太深刻了。直到初中毕业后,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出省去北京旅游了一次,这也是我第一次印象比较深的旅行。后来在高中时曾分别与几个同学在哈尔滨的许多地方游玩,也算是由此养成了有空喜欢到处走走的习惯,而且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在QQ空间记录游记。自从到上大学后,有了在异乡的生活经验,后来便能够独自坐着火车、汽车去旅行,渐渐地从只敢去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到敢于去一些交通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景区。但是直到我去西双版纳旅游前,我还没有独自乘坐过飞机——仅仅是曾和一位同学一起坐过一次飞机,而且基本全程都是在那位同学的指导之下。所以对于乘坐飞机,之前的我是不熟悉的。然而,西双版纳目前还没有通火车,如果从远处去的话一般都需要坐飞机或者汽车。转汽车的话实在是麻烦,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还并没有把西双版纳列入到当下旅游目的地。直到考虑到19年寒假有一段空余时间,而且西双版纳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避寒圣地,心中想去西双版纳看一看的想法便不断地涌现出来。就这样,我开始规划行程,开始预备着第一次独自乘坐飞机。当然,在这次旅行中,我也不仅仅拥有了第一次乘坐飞机的体验。同时我经历了第一次踏出中国国门,第一次使用滴滴打车(不怕大家笑话),第一次穿过长500多米高36米的望天树树冠走廊,第一次坐小电动车,第一次半夜到机场并使用酒店接机服务。这些体验可能在有些人眼中不算什么,但于我来说,都是在旅行之路上的收获与突破自我。这些也将在我游记中接下来的部分进行描述。先放几张图片,先睹为快~
提示:因为全文整体较长,所以分为了很多段落,可在游记目录处根据对应段落针对性查看某一部分~
起初,我把旅行时间大概定于正月初六到初八之间从哈尔滨出发,在西双版纳大概玩一周回南京。为何没有确定日期呢?因为飞机票的价格总在浮动之中,让我只能设定一个时间段去看其中哪天的票价能实惠一些,毕竟上下浮动一两日若能使路费便宜些也算值得。而哈尔滨到西双版纳当时又没有直达飞机,综合路程与票价,发现合适的方案是在天津坐直达西双版纳的飞机。由于是初次乘坐飞机,有点害怕飞机晚点,本着先不给自己出难题的原则,我决定不考虑转机。于是有了哈尔滨火车到天津,天津飞机到西双版纳的行程规划。毕竟我选择的出行时间属于春运期间,所以机票并不算便宜,提前一个半月的时候我订了正月初八由天津到西双版纳MU5748的机票,票价已是1480元。虽然再之前几天订的话会便宜一百多,但自从我订了那个航班后价格就没再下降过。至于哈尔滨到天津的火车,也是难抢票。我只能选择哈尔滨硬座到沈阳然后卧铺到天津。加上飞机经停昆明大约3个小时,于是我从哈尔滨到西双版纳这一段花了两天一夜,中途经停了沈阳、天津、昆明(未出候机室)三个地方。回南京的时候,大致依据上述原则,我采取了从西双版纳飞机到杭州,杭州动车到南京的方案。说了这么多,下面将具体行程安排列于下方:2月11日(正月初七):哈尔滨站乘坐T244次列车硬座到沈阳北站(¥75),沈阳站乘坐K972次列车硬卧到天津站(¥171)2月12日:天津火车站附近逛了下——天津滨海机场乘坐东方航空MU5748经停昆明到达西双版纳嘎洒机场——入住景洪孔雀湖度假酒店(¥85)2月13日:版纳客运站乘车到勐景来(¥40)——勐景来景区(¥50)——勐景来到打洛(¥5)——入住打洛勐海雅居酒店(¥78)2月14日:打洛口岸游——中缅国门界碑游(¥50)——打洛口岸到勐海雅居酒店(¥10)——打洛汽车站乘车回景洪(¥40+保险)——入住景洪交通饭店(¥87)2月15日:景洪客运站到勐仑(¥21)——中科院热带植物园(¥80+¥50东区电瓶车)——勐仑泰华宾馆(¥52)2月16日:勐仑客运站到勐腊(¥37)——勐腊客运站到磨憨(¥19)——磨憨口岸闲逛——磨憨客运站回勐腊(¥19+2元高速费)——入住勐腊西双景泰大酒店(¥103)2月17日:勐腊县城闲逛——勐腊客运站到补蚌(¥9)——望天树景区(¥198+20元照片)——望天树到勐腊(¥10)——勐腊客运站到景洪(¥64)——入住景洪交通饭店(¥73*3)2月18日:版纳客运站到勐罕(¥10)——傣族园(¥40)——勐罕到景洪(¥10)——告庄西双景——交通饭店2月19日:曼听公园(¥40)——总佛寺——告庄西双景2月20日:交通饭店——景洪城闲逛——嘎洒国际机场乘坐首都航空JD5788次航班2月21日:到达杭州萧山机场——入住7天杭州萧山机场西大门店(¥117)——杭州东站乘坐D2192到南京(使用常旅客积分)可以看到,我所到的地方按时间顺序可简化为景洪——打洛——勐仑——勐腊(磨憨)——景洪(勐罕)。下面展示一下景点具体方位。
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简单介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个县级行政单位。地处云南省南部,祖国西南边疆,毗邻老挝与缅甸。州内世居傣、哈尼、布朗等多个少数民族。区位优势明显,民族风情浓郁。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冬天时一般除午夜与清晨天气稍凉,大部分时间可以说是温暖如春了。另外,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对西双版纳的介绍,写到西双版纳旅游的特色是“热、傣、水、边”,我到了版纳后感觉挺有道理的。热可以理解为热带植物、雨林等景观,对应景点有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望天树等。傣可以理解为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风情,对应景点有橄榄坝傣族园、勐景来傣寨、曼听公园、总佛寺、基诺山寨等水可以理解为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以及独具特色的泼水节。边可以理解为版纳处于中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处,对应景点有打洛口岸、磨憨口岸等。夜景的话告庄西双景很不错,据说过年期间会有不少活动。
可以看到,西双版纳的景点相对分散,不是自驾的话就要最好提前熟悉一下公共交通。一般我们到郊县主要景点的话在景洪客运站、版纳客运站(上面图中有方框标注)都可以乘坐相应的客车(上文行程安排表处有提及)。后文中我也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叙述。再次提示:因为全文整体较长,所以分为了很多段落,可在游记目录处根据对应段落针对性查看某一部分~
哈尔滨站是这次旅行的始发地,这是我第一次在新修缮后不久的哈尔滨站乘车,哈尔滨站在历经多年的改造之后终于旧貌换新颜,并且开辟了北广场,这也让毗邻的圣伊维尔教堂重放生机。
春运期间的硬座火车的确十分拥挤,加之我所在的位子正好与补票处相邻,周围更是聚集了好一些人,连人带行李把这一处围了个水泄不通。乘坐了6个小时火车后,我来到了沈阳北站。
从沈阳北站到沈阳站,乘坐262路车,一路观赏了下沈阳的夜景~沈阳站与沈阳北站周边整体看上去都是比较繁荣整洁的。
从沈阳站上车,第二天早上到了天津,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踏上天津的土地。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雪花~后来得知这是从2018年冬天以来天津的第一场雪,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为减少行李重量,在天津的这一个上午我先找了一家快递公司将棉裤和在哈尔滨穿的厚鞋子先邮寄到南京。在寻找快递公司的前后时间里,我顺便将天津火车站到建国道一带简单逛了一下。
下面这张图里面的河水就是海河了,这个时节没有封冻。
接下来,我在地铁建国道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滨海国际机场。天津机场离主城区并不算很远,加上便捷的交通,很快就到达了。我顺着指示牌的标注,到窗口换取登机牌托运行李,在经过比火车站要细致的安检后来到候机厅,一直到登机,起飞,因为时间的提前量打的还比较充足,整个过程都是很顺畅的。第一次独自乘坐飞机的任务圆满达成。回想起在此之前,对于乘坐飞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但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事情,去空想它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真正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去做的时候,往往和平时熟悉的情景差距也并不很大。
飞机在空中飞行了3个多小时后到达昆明,再过三个小时后再由昆明飞往西双版纳,这段时间我们需要下机换票并且在另一个登机口重新验票登机。昆明的天气的确温暖如春,让人穿不住冬天的衣服。想起来夏天的时候来到昆明,天气就始终在十七八度到二十五六度之间,看来昆明四季如春的名声果然不是空穴来风。经过两天一夜的旅程,终于在12日晚来到了西双版纳~我之前预定的酒店是在版纳客运站附近的孔雀湖度假酒店,之前看到有接机服务,便和老板通电话希望能够接机,但是12号上午的时候得到通知是车子不够用,让我打车到酒店并报销15元。因为出机场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已没有公共交通。虽说这段距离打车来算也就不到20元,但机场旁边的出租车往往会存在宰客现象。我上了一辆车后司机张口就要40元,说是过年期间价格要偏高,经我一顿好说歹说最后30元。所以在景洪机场如果选择打车的话,滴滴可能会好些吧。跨越了三千多公里,翻转了冬与夏,西双版纳,我来了。
顺利入住孔雀湖度假酒店,和家人报了平安。13号早上醒来,收拾行李,在老板那里寄存了行李箱(能够过夜寄存)之后,便准备向此次西双版纳旅行的第一站——打洛进发。出发前在酒店房间窗口拍了一张清晨的景象,近处的傣族风格的楼房与远处的山峰交相辉映。
冬日清晨的景洪,穿上暮春初夏的衣服刚刚好,在短袖外加一件外套足矣,也方便正午时脱掉。这里的早餐也是以米线居多,米线也算是云南一大特色。
景洪城内街道两侧的行道树以热带树木居多,街边的路牌与建筑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身在傣乡。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中缅边界处。边境旅游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也使这个小镇有着一定的知名度。打洛为傣语,意为不同民族混居的渡口。打洛镇内主要景点有勐景来傣寨、打洛口岸、独树成林等。由景洪前往打洛要在版纳客运站乘车,车次也比较多。这次我前往打洛的第一站是勐景来,因为勐景来就在景洪到打洛公路路边,距离打洛汽车站不到5公里,所以乘坐到打洛的汽车即可。我购票时与售票员说到勐景来,售票员便说买到打洛,在勐景来路口下车。从景洪到勐景来,汽车要走三个多小时。中途有一些弯路坡路,能明显感觉到海拔的上升与下降。之前看过其他人的游记里说到打洛的路路况不太好,容易晕车之类。以至于我在没去打洛之前甚至有点担心。不过事实证明到打洛的路虽然弯多坡多,但整体路况比较平整,司机也开得比较稳。虽是农村客运,但车内环境还好,中途还停靠在一处休息了一会儿,沿途看着风景,体验还是挺不错的。车上有一些沿途运输的货物,原来这里的农村客运还兼营着快递的业务,也确实方便了人民群众。中午时分,我到了勐景来路口。从马路对面的小路进去,就来到了勐景来。
勐景来是一座传统傣族村寨,因毗邻缅甸,有着“中缅第一寨”的美誉。寨中塔林佛寺,古木傣楼一应俱全。寨子曾作为《爸爸去哪儿》其中一期的取景地,勐景来的知名度也因此得到提升。
勐景来门票50元一张,进入寨门后左手边会进入幸福大道,穿过这条路后就到了塔林。而进入寨门直走一段右手边会到达游客中心,这里可以寄存行李(下午4:30前取回即可)。
幸福大道,想必也承载着傣族人的美好祝愿吧。进入寨门就能看到这条路,的确让人感到温暖,把傣族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勐景来塔林——这是西双版纳规模最大的塔群,始建于公元1082年,为当时的傣王为赞扬101位高僧的功德而建。建造之初有101座大小佛塔,历经千年风雨,如今遗存修复过的58座。
在塔林的旁边,还分布着神树、神泉等。神树便是菩提树,传说佛祖即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菩提代表着觉悟与光明。
这里的神泉相传是古代傣王宫用泉,现在用于泼水节浴佛。该泉也被称为吉祥之水和幸福之水。
放眼四周的景致,便是身在一座热带花园中了。傣族村寨往往能很好地将自然景致与人文民俗结合在一起。傣族谚语说:“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所以傣族人的聚居地里,环境保护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想必也是西双版纳景色如此宜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接下来,就到了傣族传统文化陈列馆,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傣楼。
傣族的贝叶经。贝叶经就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其涵盖内容及其广泛,也被称为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傣楼内景
继续向前,就到了勐景来佛寺。傣族民间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千百年来,傣族文化已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傣寨中几乎寨寨有佛寺,人们诚心礼佛,许多男子都有过出家的经历。
佛教根据传播路线可分为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而傣族聚集区、东南亚很多地区则信奉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进入佛寺前要脱掉鞋子,而且不能触摸小和尚的头。南传佛教寺庙建筑也很有特色,在细节的处理上十分地精巧美丽。
寺院围墙
从寺庙出来,继续沿主干道前行。前方各式各样的傣楼多了起来。傣家房屋四周树木环绕,花草飘香。傣族聚居区的样貌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
傣族民居属干栏式建筑,房顶呈人字形,一般为上下两层高脚楼房,上层为居住区,进屋一般要脱鞋。这样的建筑特色很适合潮湿多雨的环境。各式傣楼在周围树木花草的掩映下,美感十足。
傣族人重视水源,重视清洁,排水沟渠必不可少。
盥洗处也要摆上些绿植。
接下来会来到一个岔路口,我是沿着左侧前进。
又来到一处古树名木。这是热带雨林中存在的绞杀现象,这个在后面中科院植物园以及望天树的旅途中就比较常见了。
道路两旁,一些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在傣楼下摆摊卖一些民族特色商品。一些傣楼是可以提供住宿的。
这里的傣家房屋已经很美了,但人们还是在尽心尽力地装扮着它。窗前摆放着的绿植,墙壁涂画着的彩绘,无不体现着傣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特性。
下图右上角那是什么旗?
接下来来到了体验制糖的地方。傣族人的榨糖工具是一个大型的木质器具,采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与轴承原理,用人力、畜力或水力等带动木桩转动,将甘蔗汁榨出来。甘蔗汁经过滤可直接饮用,也可制作成红糖储存起来。
竹编技艺展示区。在傣族人的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竹子编制的。竹条可以编鱼篓鸟笼,竹片可以做饭盒、席子等等。竹子可谓浑身是宝,在心灵手巧的傣族人的手中,竹子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绽放着光彩。
微型傣楼。左侧的竹制木屐穿上走起来会是怎样的感觉。
再向前,来到了慢轮制陶体验处。
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傣族制陶所用原料为西双版纳特有的油泥。首先要用木锤把油泥打细,到没有颗粒为止。再将油泥放在转动的轮盘上,一边转动木桩,一边将油泥做成各种器具的样子。晒半干后,可用带花纹的木拍在器具表面印上花纹或刻上文字。然后拿到土窑里烧,3-6小时后即可出炉。
接下来到了《爸爸去哪儿》1号家庭所居住的地方。
很快,到达一个岔路口,右手边便是酿酒文化体验区了。这里同样也是《爸爸去哪儿》2号家庭所居住的地方。
接下来,我到了寨心。寨心是原始崇拜遗留的产物,它如同寨子的心脏,也是整个寨子团结一心的象征物。每年傣历一月十五月圆日,寨子的人们会聚集到寨心,恭请佛教僧人诵经祈福,开示教导。共同祈福村寨团结和睦,五谷丰登,远离灾难,行善积德。
高处低处的植物与墙壁上的彩绘映衬得宜。
从指示牌所指的小巷子进入,便可找到拍摄《爸爸去哪儿》的5号家庭所住的地方了。这个地方还是略有些偏僻的。
这附近的一户傣族人家在举办婚礼,有不少人在筹划帮忙。
下图展示的是将椰子外壳剥掉而保留完整椰肉的一种小吃。这个剥的过程想来不会很容易,因为椰壳十分坚硬并且椰肉是软绵绵地附在上面的。而图中的小贩操作起来便很熟练,也吸引了人们围观购买。
接下来到了傣族织锦体验区。美丽的傣装就是由一段段傣锦纺织而成。
走到这里,跨过一道小溪,再走一段路,便到了中缅国界界碑处了。界碑也凸显了勐景来作为边境村寨的别样魅力。
通往界碑的路上。
中缅229号界碑。一侧为中文,一侧为缅文。虽然界碑在这个地方,但是中缅两国真正的边界位于界碑前的打洛江,江对岸就是缅甸的掸邦东四特区。
打洛江,对面就是缅甸,看到缅甸一侧滨江的公路上驶过一辆车,尘土不小。
从这个地方回去,继续逛寨子里面没有逛完的地方~
接下来到了傣族造纸体验区。傣族人生产的棉纸,经久耐用,防潮防腐防蛀。可用于抄写佛经、傣文,制作油纸伞和包装特殊商品等等。棉纸由一种叫“卖洒”的树皮制作而成。制作时先将树皮的青色部分用小刀刮去,然后将剩下的部分煮烂,接下来将煮烂的树皮打碎细磨成汁,最后将这些树汁倒在造纸槽上,待树汁干后,一张棉纸就做成了。
接下来,走到了寨神所在地。寨神是傣族原始崇拜的遗存,也是村寨“民间英雄”的神龛。每逢大小节日,寨神都要接受全寨村民的膜拜供奉,悼念开创村寨的先辈们,赞美祖先的功德,以启示后辈们遵守古训、勤劳勇敢、惩恶扬善、积德布施。
寨神周边
在寨神旁边,是打铁技艺展示区。傣刀刚性足、韧性好,傣族男性常常会佩戴。刀舞在傣族重大节日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
接下来,开始寻找爸爸去哪儿4号家庭所在地。虽然并没有看过这一期,但是既然到了这里,又先后已经找到了其他4组家庭所住的地方,我决定还是要努力找到4号家庭。4号家庭是林永健组,林永健塑造的不少小品与影视剧形象还是挺经典的。但是我沿着指示牌兜了好几圈,都没看到那个标志性的“塑像”。但这些圈子也不能白兜,一边寻找,一边拍照。
树上的香蕉
最终在自己使出浑身解数都没有找到4号家庭所住地后,我问了一下一家奶茶店的老板,她热心地介绍道原来那间房子过于破旧已经重新翻修,所以标志性的牌子不见了,它就在傣锦体验区对面的路口处。这个位置其实非常显眼,我之前经过了这里数次。
天色不早了,开始向出口进发。在大门口附近看到了一种树叶,感觉很喜爱。而此次勐景来的旅行也即将画上句号。
之前提到,西双版纳有个旅行特色叫做热、傣、水、边。在游览完勐景来后,我觉得勐景来景区也具备了完整的“热傣水边”。热即是景区内的榕树、菩提等植物;傣自不必多解释;水即是打洛江;边即是景区处于中缅边界。可以说,我来到西双版纳后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为我带来了一个微缩的版纳风情。景区内对傣族文化的详细解读也让我对于西双版纳有了更加全面而直观的认识,对我接下来的旅程有着不小的启迪。
走出了勐景来,来到勐景来岔路口对面等待去打洛镇的汽车。司机收费5元。到了镇上后,步行来到之前预定的勐海雅居旅店。
在打洛的街道上逛了逛。镇子上还是相对宁静的。找了一家餐馆点了一盘炒饭做为晚餐,吃过后发现餐馆旁边有一家卖泡鲁达的小店。泡鲁达是一种东南亚甜品,在缅甸泰国等地比较流行,国内也就是云南一带比较多见,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品尝过。所以我便进入了小店点了一杯泡鲁达,8元。我把钱递过去后,营业员向我说了一句我没能听懂的可能是当地语言的话。我只好和她说我不太懂这里的语言,希望能讲普通话。她应该是听得懂普通话的,否则不会知道我点的什么。但她应该不会讲普通话,因为我说听不懂后她也只是微笑着且似乎面露难色。我转念一想,这里已处于边境地区,且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说不定我们遇到的可能还是缅甸人呢。 虽然没有听懂她讲的话,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我在这里用8元钱买到了下图所示的泡鲁达。尽管语言不通,但并不妨碍我们微笑面对对方并达成交易。
泡鲁达味道很甜,奶香混合着椰香,加上干面包的香气,确实是我喜爱的口味。以至于离开西双版纳后,还常常想去品尝它。出了小店,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本来就比较宁静的小镇此刻变十分安静了。除了沿街店铺的一些灯光与主干路上的路灯亮着,其余地方就是黑咕隆咚的。抬头看了看天上,发现也并没有传说中城市里看不到的满天的星斗,仅仅是有一些星星似乎更亮了一些。此时我便回到旅店准备休息,以迎接下一天打洛口岸的旅程。从宾馆所在地到打洛口岸有3公里多的路程。打洛汽车站附近有车会载客送往口岸,我从口岸回到镇中心便是乘坐的农村客运,要10元。早晨去口岸的时候,因为我想看看沿路的风光,所以选择了步行。第二天一早首先来到前一天晚上吃炒饭的地方吃早餐~
吃过早餐,沿地图所示路线前进。沿途拍了些打洛小镇的照片。
远处的山雾亦真亦幻~为这个边境小镇增添着魅力。
我正在小镇的街道上行走,突然一只小黑狗跟了过来。它紧随着我,我走得快些,它便也走得快些;我走得慢些,它也走得慢些;我停了下来,它便也停下围着我转,还发出声音。难道它是闻到了我带的袋子里面的食物?我不知它是否有主人,倘若有的话一直跟着我那还回得去么?倘若没有主人,可我也并没有饲养它的经验。于是我只能想办法让它不再跟着我。所幸前面有一家店铺在外面摆东西,营造出了一片相对复杂的区域,我便走到附近兜了几个圈,那小狗自然被绕得找不到我了。小狗小狗对不起,我只是一个游客,又没有养宠物的经验,实在不知道你的需求啊~
到了打洛江畔,在勐景来一带打洛江是中缅界河,但在这里两岸都属于中国,边界还要再向前。
走过大桥,来到了江对岸。
这里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建筑。
在街道两旁的房屋内,不时会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老人。
随后,来到了迎宾大道路口。回头拍了张照片,远处的山与云,宛若置身仙境。
到了迎宾大道,沿着路一直向前,就是口岸了。到了这里步行的人几乎看不到,两侧也比较荒芜。这里距离口岸已然不远,道路两侧挂着国旗。
不一会儿,到了口岸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打洛边民互市商贸城。走进一看,几乎全是卖玉石的。倒是可以改名为“玉石商贸城”。云南的中缅边境一带以及缅甸都盛产玉石,所以在这里玉石生意比较火爆。这里面也以旅游团居多,这也是我不愿随团旅游的原因之一,要逛各种商店。因为我一来不太懂玉石的鉴别与市场行情,二来也没有购买需求,所以只随便看了下就出来了。
在它的旁边有一些摊贩。
走到了马路对侧,又看到了工艺品市场商品交易展销。
里面一排排店铺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里不大,很快走了出来。
站在上图所示的这个桥上,可以望到处于缅甸的大金塔。
局部放大一下。
很快就来到了国门处。国旗便是车行路的尽头处,不少人在这里拍照合影。
起初,在这里我就折返了回去,返回了没几步,路过刚才经过的一处店铺时,就听到了悠扬的歌声,歌声很具有东南亚风情,在国内大部分地方想来是听不到这种旋律的。走进一看,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在和着音乐高声歌唱,歌词也是少数民族语言。不过看起来不像是傣族,推测是布朗族,各位如果知道麻烦科普一下啦,谢谢。
一曲既毕,只见道路另一侧赶来一群人,大多穿着民族服饰,隐约听见是准备一场婚礼。这群人在这个店门口停下。这时音乐声再度响起,人们开始围成一圈,跳起当地特色的舞蹈。想到前一天在勐景来也看到一户人家在准备婚礼,足可以说这段时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了。在旅途中,能够亲身感受当地的民俗,真的是很有意义的。
之前在看攻略的时候看到在打洛口岸可以找旅行社花50元办理国门游,就是去看从打洛口岸的中国国门到缅甸国门为止的中间一带。另一种是小勐拉一日游,据说是要200多元。从打洛口岸出境到缅甸以后便是小勐拉了,据说可以参观之前提到的那个金塔。我想既然到了口岸,哪怕,多少也先去了解一下。我走到了刚才提到的商品交易展销的那个门口,看到了景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勐海打洛分公司。其实我在口岸处也看到了其它的旅行社,但也不知怎么的,看到这个旅行社的名字总觉得它更正规一些。那么,就它吧。先进去咨询咨询~
一咨询得知这几日到小勐拉的游玩项目因为整体的电脑系统异常而暂停,只有国门旅游项目在营业中。小勐拉因为属于缅甸的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所以出入境不用护照,而是需要其他的证明(具体条件记不清了可以在网上查)。国门旅游的话就是游览中缅两国国门中间区域,包括国境线、界碑、中国与缅甸的免税店等等,只需提供身份证并花费50元即可,需要登记身份信息,由一位导游带领游览全程。我决定进行国门旅游,这时正好有一家来自四川的游客也打算参与,正好导游也到了,我们便结成一个团体出发。我们从国门右侧的通道进入国门,在国门内排好队伍,会有人收身份证,并发给口岸限定区域通行证。之后便进入了两国国门中间区域。
胞波是缅语音译,意为兄弟。这片区域不大,很快就可以看到缅甸国门。而下图中道路上的那条线便是中缅两国的国界线。
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过了国境线。
缅甸国门虽然体量上比我国打洛国门要小,但看上去金灿灿的很有民族特色。中缅两国国门一个凸显大气,一个颇为精致,各具美感。
站在缅甸国门附近的我。这个地方是我目前为止到过的距离我的家乡最远的地方,距离超过了3600公里。这里同样也是我目前为止到达的最西端的地方。在国内的话,比这里距离我的家乡更远的地方只有新疆的一些地区、西藏的一些地区、南海的一些岛屿和云南的小部分地区了。从哈尔滨到这里,我先后乘坐了两班火车,地铁,飞机,客车。一路上经过了还尚在寒冷中的沈阳,看到了雪中的天津,在候机大厅感受着四季如春的昆明,在傣楼佛寺与花香佳木中品味着美丽的西双版纳,而此时在打洛边境已经踏过了国界线......一路前行,不知不觉就到了远方。
面对着缅甸国门,左侧便是中缅界碑。
从界碑附近向缅甸一侧望去,仍然可以看到之前提到的大金塔。
面对缅甸国门,右侧便是缅甸免税店。
我们不能踏过缅甸国门,于是开始返程。在返程的时候参观了中国一侧的免税店。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导游小哥聊了下天,他就是本地人,布朗族。勐海这边布朗族的比例会高一些。他和我说他若是当时成绩更好一些的话还挺想去上军校的。他也和我提到如果是一个人的话缅甸小勐拉还是不要去了,不安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小哥与同行的人也有些惊讶于我能够一个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游玩。想到从大一下学期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去大学,到大二暑假临时一个人游览苏州,此后便能一步一步地去规划旅行,恐惧与担心也能随着一次次的尝试而逐渐减弱。旅行如此,世间的很多事情想来也是如此吧。逛完免税店,便返回了打洛口岸。我询问导游小哥如果打算去勐仑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的话还是否有必要去打洛的独树成林。我之前查过独树成林的信息,发现那里除了观看独树成林现象外比较精彩的项目是一些民族表演,但是景区门票加上电瓶车票一起并不便宜。小哥说他也没有去过勐仑的植物园,无法做出比较。或许外地人来到一个地方会以猎奇的心态来体验方方面面,从做攻略的那一刻一直贯穿到游玩过后的回忆。而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看待风景与游玩的感受与游客多半是大相径庭吧。最终考虑了一下,我还是放弃了独树成林的游玩。因为我想到在中科院植物园应该能看到或者了解到类似的景象,至于表演据说在云南的德宏瑞丽一带也可以看到很多,这边的规模不算很大。虽然本人也没有考证,不过我也的确想以后找时间去瑞丽一带看一看。回到打洛口岸时,我发现下午口岸一带的人流比上午明显减少。上午可以用热闹来形容,到了下午可以说是冷清了。我在口岸处恰好看到一辆农村客运,便朝它挥了挥手。司机停下车载了我,车上只有我一个乘客,司机还问我是否去了缅甸。我回到酒店处花费了10元,我看时间还早,便打算在打洛镇闲逛一下。
打洛综合集贸市场,在这里看到了卖缅甸拖鞋的商家。云南边境地区,有不少东南亚的货物在卖,留心的话也是能够淘到很多宝贝。下图中这款黑色的缅甸拖鞋,在云南以外的地方极少有卖了。之前在昆明买过要20元一双,这里一般10-15元,据说比较耐穿。这款拖鞋男款形状瘦长,个人认为脚瘦一些穿好看。不过鞋底和鞋带都比较硬,如果初穿不太习惯的话,会非常磨脚,需要适应。不过在当地,看到一些儿童就在穿这款鞋子,应该是不少人从小穿到大的。
上图中的小朋友,人字拖的带子断了一边还在淡定地继续拖着走,并且一直没有把鞋子甩飞,太厉害了,佩服佩服~之前有一次遇到了和这个小朋友同样的情况走路那叫一个艰难,可他依旧在谈笑风生,甚至还能保持这种状态跑了几步......话说在我的家乡穿人字拖的小朋友都非常罕见。
在街上转了转,回到酒店拿书包,吃过晚饭后,便直接来到汽车站准备回景洪。因为路途毕竟不近,所以乘车前去了汽车站的卫生间,但是需要交费1元。这里的卫生间实在不算高档,但后来我发现在景洪城区内不少卫生间也要收费,这个大家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了。我在打洛汽车站买票时,因为没有说不要保险,他便默认你购买保险,多收了4元。而我以前一直认为都是默认不要保险,需要才会提。而且在景洪市区的版纳客运站、景洪客运站买票时则是正常的默认不买保险,这个大家也要注意啊。
乘坐上回景洪的班车,车没开多久,就有武警人员上车检查身份证。因为这里是边境地区,必要严格管控。大概是我的家乡距离此地过于遥远,武警查看我的身份证后就问了一些问题,诸如过来这边做什么,住在哪里之类的。我一一如实回答。后来又有一次武警检查,仍然问了我类似问题,仍旧一一如实回答。这个过程不必紧张,只需如实回答即可。望着车窗外的景色,近处的田地、村落,远处的群山。不知当年五柳先生笔下的田园,与此地景致相较如何?
就这样,两天一夜的打洛之旅画上了句号。从“热傣水边”齐备的勐景来,到宁静的打洛小镇,再到热闹的口岸。精致的傣族房舍寺院,葱茏的热带花草树木,能歌善舞的打洛居民,各具特色的中缅两国国门......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祝愿打洛的发展越来越好,守好祖国的西南边疆。到达景洪时,已是夜晚。从孔雀湖度假酒店拿到行李,再走到位于景洪客运站旁边的交通饭店——这个夜晚我将要在这里度过。
一觉醒来,已是2月15日早上。7点钟的天空还是黑的,我打算在前台寄存行李,等到从勐腊回来后取。但这边告知不能过夜寄存,过夜只能在旁边的客运站寄存,一夜6元。我只好在客运站寄存。可后来转念一想,从勐腊回来后我仍住在交通饭店,如果此时和前台说了这个会不会就可以寄存呢?不过这终究也是过去了。我在宾馆楼下景洪客运站买了7点30分的景洪到勐仑的汽车,向着今日的目的地——中科院热带植物园进发。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可以清楚地看到山间的晨雾。等到到了勐仑镇,发现晨间的小镇被晨雾笼罩着。我将部分东西放到了之前预定的泰华宾馆寄存,然后走向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国家5A级风景区,坐落于勐仑镇罗梭江环绕的葫芦形半岛上。于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该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之一。有13000多种引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在1100公顷的园地上生长,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种质保存、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我之前关注了一下中科院版纳植物园的微信公众号,得知2019年植物园建园60周年之际,在2月5日到19日有一些活动可以参与。诸如本命年属猪的游客持身份证与入园门票可在游客服务中心领取小礼物,这个条件我恰好符合。于是在买完门票后就赶到了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赠给了我一个园内简介手册和一片菩提叶书签。由此可见,大家在前往一个景区游玩之前,可以多浏览一下其官网或公众号,说不定就有惊喜。在来到西双版纳之前,我曾电话咨询过植物园这边(公众号与官网上可以看到景区电话)游览车的事宜。因为从之前的介绍里可以得知,植物园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分有着包括奇花异卉园、水生植物园、百花园、榕树园等多片小区域,人工痕迹较重,但是能在短时间内欣赏到多种珍奇树木。东半部分面积广大,主要包括绿石林、沟谷雨林等区域,很多地方颇有猎奇探险之趣,可以一览热带丛林风情。从正门进去首先到达的是西半区,想要到达广袤的东半区就需要坐电瓶车。在电话里咨询到电瓶车分为东西两部分,可以在售票处购买西半区和东西半区两段的。如果只购买东半区的电瓶车需要在园内东西半区结合处购买。电瓶车下班时间为晚6点。由此我打算步行游览西半区,单独购买东半区的电瓶车。而且,在电话里我又确认了一下勐仑前往勐腊的班车在白天班次还是很多的,在晚上六点前直接前往车站购买一般都没什么问题。经由此次电话咨询,我对前往勐仑、勐腊的旅行规划更加清晰了一些。所以如果对某个景区想要了解的事宜不够确定,拨打景区服务热线往往是非常方便直接的。在此感谢植物园的工作人员。
进入植物园,要走过罗梭江桥。此时还是一片雾气萦绕,似乎这些植物生长在仙境之中。桥的两侧有一些花儿争奇斗艳。
走过桥后,似乎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满目青翠,这便是正式进入了植物园西半部分了。
入园后,第一站来到了百花园。
接下来,来到了能源植物园。园区根据能源植物所含主要生物质能成分,分为薪炭植物类区、淀粉植物类区、纤维植物类区、油料植物类区以及烃类植物类区等五个主要收集区。保存了50科350余种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已广泛应用或具较大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
这里有一种树叫做铁刀木。此木质地十分坚硬,枝条生长迅速且易燃,是良好的薪炭类树种。每次砍伐枝干后,枝条又会快速长出,3年后又可再次砍伐,能够连续利用数十年。这种林木的种植,可减少当地民众对森林的砍伐,是古代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案例之一。
下图这种植物叫木瓜榕。
这些或高或矮,或宽阔或苗条的植物们,都在能源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下面这个是细叶桉树,应该是适宜考拉生存的吧?
远处有一座傣族风格的亭子,里面有展板在详细介绍能源与能源植物。能源植物是直接用于提供能源的植物,包括速生薪炭林(铁刀木等)、含糖或淀粉的植物(甘蔗、甜菜、木薯、玉米等)、能榨油或产油的植物(油菜、向日葵、棕榈、花生等)、可供厌氧发酵用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等。
还有各种能源植物种子展示。
在能源植物区踱步的时候,雾气已然散去,太阳开始出来。这个过程不长,从朦朦胧胧之中一下子便过渡到晴空万里,进而又有些暴晒之感。云南的气候,往往就像这样,给人以惊喜神奇之感。此时我想起了《阿甘正传》中的“巧克力定理”。虽然如此,但云南大多数地方年温差都比较小,加之空气质量较好,风景秀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了。从能源植物园出来,接下来来到了龙脑香园。
龙脑香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是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有15属、580种。我国分布的5属13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
龙脑香园已收集、保存了我国所有种类和部分东南亚分布的种类。譬如望天树,这个在后面写望天树景区部分也会详细地描述。
在这里看到的树木,大多笔直挺拔、高耸入云。所谓“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穿过龙脑香园,便来到了植物园中的一处精华所在地——奇花异卉园。这附近的人流也多了起来,旁边有经营餐饮的商贩,我在这里吃了午餐。
奇花异卉园以引种、栽培观赏植物为主。园内共收集各类观赏植物300多种。
此地确实景色秀丽,之前没有见过的各类花草树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里将观赏性与科普性合二为一,让人流连忘返。
大含羞草。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参观一个植物栽培地,当时看到含羞草就觉得十分神奇,触摸它的叶子就能使其闭合。之后我们每个同学都被赠予了一小株含羞草,带到家中后,我还时常去拨弄它,大概那就是童年时的好奇心吧。现在在植物园见到了如此大一株含羞草,又想起了这一段往事,只是记不清那一小株含羞草后来如何了。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啊。
下面这张图是跳舞草,其幼嫩叶片对声波十分敏感,受声波刺激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其状如少女翩翩起舞,故名。不过当时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所以即便有人在旁验证,也不如在寂静的环境之中验证有较强的前后对比。
地涌金莲。
龟背竹。这些洞的作用是平衡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能量,是植物巧妙利用光资源的一种进化适应。
多肉植物。
中国无忧花。
佛肚树。
酒瓶兰。
之前好几张照片中都有下图这棵树的身影,它高耸的树干使其颇有鹤立鸡群之傲骨。
上图的树木虽然高耸,但并不孤独,因为园中的另一边还有下图中最高的那棵树与之遥相呼应。下图最高的这棵树,树冠形似孔雀开屏。矗立园中,颇有百鸟朝凤之威仪。两颗树木树冠一缩一放,更是体现出了一张一弛的韵味美感。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奇花异卉园画龙点睛之处了。
奇花异卉园旁边,就是榕树园了。榕树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中。之前在勐景来看到的绞杀现象便发生在榕树上,绞杀现象也是榕树园中较为常见的一处景观。除此之外,榕树很多种类还具有“板根”、“老茎生花”、“空中花园”等现象,这些都反映出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
独木成林。
走过榕树园,接下来到了棕榈园。这里是世界棕榈种类收集最多的园区之一,有460种热带地区棕榈植物。记得我刚到武汉上大学的时候,就认不得棕榈,甚至将它与椰子树搞混。如今在南方上了这么多年学,对棕榈已然见怪不怪,可投身于眼前棕榈的海洋中,仍然有一种恍若初见的欣喜感觉。
走出棕榈园,路过热带雨林博物馆,进去简单转了转,里面可以获取一些有关热带雨林的知识。出馆后继续看风景~
走走停停拍拍照,不知不觉来到了荫生植物园。在热带雨林中,阳光从树冠到地面经层层树叶遮挡,只有5%左右能到达地面。加之环境高温高湿,许多喜阴耐阴的植物便在此繁衍生息了。有的在树干、树枝、树丫甚至叶片上生长,形成“空中花园”;有的就生长在地面,构成热带雨林的一大景观。
很多荫生植物养在悬于半空的花盆中,花盆高低错落很有美感,这样配合房屋走廊又兼顾了采光,可谓一举多得。
园内露天部分,便是石斛的天下了。
在这里也亲眼见到了小时候看书时觉得很好奇的猪笼草,当时甚至想过要不要养。下图就是猪笼草的口袋。
“空中花园”。
接下来就到了水生植物园。不少关于植物园的介绍都选取了这里的照片做封面或者背景。这里的王莲更是声名远播,而且景区内提供住宿的酒店就叫王莲酒店。在夏季,王莲长得很大,其上可承重50-70公斤,此时小孩子坐在上面也毫无问题。因为我去的时候是2月,所以王莲还很小,在下图中右侧的类似于平底锅的那个绿色莲叶就是王莲。
此时的水面上,还是以睡莲为主。想必在夏季,王莲就会变成水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了吧。
走出水生植物园,继续闲逛。
园内电瓶车。
接下来到了蔡希陶纪念馆。蔡希陶三十年代起便来到云南考察植物。1958年,他带领团队选定了此地作为开发利用热带植物资源的热带植物园。1959年,在蔡希陶的带领下,技术人员连同当地居民“双手劈开葫芦岛”,使这里成为我国第一座热带植物园,并在热带经济作物的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蔡希陶从事科研五十载,几乎将一生奉献给了植物方面的科学研究。时至今日,植物园更是在科普旅游、物种保存、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方面发挥着自己的力量,展示着自己的硕果。
铁树王——这三棵苏铁已有近千年的生长历史,是云南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铁树,堪称稀世珍宝。
好一朵茉莉花啊~不对,是好一片~
下图原来就是菠萝,长见识了。果实会长在每一株的中间部位。
走啊走,走到了东西半园交汇处。东区面积广大,几处景点相距较远且比较偏僻,一般需要乘坐电瓶车,电瓶车票在这个交汇处可以找工作人员购买,是往返50元。东区电瓶车车身会写着“绿石林”三个字。就这样我乘坐上电瓶车,首先来到了数公里外的绿石林。绿石林可谓是一片原始森林景观了。为什么这里要叫做绿石林呢?因为这里不仅有郁郁葱葱的雨林,更有千姿百态的奇石。上有森林,下有石林,交相辉映。
沿山路拾级而上,仍旧可以看到大片榕树。绞杀现象在这里十分常见。
树瀑布——这棵榕树为着在贫瘠的石缝中生存,在靠近石崖这一侧伸出了大量的气生根。即便是草木,为生存的努力拼搏也是可见一斑,教人不得不生出敬佩之心。
植物的千姿百态也正巧对应着人生的千姿百态,植物之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恰恰印证了进化论。所谓“造化钟神秀”。
剪不断,理还乱。
接下来,到了望江亭。
爬啊爬。到了情侣峰。这是两座并肩的山峰,这里视野很开阔,很适合极目远望。
接下来,在下山的过程中,见到了大板根。
板根是热带木本植物特有的板状不定根,从树干基部生出,斜向入土,形如木板。其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板根就像给挺拔的树木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裙子。
扁担藤,主茎扁平如扁担,匍匐而卧或悬于半空。有极强的储水能力,砍断会流出汁液,是森林中的救命藤。
下了山,走出了绿石林。坐上电瓶车,来到东区的下一站,热带雨林。这里面积不大,逛完并不需要过长时间。
向这片热带雨林的深处前行,似乎有一种当年读《小石潭记》的感觉。越到深处,环境越发地清幽。但是此时我并没有“乃记之而去”,而是“复前行,欲穷其林”。
前面没有路了,游客需要从此返回,但是热带雨林的范围显然不止于此。
从热带雨林出来,已是傍晚六点。虽然西区还有一些地方没来得及逛完,但是天色不早,也要准备出园了。此时恰好有电瓶车停在路口,这班电瓶车直接到大门口。就这样,一整日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之旅画上了句号。
从晨间的雾气萦绕,到正午的艳阳高照,再到傍晚的夕阳西下;从西区植物的多姿多彩、争奇斗艳,到绿石林的上有森林、下有奇石,再到热带雨林的原始风貌、郁郁葱葱......从山石之巅到流水岸边,或是人工栽培,或是自然生长,千姿百态的热带植物在这个偌大的植物园中怒放着鲜活生命,发挥着自身价值,吸引着八方来客,构成了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植物宝库。植物园一日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可谓不虚此行。
植物园所在的勐仑镇,隶属于勐腊县。勐腊是云南最南端的县,毗邻老挝和缅甸,拥有国家一级口岸磨憨口岸。从2月15日来到勐仑开始,到2月17日晚上,这一段时间我都在勐腊县境内。从植物园出来,我沿着罗梭江岸边前行,边走边逛勐仑小镇。
走到小镇的中心区,找了一家饭店吃晚饭。点了一盘炒饭和傣味鱼(具体名字记不太清了),是这个样子的,尝起来偏咸略苦,不过很下饭。
天色已晚,此时我便回到旅店休息。这个旅店是我此行中住宿价格最低的地方,一晚仅五十余元。实际上我发现这么便宜也有它的道理。进入房间后我发现淋浴喷头是坏的,椅子看上去也很旧了。我反映了淋浴喷头的问题,老板倒的确挺和善,为我换了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的淋浴喷头是好的,但是插卡取电的地方一插卡便会发出呜呜的声音,有点瘆人。我在卡槽那里垫了一块纸,才消除了噪声。不过既然克服了这些,加之床铺还算整洁,老板也比较和善,所以我也并不觉得吃亏,毕竟价格也实在不贵,我也在此安安稳稳地睡了一晚。16号早上醒来,我来到了勐仑的集贸市场。这里的早上十分热闹,伴着晨雾,小镇居民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这里的不少傣族妇女,外出还穿着传统的筒裙,梳着傣族特色的发髻。我一直觉得傣装是比较漂亮的,这也是勐仑乃至整个傣族聚居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离开市场后,我带上行李,到达勐仑汽车站,准备前往勐腊。之前在和植物园的工作人员电话沟通得知,勐仑到勐腊的班车因为大多是过路车,所以发车时间大多不固定,不过在白天下午六点钟前都可以直接去汽车站买票,等待下一班车就好。我买到票的这班车看它的车身写的就是普洱始发。
前往勐腊的路上,依旧是山峦密布。虽然行驶在平稳的高速公路上,但不时就要过桥穿隧。从车窗向外望去,更是重岩叠嶂(下图是隔着车窗拍的,会有些不清晰)。之前从景洪到打洛、勐仑的路上也同样要跨过山峰。想来云南山高路远,而西双版纳更是地处云南之南。现在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使我们能便捷地到达这些地方,而想一下在古时候,即便是在西双版纳内部,从景洪到勐腊这一段路,便是多么的艰难险阻。
车子到了勐腊客运站,我先把行李放到了之前预定的不远处的西双景泰大酒店。此时也到了中午,我在附近吃了午饭,并决定下午前往中老边境小镇磨憨看一看。
在汽车站买了到磨憨的车票。磨憨与勐腊县城间交通很便利,从磨憨回到勐腊的车最晚一班是六点钟发车,车是如下图所示的面包车。
磨憨镇中心区域便是磨憨口岸一带,跨过边界便是老挝的磨丁。磨丁现在是老挝的经济特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据说当地也有不少中国人。从勐腊到磨憨的路上,沿途不少居民房屋外都悬挂着国旗,宣示着中国的主权。汽车停在磨憨客运站,下车后我来到了磨憨的主干路——东盟大道上。道路两旁的建筑十分整洁,虽然楼宇不高,但配合着绿树鲜花十分赏心悦目,把这个边境小镇活脱脱地建设成了大花园。
国门已在不远处了,我向着国门的方向走去。
磨憨口岸的国门视觉上比打洛口岸国门要大气一些,大概是一级口岸的缘故。面对国门的右手边,是出入境办理大厅,大厅外有一些人可以兑换老挝币。老挝对中国公民是可以落地签的,所以只要持有护照,便可以在这边办理手续直接出境。也可以持护照出国门去看界碑、老挝国门然后折返,详情都可以在口岸处咨询,旁边有一个磨憨旅游咨询中心,也可以打听到很多关于旅游的信息。不过我这次出来没有携带护照(其实是忘记了),否则我还是挺想去界碑和老挝国门那里看一看的。
从口岸处回望。
返回东盟大道。
很快,就来到了磨憨边民互市场。向着指示的岔路走去,到了中老泰国际赶摆场。作为口岸地区,这里商铺的名字都很国际化。东盟大道不就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名字么。现在从昆明出发,前往曼谷的铁路正在修建,这段铁路经由玉溪、普洱、西双版纳,就由磨憨出境,连通着中国、老挝与泰国。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更加便利,磨憨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宽广。
赶摆是傣语音译,像赶集、赶庙会等等活动都可以称作赶摆。每当特定日子,中老泰国际赶摆场就会很热闹,而我到的时候,这里就显得比较冷清。有几家店铺在营业,但是顾客并不多。不过既然叫国际赶摆场,还是能看到很多东南亚的产品。
下面这个匾,汉字出现了简繁体混用。
国际化的黑人牙膏。
买了下图中这罐饮料,7元。里面的黑色颗粒是决明子。味道挺不错的。
天色渐晚,我回到客运站,准备乘坐回勐腊的班车。磨憨客运站中的标识很多都是汉字、老挝文双语标注,这里也有通往老挝的国际客车停靠。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磨憨虽然不大,但处处彰显着国际化的气息。磨憨口岸有着一类口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磨憨小镇的建筑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希望磨憨能够进一步发展下去,成为边界地区亮丽的风景线。
乘坐由磨憨回勐腊的车上,同行者仅有两人,其中一人提议走高速路,我只需添2元过路费便可。因车型是面包车,倒是有了一种乘坐私家车的感觉。那个人和司机攀谈的过程中提到他经常前往老挝,他在车上拿出护照,上面满满的印章。司机与那人交谈的过程中,经常谈及老挝的大部分地区还很贫穷之类的话。说起来,在提到东南亚诸国时,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老挝这个国家。连在边境地区看到的东南亚特产,老挝特色商品的种类似乎也不如越南、泰国等国。或许老挝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随着老中边界磨丁经济特区的发展以及中老泰国际铁路的修建,老挝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
通过车窗看到附近的小镇,也看到远处山间的落日。有时候,旅行的风景,就是在路上的那一瞥。此时此刻的那段风景,多一秒少一秒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回到勐腊后,天很快黑了下来。其实西双版纳因为地处祖国偏西方位,所以天黑的时间会稍晚。虽是2月,也基本在7点钟后天才会完全黑下来。天黑后的勐腊新城比我想象中的要热闹一些。转眼间就到了2月17号。这一天的上午,我去了勐腊的老城区。到老城区的话,从客运站附近可以乘坐1路公交车。等车的过程中,遇见了两位一同等车的穿着当地特色服装的老妇人。
勐腊公交车。
公交站台。
首先,我来到了口岸市场。
下图右下角那个人在抽一种当地特色的烟,这种用如此大的烟筒抽烟的方式也是我第一次见到。
勐腊老城街景。
勐腊的街巷中,也随处可见穿着傣族传统服饰的妇女。
富有传统气息的集市。
在我前往勐腊的时候,勐腊尚在贫困县之列,那时我看到了勐腊街道上汉傣双语鼓励脱贫的标语。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包括勐腊县在内的云南33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脱贫光荣守贫耻;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相信勐腊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勐仑、磨憨、勐腊,三座各具特色的城镇,向我们展示着西双版纳多姿多彩的魅力——汇集多种多样热带植物的勐仑,美丽整洁且拥有中老一级口岸的磨憨,傣楼与筒裙交织下极富傣族生活特色的勐腊。这一切,让我心旷神怡的同时大开眼界。西双版纳“热傣水边”的风景,的确在深深吸引着来自远方的人们。
在勐腊老城区逛到中午,我开始思考下午时间的安排。因为按照计划,这一天的晚上我要回到景洪的交通饭店。我一直想去勐腊的望天树看一下,因为一来据说在国内那是唯一有大片望天树的地方,当年确定西双版纳存在热带雨林这便是显著的标志。二来是那里的树冠走廊比较有挑战性,我突然有了想去尝试一下的冲动。但是从勐腊到望天树需要乘坐中巴车,要确保在晚上回得来勐腊,以便赶上回景洪的车。当时已经是下午一两点钟,我不能十分确定时间是否来得及,但最终想去望天树的念头占了上风。我向汽车站确认了从勐腊回景洪的车最晚一班是晚上7点发车,然后购买了勐腊到望天树补蚌码头的车票。
望天树有两个出入口,一个是在补蚌码头,一个就是在望天树车站。望天树景区门票包括门票、空中走廊或玻璃走廊(二选一)以及船票。如果乘船游览南腊河的话,就在补蚌码头下车。如果不想乘船我不是很清楚是不是可以直接在望天树车站那里买票,如果想知道具体买票的选择的话建议电话咨询景区。一般前往望天树方向的车子两个车站都会经过。下车后直接就可以看到售票处。船票+门票+空中走廊票联票要198元/人。这是因为空中走廊要120元。而门票、船票各40元。刚听到这个价格,大家应该会觉得不便宜。不过空中树冠走廊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不少人来这里其实也是冲着树冠走廊,所以门票是否值得还要看每个人如何衡量。大致推算了下时间,我大概能在这里游览两个半到三小时左右。买好门票,首先到码头乘船,游览南腊河。南腊河,发源于勐腊勐伴,流经勐腊县城,最后汇入澜沧江,是勐腊的母亲河。
上岸后,就来到了望天树景区的正大门。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望天树车站附近的那个门。
进入正大门后,来到了热带雨林区。我游览的第一站是菲利普小道。为什么要叫菲利普小道呢?是因为在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来到这里进行考察,确认了龙脑香科典型树种望天树的存在。回国后他积极宣传,向世界证实了在北纬21度附近热带雨林的存在。这里因此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地区。
枯木逢春。一段枯死的树干,上面仍然生长着小型植物。生命的顽强与延续,尽在于此。
看到下图这棵树,飘逸的姿态让我突然想到了“飞天”。
攀龙附凤——植物“改嫁”现象。起初并排生长的两棵树,其中一颗树木在长大之后,将树干投到了旁边那棵树的怀中。
很快,一条小溪流映入眼帘。接下来一段的线路将围绕这条小溪展开。
这溪水名为百鸟溪,因为每天早晨6-8点钟时常有鸟类来此饮水。溪谷河道内钙化,水深0.5-0.8米。百鸟溪的存在,为这片热带雨林增添了不少别致的景色韵味。这也是此处相比于中科院热带植物园内的雨林最大的不同点了。
下面这个“鳄鱼”,看上去逼不逼真?如果你觉得不够逼真,那它还会在不经意间发出鳄鱼的声音呢。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野象雕塑。不要认为野象是不可能遇见的,之前就有新闻报道说西双版纳某地有野象出没,在城镇散步的......
许愿树,此处景观叫做“五指擎天”。五指指的是五棵高耸入云的树——两棵望天树、两棵绒毛番龙眼、一棵毛果猴欢喜。它们都高达70-80米以上,其中望天树最高。人们将这五棵高大的乔木树比作佛祖的手指,守护着这片热带雨林。
接下来就到了热带雨林菲利普小道的出口,迎面是一方池塘。
这里离玻璃廊桥很近。再顺着指示牌走一段路,就可以通向树冠走廊了。
上图左上角,便是树冠走廊的一部分。那树冠走廊所连接的,便是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望天树。这也可以说是整个景区的精华部分所在。望天树,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高40-60米,又名擎天树。分布于云南、广西部分地区,东南亚热带雨林也有分布,所在地大多为原始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其木材坚硬耐腐蚀,不易虫蛀。现已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树冠走廊,顾名思义,就是在临近望天树树冠部分建造的走廊。走廊架设在36米高的空中,全长足有2.5公里,是世界第一高的空中树冠走廊。起初,我并不能确定走在上面我是否会感到恐惧。因为一来是很多人会去渲染这种高空恐惧感;二来是我一直以来不认为我是一个胆大的人,我犹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春游,公园内有不少游乐设施我都不敢乘坐。而且2013年秋天在武汉欢乐谷曾经坐了一次大摆锤,感觉心脏实在是承受不住,至今也不敢在游乐场内尝试这些类似设备。而后来随着旅行次数的增多,我走过一些索桥,感觉并不很可怕。也曾走过回环往复的阶梯,来登高望远。于是我明白了令我感到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