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螺钿漆豆出土数量较多,集中出土于陕西。宝鸡国墓地竹园沟M4出土4件豆,M7出土2件豆,豆盘外壁均嵌一周蚌泡。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M260出土3件豆,器形相同。第一号漆豆在豆盘的口边和底边各有一周红彩,在盘壁的中部有两周平行的宽条红彩,其间均匀镶嵌一周九枚蚌泡。每枚蚌泡的周边和中心各画一个红彩圆圈(图二,1)。第二号漆豆的豆盘外壁也均匀镶嵌一周九枚蚌泡,蚌泡中心有一孔,周边有一圈红彩。豆盘外壁红彩已模糊不清。柄外壁用各种蚌片拼镶成图案,周壁可能有三条纵向的长条形小蚌饰,其间上部嵌一对圆形小蚌泡,下部嵌一对椭圆形小蚌泡。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M126出土3件豆,叠置在一起,器形、纹饰相同。里外褐色,盘外壁嵌蚌泡,各蚌泡之间加嵌方形小蚌片。蚌泡中央钻孔,中心及边缘各有一周红彩。柄外壁用蚌片拼镶成图案,都已不完整,正面为方形小蚌片拼接成两道勾弧线,其下有两个椭圆形蚌泡,或是象征兽面纹。长安张家坡M115出土2件豆,形状相同,盘外壁嵌八枚蚌泡,蚌泡上以红彩画圈,柄中部嵌小蚌泡及菱形蚌片,小蚌泡上也涂红彩(图二,2)。
山西、北京、河南也有西周螺钿漆豆出土。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出土4件豆,形制、大小基本一致。豆盘内髹红漆,外髹红漆为地,均匀镶嵌一周八或九枚蚌泡,蚌泡中心有小圆孔,孔周及蚌泡外缘各环一周红漆线。蚌泡间用黑漆线绘由两个变形云雷纹组成的柿蒂纹。柄上亦髹红漆为地,柄中部嵌有一周三组由蚌片组成的兽面纹。柄与豆盘连接处兽面纹之间有一周三枚横向、等距离的椭圆形蚌片,蚌片外有黑漆线纹饰,豆柄与圈足连接处用黑漆双线勾一周弦纹,中间夹一周红色弦纹。圈足嵌三枚梯形蚌片(图二,4、5)。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M1009出土漆豆的盘外壁嵌一周蚌泡,其间饰小型蚌片。柄部饰由蚌片和漆绘构成的饕餮纹(图二,6)。镶嵌的蚌饰大多是磨成厚不足2毫米的薄片。其中,蚌泡应厚些,厚度或在2毫米以上。河南洛阳庞家沟M410出土一件已缺失圈足的瓷豆盘,外面有朱、黑色的漆片,上面镶嵌有两排蚌泡。发掘者认为这件嵌蚌泡的漆器(M410∶9)应是瓷豆的器托(图二,3)。这件漆豆或可单独使用。
(二)罍
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M163出土漆罍,红褐色漆器外壁有用小蚌片镶拼的图案。中央似为一大圆圈,周围有卷云纹等,可能是罍一类较大型的漆器(图三,2)。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出土2件漆罍,器形、纹饰、大小基本相同,放置在长方形漆案上。腹部有两个对称大耳。通体髹红漆为地,用黑漆线绘制纹饰。器盖和器身肩部、腹部镶嵌有不同形状的蚌饰。盖顶有一凸起的圆泡形,中心嵌一小圆形蚌饰,蚌饰外缘描一周黑漆线。盖面有一周五个凸起的圆泡形,中心均嵌一小圆形蚌饰。主体纹饰带位于颈下部,以黑漆为地,以红漆描绘出三组两两相对的凤鸟纹。肩部有一周计七个凸起的圆泡形,泡上饰涡纹,中心嵌一小圆形、外缘描红漆线的蚌饰。圆泡之间各饰一由左右对称的变体雷纹组成的柿蒂纹,蒂中心嵌一圆角长方形蚌片,蚌片外缘描一周红漆线。耳两端面亦饰一组相对的凤鸟纹。上腹部纹饰与肩部相同(图三,1)。
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M1043∶68,朱地褐彩,通体的花纹由蚌片镶嵌和彩绘组成。器盖用蚌片镶嵌木雕兽头,有眼、角、耳,兽头之间有圆涡纹,颈部用蚌片和彩绘组成凤鸟纹带。肩部和上腹部均为用蚌片镶嵌成的圆涡纹和漆绘花纹带,下腹部为蚌片和漆绘构成的饕餮纹,圈足之上镶嵌着多组长方形蚌片,器耳为两只由蚌片镶嵌和彩绘构成的带冠凤鸟,大鸟在上,小鸟在下(图三,3、4)。有研究者复原该罍带四耳(图三,5),暂存疑,似应为两耳。镶嵌的蚌饰大多是磨成厚不足2毫米的薄片。
(三)方彝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出土1件。盖似四面坡状,顶端有钮。器身近长方体,四角圆抹,圈足。盖面残留黑、红漆饰。器身分三层纹饰,第一层正面与端面以蚌片镶嵌兽面,衬以红、黑漆饰。第二层四面居中处嵌圆角长方形蚌片,周围勾红漆线,两侧以红漆线描出对称三角形雷纹。第三层四面居中处嵌三道蚌片,四角以蚌片镶出兽面(图四)。
(四)俎
陕西长安张家坡M115∶8,上部为长方形盘,口大底小,四壁斜收,盘下接四足方座,四周镶嵌各种形状的蚌饰组成图案。漆色暗褐(图五)。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BK11-1,长方形面板,四个长方形足。俎面饰一周黑漆边,其内为红漆,足面有黑漆、红漆并镶嵌蚌片。
图五西周螺钿漆俎(张家坡M115∶8)
(五)案
河南安阳殷墟西北冈王陵区M1001出土圆形托盘类器,短壁外扬,内底平,似有大圈足。器壁内面刻有一周纹饰,似为蝉纹,内底似有一周云纹,壁外面也有刻纹并嵌石片。内面涂红色。推测此器应为案。从彩图上看,案表面应镶嵌有圆形蚌片(图一,3)。
(六)禁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出土2件,形制、大小相近。禁面呈圆角长方形,其上均匀排列着三个平底浅盘。禁面髹红漆为地,以黑漆绘纹,纹饰已难以辨认。2008SYDM1-K6︰2,盘口沿高出禁面约1.5厘米。禁侧面镶嵌一周蚌泡。蚌泡厚约5毫米。蚌泡外缘环一周红漆线,蚌泡间还有红地黑纹。足板上以红漆为地,镶嵌蚌泡和长方形、折角形蚌片,蚌饰遗失不全。侧面上的纹饰是以支板拐角为中心的兽面纹,蚌片外有用红漆线描边的痕迹(图六)。
2008SYDM1-K6︰3,浅盘似直接从禁面上凿出。禁侧面一周均匀镶嵌24枚蚌泡。蚌泡厚约5毫米。蚌泡外缘有一周红漆线。足板上以红漆为地,镶嵌长方形、折角形、不规则形蚌片和小蚌泡,组成兽面纹。横梁上及端面支板上亦镶嵌蚌片,蚌片外缘亦有用红漆线描边的痕迹(图七)。漆禁上的蚌泡,小的厚3毫米,大的厚6毫米;蚌片厚2~3毫米。
(七)抬盘
河南安阳殷墟西北冈王陵区M1001出土3件,形状、大小、纹饰全同。长方形舆,状如床,中部稍凹,两端各出二柄,似为平底。两端各有一个半立体雕刻的兽头,弯角、额心方棱纹、两眼皆用石片嵌成,牙齿为蚌片制成。石片间的纹饰皆刻制。此大兽头的两角间另刻有一小弯角兽头,两眼亦为石嵌片。柄为立体雕刻的夔龙形,眼、齿、头面上的重要线条、身之轮廓及其中的棱纹、三角纹皆镶野猪牙嵌片。舆边与心边的立壁上嵌一串八个“葵纹”蚌饰,蚌饰之间有猪牙嵌片连成波浪纹。舆两边向下折之竖立面近两端嵌有起棱石片。有纹饰部分全部涂红色(图八)。
(八)鼍鼓、磬架
河南安阳殷墟西北冈王陵区M1217西墓道出土1件双面木腔鼍鼓及木架、1件石磬及木架(图九,1)。鼓、磬、木架拆开散置。这些器物中只有石磬保存完好,其余都只在土中留下一个大概轮廓。鼓腔表面有一对饕餮纹,饕餮的周围是蚌、贝嵌成的装饰,其上下两端是红绿相间的水波以及平行的红色或黑色横条纹(图九,2)。鼓架、磬架上嵌有蚌片组成的纹饰(图九,3)。
图九商代鼍鼓特磬(殷墟西北冈王陵区M1217出土)
1.鼍鼓特磬及其木架遗迹 2.鼍鼓 3.木架横梁中部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墓地出土一类非常精美的所谓“嵌蚌漆牌饰”,实为嵌蚌木腔漆鼍鼓残存部分,鼍鼓特磬应与其他乐器组合使用,具有礼仪乐器功能,使用者身份为王侯级别。所嵌蚌饰一般厚1~1.5毫米,形状多样。蚌片周围有彩绘纹饰,底色为黑色,面色为红色,图案已不可辨。蚌片外缘用红彩描边(图一〇)。
(九)车
西周车马坑中出土的车,有的车舆嵌蚌饰。如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车马坑出土蚌泡,多位于车舆的栏杆上,应为车的装饰物。35︰18,正面凸起,有圆涡纹,中央有穿孔。河南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出土车,木质,从残存的部分漆皮看,经过髹漆。舆呈长方形。箱中部及两轮外侧均有很多蚌饰,当为车的装饰物。
(十)其他
有的原始青瓷器的盖或底座嵌蚌饰。如河南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出土2件原始青瓷瓮,底座仅存朽木和漆片,座外壁和平面以蚌片镶嵌图案(图一一,2)。还出土l件盖,中部为蚌片嵌成的饕餮纹,周围绕一圈蚌片,间有细条形朱绘。蚌片四周均用朱砂勾出轮廓线(图一一,1)。
图一一西周螺钿漆器(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出土)
1.原始青瓷瓮(C3M230︰3)盖 2.原始青瓷瓮(C3M230︰3)底座复原图
还有一些墓葬中出土蚌饰,有的出土时与漆器共存,应是漆器上的嵌饰,下面略举几例。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商墓出土漆器上的虎纹和兽面纹均用加工成浑圆形、条形的龟甲、蚌片镶嵌而成。龟甲、蚌片较厚,表面凸出。殷墟西区墓葬中有10多座墓出土蚌饰,少者三五片,多者数百片。其中蚌泡分有孔和无孔两种,无孔蚌泡上刻涡纹;蚌片形状多样,可组成纹样,有的表面刻有纹饰。西周蚌饰出土数量